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窑火岁月 > 第8章  当小辈的先低头
剩下于荣广和小芦子两人四目相对,愣了几秒,于荣广怕小芦子误会,说:“我爸就这样,他对你没意见,你别多心。”
“不过,咱就为了口锅闹的风言风语说啥的都有,咱这一家子都成了轮窑的风云人物了。”
“我知道。”小芦子看着于清田背影消失的方向,无奈道:“既然当长辈的都先上门了……咱和爸妈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想日子过下去,这风云人物咱当不得,还得是我这个当小辈的先低头。”
有了打算,小芦子动作格外麻利。
开门,洗手,揉面,切菜切肉。
一顿忙活之后,喊上于荣广,两人快快包了二百个饺子。
生饺子怕粘,又煮熟过个凉水,装进搪瓷盆里。
两人走出门,小芦子站住脚步想了想,又回头从抽屉里拿出个玉镯子。
“荣广,这是用我第一个月工资买的,算是下了血本了。”
于荣广也明白小芦子要干啥了,憨憨一笑:“行,记住了,以后一定补给你,补个金的!”
两口子就这么端着饺子往父母家走,路上遇到熟人,于荣广就笑呵呵说:“包了二百个饺子和父母一起吃!”
熟人也笑着夸赞:“小两口真孝顺,老于好有福气,享儿子媳妇的福了!”
就这么点小事,也不耽误消息传得飞快,两口子还没到,消息先到了。
彼时,张凤山假装啥事都没有,坐在门口和邻居一边摘菜一边闲聊,其实她是怕邻居们背后议论她,她自己也觉得偷锅不光彩,甚至她都说不清为啥偷,但是她就嘴硬。
邻居们也知道她咋想的,谁都不说破,但又有一搭没一搭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把张凤山气得想发火,又找不出她们就是在阴阳自己的证据。
恰恰好,就在这时听到儿子儿媳端着饺子来,一下理直气壮神采飞扬起来。
但是她还得拿着架子,手里依然摘着菜脖子伸长长地张望着,只等着儿子媳妇走上前来,低声下气求着她。
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是儿子媳妇求着她讨好着她,可不是她求着儿子媳妇。
于荣广和小芦子也不负张凤山所望,很快端着搪瓷盆到了门口,当着街坊四邻的面,恭恭敬敬给张凤山鞠了一躬。
小芦子陪着笑脸说:“妈,中午是我太着急,不知道您怕锅丢了帮我们保管,再着我和荣广住进新房了,也该请您和爸过去坐坐吃顿好的,这不我和荣广包了些饺子,这份心意请您收下!”
“嗯!”张凤山好不容易才等来儿子媳妇,才不会这么容易让他们进门,故意要在大家伙面前拿把着,显得她的脸。
小芦子虽然和张凤山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来之前已经料到是这样,拿出玉手镯双手递过去。
“妈,您辛苦一辈子,这是我们当晚辈的孝敬您的,您就收下吧!”
“妈,这是小芦子特意给您买的!”
看到玉镯子张凤山眼睛一下就亮了,忙不迭接过去戴在手腕上,才忽地想起忘了再拿把拿把,可是玉手镯已经接过来,就不好再打儿子儿媳的脸。
于清田听到动静,也从房里走出来,看到儿子儿媳这么低头认错,很高兴,对这个儿媳妇更加满意,赶紧招呼他们进门。
街坊四邻又赞叹了几句,老于两口子有福之类的也都各回各家烧火做饭。
于荣广张罗着把桌子板凳在院子里摆好,两个弟弟于荣军和于荣斌也推门回来了。
按理说,八月份是放暑假的时候,可是学校里要他们勤工俭学,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不但没有放假,还比读书的时候更累,每天扛个铁锹在学校搞副业的地里干活。
于荣军十八岁了,身材相貌集父母之长,既身材高大,又五官精致,连皮肤都白,不同于荣广的木讷,他性格开朗,眉眼间多了几分调皮,却也显得更帅气。
于荣斌十五岁了,个头在同龄人里不算高,长得也更像张凤山,很白很秀气,戴个眼镜,有种斯斯文文的书卷气,话不多见人就爱笑。
于荣军性格活泼,从进门就话不停,看到吃饺子更是高兴,小嘴叭叭不停,一会儿夸嫂子饺子陷调得好,一会儿夸嫂子饺子皮弄得劲道,连张凤山调的蘸料都夸了一通,其实就是三样:油泼辣子、醋、蒜泥。
张凤山被夸着笑个不停,宠溺从眉角眼梢溢出来。
小芦子心想,嘴这么甜,难怪婆婆偏心。
又想起在娘家,自己的亲爹也是这么宠溺小弟弟,也就见怪不怪。
没办法家里子女多,父母根本顾不过来,身为家里的排位靠前的子女总是吃亏些,也会因父母偏心而不甘,可是看到大家都这样,也就认了。
不过,这个荣军还是有点特别,听说他上初中的时候,放学不回家跟着同学去坟头寻宝,不知怎么把书包丢了。
张凤山又舍不得给他买套新书,就这么凑合着上,没想到期末考试的时候,竟然考了全班第一。
从那以后,张凤山就把“我二儿子聪明”天天挂在嘴上。
还非常笃定于荣军是个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大出息的人。
“要上大学要当官,将来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出门就有小汽车坐,不用干活,不管啥事只要张张嘴动动手指挥指挥手下人,多好啊!”
张凤山自己说着说着就好像美梦已经成真了一样,还要叮嘱儿子:“到时候不能忘本,坐小汽车的时候也要带上我啊!”
“带带带,全都带!”
每当这时,于荣军从不会扫兴,肯定甜嘴哄着张凤山开心,有时还要给老妈揉肩捶背,很快就能如愿以偿哄得几块钱到手。
只要钱一到手,于荣军呲溜一下就消失无影了。
等再见到他,肯定是玩累了该吃饭的时候。
相比之下,于荣斌就内向得多,话不多,爱读书,坐在那里不是写作业就是看书,根本不挪窝,写得一首好字,学习成绩也很优异。
“我二儿子嘴会说会来事,能当官。我小儿子做事认真学习好,能当科学家,你看他长得就是个科学家样子。”
张凤山也疼小儿子,不过更疼二儿子。
只有于荣广,是嘴上疼疼的,论实际的,是一分也落不着。
可是小芦子看出来,她最疼的还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