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谈结果
此次研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访谈了4个对象,总体来说,这4个对象分别来自不同的年级和院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分别以张某、周某、陈某、王某表示4个对象,对他们的访谈内容大致整理如下:
个案1:张某
张某是某文科院系的大一新生,由于刚入北大不到一学期,其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未知。
张某选修了21学分的课,体育修的是全校必修太极拳,英语修的是全校必修大英三,专业选修是系里规定必须上的,大类平台课张某认为应该年级高一点了再开始修,因此这学期张某只有两门通选课符合本文所说的第三类课的要求。
张某坦言,由于是刚入校的新生,选课的时候比较注意咨询学长的意见;在咨询意见的时候,他比较注意的首先是“给分怎么样”,然后是“作业多不多”和“怎么考试”。根据学长的意见,张某选了两门课负担比较轻且给分很厚道的通选课。在问及为什么比较看重分数和作业负担时,张某认为,成绩肯定是很重要的,虽然不一定要求前几名,但也不能太差;至于作业负担,张某认为大一第一学期是适应期,不能把自己弄得太忙。张某认为大学的课太多了,只从名字上根本弄不清楚哪些课程自己会感兴趣,以后认识一些学长,多问问他们就比较好选课了。
在这两门课中,有一门是张某不满意的。据张某说,这门课很没意思,自己不怎么感兴趣,这门课的老师不用ppt,板书也写得很混乱,不知道要怎么做笔记,上课的时间又是中午,容易打瞌睡。问及为什么不退课时,张某表示,学期前两周没觉得这课这么不好,期中退课一方面比较麻烦,不怎么会弄;另一方面如果退掉了这学期就只有19学分,太少了;反正这门课没什么作业,据说给分也还不错,于是就不退了。
张某学期初加入了4个社团,还加入了校学生会和团委,现在主要在校学生会和团委做事,社团的活动偶尔也参加一下,因此事情比较多。张某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只顾着看书和考试,应该多锻炼一下其他方面的能力。但对于毕业以后的打算,张某还没有想过,张某认为自己才大一,还有很多时间慢慢去打算;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说不准以后的事。张某说自己会尽量把绩点弄高一点,学工也要继续做,这两样做好了不管以后是出国、保研还是工作应该都比较有用。
个案2:周某
周某现在大三,文科院系,成绩在班级前十名;周某的成绩一直呈上升状态,如果单看大二的成绩,则应当在班级前五名。
周某没有修双学位,这学期选了23个学分的课,其中有10个学分的课符合第三类课程的要求,包括一门通选课,两门专业任选课和一门大类平台课。周某说这些课里有两门比较“虐”,但自己并没有不满意;不满意的是一门比较“水”的专业任选课。两门比较“虐”的课里,有一门哲学课特别难,老师上课没有ppt,写板书只用希腊语和拉丁语,两个钟头只讲一个句子,大家基本上都听不懂;另一门课主要是作业很多,每周都需要看很多书,此外一学期有好几次论文。比较“水”的那门课主要是老师讲得很没意思,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又讲不清楚,结果大家要么不听要么听了也和没听一样。周某开玩笑说自己有受虐倾向,越难的课越喜欢,因为很有挑战性,并且虐课往往讲得都很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至于那门水课周某说自己上得一点都不水,因为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书来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所以也没有打算退掉。
周某说自己选课一向十分小心谨慎,每选一门课都要到bbs上查一查有什么相关的信息。不过最重要的信息都是来自同学,尤其是专业选修课,哪些课上得好,哪些课上得不好大家都很清楚。周某的选课标准是这门课老师讲得好不好,从不考虑作业的多少和给分厚不厚道。周某从没有选过“水课”,他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相反,他选过很多“虐课”。周某认为,所谓的老师给分厚不厚道是不靠谱的,只要你认真学了,最后得分肯定不错。周某说自己选的“虐课”得分都还可以,常常拖后腿的反而是比较水的政治课和通选课。
周某没有修双学位,也没有加入社团、学生会或团委会。周某觉得到大学来就是多学点知识的。周某是个特别自律的人,他每天6点起床,11点睡觉,每天除了上课几乎全部待在图书馆里。他每周都看大量的书,每看一本书都会写读书心得;周某最近正在自学德语,以及背《诗经》。周某打算保研,自己的成绩也肯定能保;将来有机会周某想到德国去留学。周某认为自己以后肯定会走学术道路。
个案3:陈某
陈某是理科院系的大二学生,成绩在班级前25,但在他自己看来还不够理想。
陈某所在的院是北大四大“疯人院”之一,本专业的课程负担已经十分沉重,因此并没有修双学位,本学期选修了20学分,除了本专业必须修习的课和政治课之外,只有两门课符合第三类课的标准,一门是通选课,一门是英语专题课。这门通选课据陈某讲是比较水的,作业很少,上课不用怎么听讲,期末突击一下就能拿个不错的分数;虽然这门课老师讲得不错,但陈某觉得听不听意义都不大。英语专题课则比较虐,主要是作业非常多,每个星期都要写1
0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还有两次比较长的英语论文,但这门课只要不迟到、作业按时做完,分数必然会很好。
陈某选课的宗旨是选给分好的。陈某最喜欢收集各类课程的各种信息,因此每学期初选课的时候他都能选到自己比较满意的课。在陈某看来,作业少、平时不用认真听、给分又不错的课是最佳的选择,在这种课上陈某总能拿到不错的分数,据陈某说,跟老师和助教搞好关系是关键。陈某认为大多数通选课也就那么回事儿,学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是为了凑足学分和提高绩点罢了。只要给分好,“虐课”也是可以选的,而且很多时候“虐课”更容易拿到高分。陈某这学期选这门英语专题课就是因为上学期他也选过这个老师的课,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好。
陈某的目标很简单:搞好绩点,以后出国或是保研。陈某并没有加入很多社团或是做学工,一方面是课程负担比较重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他认为理科生做这些也没什么用。陈某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要过得快活,把绩点弄好,没事儿宅一宅玩玩游戏,哥们儿一起聚个餐就很不错了。陈某目前最大的烦恼是还没找到女朋友,他认为大学不谈恋爱是失败的表现,并且一个人做事情比较无聊。
个案4:王某
王某是文科院系大三学生,成绩在班上是中等。
王某正在修中文双学位,算上双学位的课这学期一共选了34学分的课,其中大部分课都可以算作是第三类课程(中文双学位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中文系开设的任何课程,因此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王某对这学期的课很不满意。据他讲,这学期有两门课是虐课,平时要读很多英文文献,作业也特别多,据说给分好不好也要看人品;而且其中有一门老师讲课特别没有逻辑,一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结果觉得什么也没有学到。另外有三门课虽然作业很少,但很没意思,去上课和不去上课没什么分别,上课的时候也容易打瞌睡,但老师又喜欢点名,因此又不得不去。在问到为什么不退课时,王某表示也这样打算过,但最后觉得懒得退。他说反正自己大三了,想在大四前把学分修得差不多,这学期不喜欢的课有好几门专业任选课,现在退了就得下学期或者大四再修几门,比较不划算;而且反正这些课负担也不重,好好弄一弄说不定还能得个高分。至于虐课,陈某说他觉得虐课通常给分都会比较好,而且反正都被虐了半学期了,期中退课划不来。
王某表示他对课程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开始进大学的时候他比较懒,选课前从不上bbs或者问师兄师姐来了解课程的相关信息,而且选了课就懒得退,结果是上课不怎么听讲,喜欢翘课,期末得分也不怎么好,成绩很差。到大二的时候他觉得应该好好学点知识,就决定选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课来听,不管是虐课还是水课,可能由于心态转变了,又真正学的是一些感兴趣的课,大二的成绩反而还不错。等成绩上来了,王某觉得说不定努努力还可以保上研,因此又变得比较在意给分厚不厚道了,并且学会了把作业的格式弄得漂亮一点、上课积极一点,以求得一个比较好的分数。
直到现在王某也不确定自己毕业后的走向。他希望自己可以保研,但目前绩点不够,又懒得做“挑战杯”;直接出去工作他又不是很愿意。王某觉得自己在大学里挺失败的,他也做一点学工,但没做出什么成绩,虽然以后保研可以加一点分,但没有人觉得他干得不错;同时他又觉得自己没学到多少知识。王某说他一直认为在大学里应该多学一点东西,尤其是应该多学一点知识,但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差。王某觉得自己以后多半会出去工作,但他又觉得以后找实习很麻烦,并且自己在职场里肯定也做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