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奥赛主办方对奥赛的定位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中学生的竞赛活动,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因此也称为全国五项学科竞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全国五项学科竞赛的条例明确表达了它的宗旨: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优秀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大、中学教学改革;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选拔参赛选手。[3]
具体来说,举办奥赛有三个不同面向的目的。首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这一选拔的过程,与选拔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非常类似,一级一级选拔。首先省级竞赛,各省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进入省队,省队成员主要是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的学生。省级主办单位会为省队组织一些辅导。然后省队代表各省参加全国的学科竞赛。在全国决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入集训队,依托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院校,由专家和领队对集训队的学生进行辅导和进一步选拔,最终选拔出几个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成为国家队队员的那几位学生,的确非常优秀,他们在国际奥赛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从1986年到2006年,中国共派出了441名中学生参赛,共获得金牌306枚,银牌99枚,铜牌32枚。
其次,辅导与选拔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竞赛的知识高出高考的要求,加入了许多大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参与竞赛的同学提前学习了大学的内容。辅导与选拔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与发展学科兴趣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竞赛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这种辛苦,不光是大量做题的累,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上的累。能坚持到最后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都是对该学科抱有极其浓厚的兴趣的。实际上,竞赛是把大学的专业教育提前到了高中,并使学生们逐渐摸索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一来,通过竞赛,可以选拔出一批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
最后,举办奥赛的目的还在于促进大、中学教学改革。通过奥赛,促进各学科教育教学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交流,推动大、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我国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奥赛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与意义。
由此可知,竞赛的宗旨很高,既是选拔国际奥赛参赛者的唯一途径,又是培养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尽管如此,竞赛对自身的定位,最终落在“课外活动”上。奥赛章程中说: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4]这一点非常关键,奥赛既不是一门课,也不是上级分配的任务,而是一种课外活动。学校与学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但是奥赛不是一种普通的课外活动,它在全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与教育部对奥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突出表现在加分与保送政策上。
今年11月国家教育部加分项目调整之前,政策上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并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根据前文已经交代的奥赛逐级选拔的规则,一般而言,只有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学生才能进入省队,而只有省队才能参加全国决赛,所以省级一等奖与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基本是同一批人。而省赛区竞赛一等奖人数实行总量控制,比如浙江省一年五科竞赛的一等奖总人数大概在200人左右,不同年度会有小幅浮动。也就是说大约有200人可以通过竞赛而不是通过高考进入高校。这对组织竞赛辅导的老师和参加竞赛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激励。加分与保送政策,一方面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竞赛中来,另一方面,也使得竞赛培养的动机变得功利化,越来越多的人就是奔着加分与保送来参与竞赛。这也是受到诸多诟病之处,所以就有了竞赛加分项的调整。
加分项目调整之后,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二是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简单地说,就是把加分与保送的门槛提高了两个档次,只有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加20分;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进入集训队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其他的都不再有照顾。这比原来的照顾范围远远缩小,受影响最大的是省级一等奖的获得者,原先这批人既可加20分,又保送,现在两样都不再享受,而省级一等奖人数比全国决赛获奖人数多很多。原先浙江省因竞赛可保送的稳定在200名左右,如2009年有192名竞赛保送生,但新政策下,全国的竞赛保送生总人数才200名左右,变化之大,超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