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科场现形记 > 二、院系转换规章

二、院系转换规章
1
学校规章
根据2007年5月31日的基本准则。
首先,将各专业转系的具体标准的制定权授予各院系。
其次,学校制定了不予允许转专业的如下规定:
本科三年级(含)以上的学生,但也存在着特殊情况。比如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有的同学大三休学一年或者去参军两年回来之后可以成功申请转专业的情况。
某些特定学科专业,保送录取或提前录取的学生。包括地质学、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小语种)、影视编导(即艺术学院),这项规定在整个转系实践过程中,作为教务部的官方规定,是较为严格执行的一条。不过近两年,提前录取的小语种学生申请转系的情况在外国语学院比较“兴盛”,笔者将在后文作具体阐述。
在高考志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分数录取有志愿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天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所谓的兴趣学科或“冷门学科”。这条规定是天文学、考古学、历史学三个专业降分录取的考生最为抱怨的一条铁律。在采访中,笔者在历史学系了解到,在早先几年,降分录取的学生还可能通过一些“关系”转系到光华管理学院,但近几年管理更为严格了。
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学生。
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
已达到退学程度的学生[87]。具体是指有违反纪律、疾病、不及格课程累积超过20学分、自
以下讲述的转入条件,主要依据的文本是2009年、2010年、2011年教务部公布的各院系接收条件。笔者将按院系类别,将近几年各院系的接收条件做一概述。
院系接收条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限制性规定:
首先是接收人数。各院系接受人数不同,同一院系在不同年份也会有变化。接收人数的限制数量及其变化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出该院系的“冷热”程度。中文系历年对接收人数不作限制,哲学系和政府关系学院2011年对接收人数不限。其他院系一般都会限定人数。
其次是对学生类别的限制。很多理工科院系只接受理工科学生。而所谓文理科是以高考时文理科考生身份为依据,不以学生在本校的院系为依据。故很多社科类院系的高中理科生同样可以转入理科院系。
走的。其他的没有别的要求。”然而事实未必是这样。经过笔者对10名个案的访谈,笔者发现,有部分院系的转出是严格控制而非是“想走就走的”。
首先,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考古学院内定的转系限制。
考古学院自2010年便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也是考古学院院长的规定:考古学院转出的限制除了要求不能超过当年年级人数的10,而且其高考成绩要达到其生源省份在北大录取分数的平均分以上才能转出,且必须修满大一原专业课程且不得有不及格的科目。那么在这种限制下,还能有多少人能够转出呢?答案是:在没有这个限制的时候,大概每年有5人左右想转出,有3~4人转成。出台了这个限制政策,等于消灭了那些想转系的同学的念头,2011年只有1名同学转出,尚有5名同学因为该限制而未能转出。其中就有笔者采访的个案同学。同学热爱社会学,一直想转入社会学,也修习了很多社会学的课程,然而由于2010年出台这个政策的限制,他尝试了多种途径,都以失败告终。
其次,就是外国语学院针对保送生转系的限制。
外国语学院很多小语种专业都是每个年级8~10人甚至更少,因此,不管是学校教务部还是小语种学系,都严格控制转出的人数。除了英语系,其他各语系基本上允许转出的人数为1人。而且,那些享受了保送或者降分录取的小语种保送生(这些考生基本上都来自于北京),是没有资格转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