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穿赿成赢政统一全球 > 第9章 :离间计破赵

邯郸的宫墙下,李牧的头颅被高悬三日。这位曾北破匈奴、西拒秦军的名将,最终没能战死沙场,却倒在了自已人的刀下。消息传到秦军大营,王翦望着邯郸的方向,轻叹一声:“赵自毁长城,天意亡之。”
一、谣言惑心:从疑到惧
李牧的存在,一直是赢政灭赵的最大顾虑。这位将军不仅善战,更得军心——他镇守雁门时,士兵愿为他效死;回师邯郸后,百姓称他“赵国柱石”。赢政对李斯说:“李牧不死,赵国难破。正面强攻,秦军至少要折损十万,得不偿失。”
离间计的法大乱,要么盲目冲锋,要么龟缩不出,短短一个月就丢了七座城池。
邯郸被围三个月后,城内粮草耗尽,百姓易子而食。赵王丹这才想起李牧的好,却悔之晚矣。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攻破邯郸,赵王丹穿着囚服,跪在城门下投降,与韩王一样,被迁往咸阳软禁。
四、赵地归秦:教训深远
赵国灭亡后,赢政没有像对待韩国那样迅速推行秦制,而是让王翦先“安抚民心”。因为他知道,赵人性格刚烈,若操之过急,恐生叛乱。
王翦张贴告示:“凡赵地百姓,照旧安居乐业,赋税减半;曾随李牧从军者,既往不咎,愿归秦者,与秦兵通等待遇。”通时,他严惩了郭开等奸臣,将其财产分给受苦的百姓,算是为李牧“平反”。
这些举措渐渐平息了赵人的怨气。有个曾跟随李牧的老兵,见秦军善待百姓,又为李牧鸣冤,最终选择归降,成了秦军的骑兵教头。
赢政在咸阳得知邯郸的情况,对李斯说:“灭国易,收服人心难。李牧之死,是赵国的悲剧,却也提醒我们——人才,才是国家最根本的力量。”
李斯点头:“陛下英明。赵国因猜忌而亡,我大秦当引以为戒,善待功臣,方能长久。”
邯郸的城墙下,秦军的旗帜迎风飘扬。灭掉赵国这个强敌后,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变得平坦了许多。但赢政知道,接下来的魏国、楚国,仍需小心应对。而离间计的成功,也让他明白:有时侯,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刀剑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