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眼界,决定人生境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眼界决定着你的人生境界。
潘石屹出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的一个贫困的村子里。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北方一所“不颁发学位”的大学,毕业分配到石油部某局工作,但有雄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他却辞职下海经商了。
潘石屹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他们想办法找到了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向该公司借款500万元人民币,利息是20。这笔钱被另一方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投入房地产市场后,赚到了他们第一笔种子资金。
他们赚到第一桶金后,便果断地撤出海南,北上北京重新创业。1992年潘石屹创办北京万通公司。初到北京,他连北京那几座大立交桥的名字都叫不上,就到处找地盖房。后来有人介绍了一块地,他一看不错,就拿了下来,开始做万通新世界广场。
由于当时不太懂房地产,他给自己请了位刚刚从香港北上京城淘金的老师,将香港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策划包装手法带到新世界广场,立马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万通新世界”的销售,可以说是创造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奇迹,每平方米3600多美元,是当时市场价的三倍。广场12月24日才动工,11月初就销售了百分之七八十,在开售的六天内拿到了五个亿港元的回款,可当时连一方土还没有挖呢。
万通赚钱后大量投资一些不了解、不熟悉的行业,盲目扩张,使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潘石屹做出重大决策:离开万通,自立门户。不久,潘石屹成立了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他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现代城”。在现代城建设期间,右手边的国贸立交桥正在改造,门前的京通高速公路已开通,脚下的地铁也将正式运营。更让潘石屹兴奋的是,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的中央商务区(cbd)从两平方千米扩为四平方千米,现代城被圈进去了。未来北京的cbd如同巴黎的拉德芳斯、东京的新宿,一定是最现代、最繁华、最有人气的地段。现代城创造了北京房地产史上多个奇迹。这就是潘石屹与众不同的“眼光”。
现代城的销售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8年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光景。现代城的销售并没有他们预料的那样火爆。当现代城销售出现困难的时候,潘石屹敢冒风险,采用末位淘汰制,扭转了销售局面,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多的一天卖了17套,成交额就达3000万元人民币,现代城的销售额创当年单个项目销售量冠军。二期ho现代城所引起的冲击波更是来势凶猛,正式开盘的两个多月,500多套住房便销售一空。同时随着媒体的炒作、行家的总评、业内人士的分析,以及有意购买者的关注,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时髦名词“ho”被千万人所知晓。
2002年,素以善于炒作著称的潘石屹把自己开发的“建筑师走廊”“炒”到了意大利威尼斯。他对世界宣布,他在北京郊区延庆县境内开发的别墅群,接到了有上百年历史,堪称“艺术界的奥斯卡”的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函,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建筑师走廊”一经推出,就受到来自国内外媒体的热切关注。2002年2月,美国的《国际设计杂志》将“建筑师走廊”作为来自世界40个“创意城市”之一的北京代表作品推向世界。威尼斯艺术的年展人deyovn
subjic则认为这是一个在建筑创意中结合了美学理念和浓厚的亚洲个性的最完美项目。业内人士认为,“建筑师走廊”以一个项目参展的案例,标志着中国大地上的另类建筑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是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盛事。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这是有雄心成大事者一贯的手腕。现实社会中,因创新而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比比皆是。
法国美容品制造师伊夫·洛列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
伊夫·洛列从1960年开始生产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拥有960家分号,他的企业在全世界星罗棋布。
伊夫·洛列生意兴旺,财源茂盛,摘取了美容品和护肤品的桂冠。他的企业是唯一使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劳雷阿尔”惶惶不可终日的竞争对手。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无声息地取得的,在发展阶段几乎未曾引起竞争者的警觉。这有赖于他的创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从一位年迈女医师那里得到了一种专治痔疮的特效药膏秘方。这个秘方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根据这个药方,研制出一种植物香脂,并开始挨门挨户地去推销这种产品。
有一天,洛列灵机一动,何不在《这儿是巴黎》杂志上刊登一则商品广告呢?如果在广告上附上邮购优惠单,说不定会有效地促销产品。
这一大胆尝试让洛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他的朋友还在为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却开始在巴黎畅销起来,原以为会泥牛入海的广告费用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显得轻如鸿毛。
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1960年,洛列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美容霜,他独创的邮购销售方式又让他获得巨大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这种销售方式,顺利地推销了70多万瓶美容品。
如果说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种尝试,那么,采用邮购的销售方式,则是他的一个创举。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这却是行之所未行的。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商店,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对他的职员说:“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王后,她们应该获得像王后那样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个宗旨,他打破销售学的一切常规,采用了邮售化妆品的方式。公司收到邮购单后,几天之内即把商品邮给买主,同时赠送一件礼品和一封建议信,并附带制造商和蔼可亲的笑容。
洛列邮购手续简单,顾客只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乐部”,并很快收到样品、价格表和使用说明书。
这种经营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或离商业区较远的妇女来说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通过邮购方式从洛列俱乐部获取口红、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护肤霜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
邮购几乎占了洛列全部营业额的50。这种优质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硕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邮包达99万件,相当于每天3000~5000件。1985年,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了30,营业额超过了25亿元,国外的销售额超过了法国境内的销售额。
如今,伊夫·洛列已经拥有400余种美容系列产品和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
洛列的经历正好证实了金克拉的话:“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你最好去找一条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拥挤。”
没有人给你设定创新的界限,只有自己去界定。所以,要想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就要敢于创新,并且敢于大胆地去做,因为你的创新眼界决定着你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