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窑火岁月 > 第9章  于荣广是在乎她的
好在这场风波就此平息,轮窑的人又开始关注别的事,每天是是非非没有消停的时候。
于荣广和小芦子都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忙着买砖,再在废弃免费的砖里挑些好的能用的,周末的时候要和王长安一起盖院墙。
于荣广是烧窑的,什么样的砖好他最了解,也算他们运气好,有一批烧过了头的铁砖,不但比一般的红砖结实,价格还便宜。
于荣广索性把这批铁砖全买了。
星期天的时候,他和王长安当砌工,又有几个小哥们和于荣军于荣斌两个弟弟来帮忙当小工,又是和泥又是切麦草。
把切断的麦草搅拌进泥里,在砌好的墙上再抹一层,能让墙更加结实。
大家一起干得火热,小芦子和何秀琴烧水做饭,保证中午饭做得色香味俱全,把大家都招待好。
于荣广是专业砌工,动作比王长安专业还麻利,不但把院墙砌了,还把两间偏房、狗窝、家禽窝都砌了。
连带房间里连着的那堵墙,只留下承重的部分,其他全给拆了,于荣广在那里砌了堵火墙,又在外间的位置给火墙口上安了个铁炉子。
这样等到冬天的时候,炉子生活做饭,火墙取暖。
可是小芦子看着外面这间房,平时只用来会客吃饭,冬天当个厨房,还是有点浪费了。又让于荣广在中间砌了堵墙,把外间的房子隔成两间,这样,连孩子的房子都有了。
何秀琴看他们设计得好,连忙把王长安喊来看。
“好好好!”王长安来参观了一圈,不住点头。
“你们两口子都是设计师,这个火墙和隔墙还有外面那个狗窝家禽窝我都看上了,水扣子你给我照样来一套!”
于荣广笑道:“你咋连个狗窝和家禽窝也要照搬!”
“设计得好,又能养鸡又能养鸽子的,走走走,现在就给我盖!”
王长安连拉带扯地把于荣广带到他那,于荣广不是个惜力的人,拿起瓦刀垒砖砌墙,直到太阳落山,把大铁门安好,两个独门独院终于大功告成。
于荣广看着院落,满意得不得了,感慨道:“终于有个家样子了,舒坦!”
小芦子调侃:“就是,再也不担心锅被偷走了!”
“啧!”于荣广撇嘴瞪媳妇一眼:“这事翻篇,不许提了!”
可是,又有新的烦心事。
房子刷白了,可是有股石灰味,小芦子怀孕了,能住吗?
小芦子倒是不当回事:“没事,我问过厂办医院的高医生,她说没毒,散一个星期,味就没了,不会影响孩子的。”
“那也不行!”于荣广不放心,想了想,忽然想到窑上有给烧窑工准备的倒班宿舍。
但是材料厂要盖新窑,所以有好几个烧窑工都是给材料厂准备的,就没那么多倒班的烧窑工,空出的宿舍正好可以让他们住。
“反正就凑合一个星期,应该没有问题。”
小芦子觉得行,让于荣广给厂办主任打个招呼,又想到反正不在家里住,不如把旧家具拿到院子里用油漆重新漆一遍,然后放在院子里阴凉地晾着,这样家具房子就都是全新的了。
于荣广也觉得好,但是油漆味道大,说什么都不让小芦子插手,他带着人下班的时候来漆好。
两个人也不开火做饭,全在食堂吃。
有一天,两人在食堂吃饭,小芦子忽然想起,问道:“荣广,这次你咋不提回爸妈那住宿吃饭的事了?”
于荣广一愣,然后继续低着头吃饭,他没接茬,但是吃饭的速度却慢下来。
这事,他不是没想过。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也生出一种对回父母那里住宿吃饭抵触的感觉。
那种感觉他说不好,好像是从张凤山问他要伙食费,又好像是张凤山偷锅,隐隐地有种感觉,感觉他妈并不想他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可他是个孝子,不愿意把父母往坏处想。
所以,意识到自己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很快打消。
小芦子是个聪明人,看于荣广不说话,自己也不继续说了,她也知道于荣广是个孝子,在他面前数落他母亲,他肯定不高兴。
可是她会潜移默化转变他的观念,他已经结婚了,有自己独立的小家庭,不能总被原来的家庭消耗着,被父母弟妹拖累着。
他多了一重身份,现在是丈夫,不久后还要当父亲,多一重身份就多一重责任。
而抚养弟妹,是他父母的责任,不是他这个当大哥的责任。
他不要被长兄为父压弯了腰。
为了稳妥,又多等了几天,满十天的时候,小两口搬回了新房。
小芦子把房子布置得温馨整齐,还贴了自己剪的窗花,俨然和结婚的新房一样。
于荣广想起结婚的时候,是他找建安公司申请,腾了一间宿舍让他们结婚用,之后小芦子回143团上班,他就把房子还了。
“哎呦呦……”
小芦子正切着菜,忽然捂着肚子坐到床上,于荣广忙上前问这么回事,就看到小芦子的肚子在动。
“小家伙会动了,在踢我。”
于荣广感受到强烈的生命的力量,又激动又不知如何是好,用手轻轻抚摸着妻子的肚子。
兴奋道:“这么有劲,肯定是儿子!”
“要是女儿呢?”
“女儿也好,不过我更喜欢儿子!”
于荣广和父母一样重男轻女,他倒不是瞧不起女孩,就是觉得女孩没有男孩有力气,没有男孩皮实,没有男孩顶事。
小芦子气得把他推开,懒得和他废话。
于荣广也不生气,乐呵呵去切菜,一边切一边说:“以后做饭这些家务活都我来,你把自己和儿子照顾好就立了大功!”
这样的日子吵吵闹闹却也甜蜜,一转眼就到了十二月。
窑厂都停工了,可是小芦子还要做账,每天忙碌不停,于荣广也要糊窑门,以便来年开春再次点火烧窑。
预产期是十六号,于荣广特别紧张,比小芦子还紧张,每天紧盯着日历和小芦子的肚子。
到十三号的时候,他就要带小芦子去市里。
小芦子抱怨:“去那么早干什么,我还有一大堆工作没交接完!”
“不行不行,万一孩子要提前生怎么办?万一是晚上生怎么办?咱们厂办医院那几个二把刀的医生搞不定怎么办?你和孩子可是两条命,我必须要让你们母子平安。”
于荣广就这么念念叨叨把小芦子送去石河子市人民医院。
结果,被医生训了一顿,说来太早没床位,把他们俩给赶回来了。
这事被小芦子笑了一路,却又觉得暖心,毕竟于荣广是在乎她的。
可是没想到,回去的半路,小芦子肚子就疼了,她没经验不知道是不是要生了,但是看到她疼得直冒汗,恨不得在地上打滚,于荣广就认定,她肯定是要生了。
他们的孩子,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