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活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与方向。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其实,大凡富有创新力的人,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性或风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个性是创新力的基石之一。
何燕靠ic卡起家。当时,中国市场上所有的ic卡电话几乎全部是进口产品,市场份额最大者为西门子,人们以为ic卡市场没有中国的地盘。
几位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技术研究人员却不甘认输,他们捕捉到ic卡技术的美好前景之后,想在完全没有资金,同时又非常缺乏市场营销战略人才的情况下将它产业化。
这时,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深知这一科研成果巨大市场价值的何燕现身了。当时很多人阻止她,要她投资其他项目,认为这个项目没有发展前景。何燕不为所动,投入了50万元做启动资金,电子科大的科研小组负责全部技术问题,在电子科大租来的一间破旧教室里开始了研制工作,完成了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他们经过创新,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技术领先的ic卡电话机,并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何燕带着这部ic卡电话机来到邮电部,凭着过硬的质量和自信,一举获得了邮电部的认可。随后,成都国腾通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何燕担任总经理,独立承担了邮电部9528号重点科研项目,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填补了国产ic卡电话机的空白。经过两年的奋斗,国腾公司获得了邮电部的入网许可证,并成为了国内同行业中获得邮电部入网许可证最多的企业。
在何燕的领导下,国腾公司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ic卡电话机累计销售量达20万台,销售收入10亿元。在全国,ic卡电话市场覆盖地区已达到12个省市,包括北京、山东、辽宁、吉林、重庆、河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陕西、青海等地。2000年,在上述地区ic卡电话机销售量达7万台左右,国腾公司已占有国内ic卡电话30的市场,产品还进入多个发展中国家,并积极准备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军。
按常理说,外国的ic卡电话机已经优先占领了市场,从科技开发来说,何燕的电话机晚了一步,但是她从逆向着手,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她不仅不怕外国产品的竞争,相反,还利用科技优势积极准备杀个回马枪,并向国外发达国家进军。国腾公司已被各界关注,目前已跻身全国103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之列,并成为国家909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之一。
一个人在做事时,往往会面临很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你有志于在商界成就一番事业时,面对众多的大集团、大公司,要想在夹缝里生存,寻找发展壮大的机遇,没有一些好点子,不能想出别人没想到的奇招,没有创新,那只能预示着失败。如果我们局限于前人的经验,那么吃亏的必然是我们自己。
1957年,刚刚荣升台北市第十信用社董事会主席的蔡万春面色肃然,在台北的金融同行中,“十信”太渺小了,小到根本无人去理睬它——台北有的是信用良好、资金雄厚的大银行,稍有点名声的商家公司都把钱存放到他们那里去了。
蔡万春深知自己的实力不可与资金雄厚的大银行较量,但他又坚信:大银行虽然财大气粗,但它不可能没有“薄弱”或“疏漏”之处,那些“薄弱”或“疏漏”之处就是“十信”的生存之地。
蔡万春在街头巷尾徜徉,与市民交谈,跟友人商榷,终于发现了各大银行不屑一顾的一个潜在大市场——向小型零散客户发展业务。
蔡万春大张旗鼓地推出1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一连数日,街头、车站、酒楼前、商厦门口,到处都是手拿喇叭、殷殷切切、满腔热忱向人们宣传“1元钱开户”种种好处的“十信”职员,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品更是满城飞。“十信”的宣传活动令金融同行们大笑不止,人人都在嘲讽蔡万春瞎胡闹——“1元钱开户”?连手续费还不够哩!
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奇迹出现了:家庭主妇们、小商小贩们、学生们争先到“十信”来办理“幸福存款”,“十信”的门口竟然排起了存款的长队,而且势头长盛不衰。没过多久,“十信”即名扬台北市,存款额与日俱增。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蔡万春信心倍增。“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要创新路!”
蔡万春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又发现了一个大银行家没有涉足的市场——夜市。随着市场的繁荣,灯火辉煌的夜市不比“白市”逊色多少,而银行是不在夜晚营业的,蔡万春大胆推出夜间营业,台北市的各个阶层一致拍掌说好,许多商家专门为夜市在“十信”开户,“十信”誉满台北。
就这样,“十信”存款额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7家分社、10万社员、存款额达170亿新台币的大社,位列台湾信用合作社之首。
资金雄厚了,蔡万春又有了新打算。1962年,蔡万春访问日本,日本闹市区的一座又一座金融业的高楼大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些雄伟壮观的大厦不仅能令人难忘,更能给人一种坚实感、信任感。回到台北,蔡万春就不惜重金在繁华地段建起一幢幢高楼大厦。
原先讥笑过蔡万春的金融界同行又笑了。但是,他们还来不及将唇边的笑容收敛起来,就瞪大了眼睛:“十信”的营业额呈直线上升,原先属于他们的那些客户,也一个一个地跑到“十信”
去了。
后来“十信”跃居台湾金融业之首。蔡万春由“1元钱开户”起家,成了在台湾金融界举足轻重的金融巨子。
一个小小的创新点子,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总是因循守旧地围着一个传统的模式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要想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就必须采取一些“反常”的策略。
成功的道路并非独木桥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说,走向成功的路有千千
万万条,如果这一条路不通,那么就换一条路,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是的,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开拓创新。创新就是不与别人往同一条路上挤,而是另谋他路而行之,也许会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这样做事自己觉得轻松,别人看了也精彩。
有6只蜜蜂和6只苍蝇同时被关到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口打开,瓶身放倒,瓶底朝有阳光的地方放置。开始时蜜蜂和苍蝇都积极地向着有阳光的地方飞去,但每次都撞到瓶底。后来苍蝇开始胡乱瞎撞,试图尝试所有可能的方向,而蜜蜂依旧一遍又一遍地撞向瓶底。不到两分钟,所有的苍蝇都成功地从背光的瓶口逃了出去,而蜜蜂还在向有阳光的瓶底撞去。
此路不通换条路,聪明的苍蝇正是果断地选择了另辟蹊径,才最终获得了自由。人生就像一条有着许多不同的侧面与角度的路,当你从正面突击自己的目标无果的时候,为何不从另一面进攻呢?与其从正面进攻被打得伤痕累累,生活变得浑浑噩噩,不如换个角度审视生活,迎接生活的另一个艳阳天。
正确的坚持是执着的表现,错误的坚持只能被称作固执。当我们发现此路不通的时候,没必要非得费尽心思砸出一条路,那样会让你推迟达到目标的时间,耗费了你的精力和能量,甚至让你精疲力竭。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一下目标,以及这条没有希望的路,然后果断地换条路。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英国大政治家丘吉尔,少年时他的数学和外语很差劲,人又很顽皮,是个令人感到棘手的少年。丘吉尔的家庭是贵族,很有钱,所以他父亲想让他进入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可是他的成绩无法进入大学,因此不得不去报考英国陆军军官学校。这在英国属于第三流学校,可是他竟然也名落孙山。他在家过了两年补习生活,也请过家庭教师,还是考不上。到了第三年才好不容易考取,而且是最后一名。
很多人都认为像丘吉尔这样的人,外语与数学成绩不好,又是不良少年,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丘吉尔年轻时代虽然如此差劲,可后来,他竟然能成为20世纪世界重要的大政治家之一。
丘吉尔数学虽然不好,可是他在语文方面却发挥了伟大才能,对绘画也有天分。虽然他是一个落伍的少年,但也是多才多艺的人,并且能活用多艺的才能成为大政治家,还在文学方面留下了伟大业绩,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这件事看来,我们可以说成绩与成功与否并没有太大关系。为了证明这点,另外举出一个例子来给各位作参考,那就是美国棒球王贝比罗斯的故事。
贝比罗斯的故乡多是在船上工作的底层劳动者,环境并不是很好。在这里长大的贝比罗斯尤其是个让大家感到棘手的少年。例如他看到邻居从市场买菜回来时,就会突然从旁边跳出来,把人家的蔬菜打落,然后跑掉。由于他非常喜欢恶作剧,后来就被送到感化院。
感化院的老师为了教育贝尔罗斯就让他打棒球。棒球是最需要团队精神的一种运动,老师想用这个运动来锻炼他的人格。感化院规模很大,所以很快就组成一个棒球队,常常跟许多学校举行比赛。在比赛中贝比罗斯被一个裁判认为非常有棒球天分,并加强对他的训练,最终他成为世界第一流全垒打王。
所以即便你是个落伍的人,可能也会有被埋没的才能,这种才能有时需要靠别人来发掘,但最好能自己发掘,把它充分发挥出来,才是通往成功之路。
在泰国有个雄心大志的养鳄大王叫杨海泉,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由于家境困难,他只断断续续上过一年小学,从10岁起就做童工,先后做过照相馆佣工、客栈的小二、金铺的伙计,还做过小生意。
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转卖给商人。但是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生意场上的第一次失利。有雄心想成大业的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
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事实证明,敢为人先的人就必须有胆量接受各种磨炼。
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成功地闯过第一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需要扩容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进行扩建。
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去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问题,慢慢地有了一定盈余。
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买了自己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不久,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
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并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生意更加红火了,实力也更加雄厚了。
在成功者的字典中是找不到“满足”这两个字的,杨海泉也不例外。他认为,养鳄鱼这件事是没有尽头的,他完全可以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他想,如果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这样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他立下了雄心壮志,不仅要用这种动物来赚钱,还要挽救这种野生动物,不要使之灭绝。考虑过去,思索将来,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那个年代,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称得上猎鳄家的人,但是称得上养鳄专家的人,除了杨海泉,恐怕没有第二人了。他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意,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高高兴兴而去,杨海泉因此名声大振。
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
由此可见,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没有必要非要挤那一个独木桥。只要敢想敢干,条条道路都可以通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