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我的签到系统专治禽兽 > 第87章  真正的钓鱼高手,天气好坏都不是问题

“做人总得讲理!”
“好了好了,别耽误我时间,我还得带我媳妇出去玩呢。”
处理完贾张氏的事,苏建设拉着楚嫣便走。
易中海心中暗骂,这话太难听了!什么牺牲自己去满足要求!
但抛开言辞,其中的道理却无可辩驳。
“没错!张大妈!小苏说得对!”
“你要是想怎样,难道我还得无条件满足你?”
“我不管,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易中海边说边往后院走去。
贾张氏望着离去的苏建设,再看看身后的易中海,满心怨气。
自家的瓦卖了四十块,自己还贴了二十,结果只修了个破屋顶,花了不到二十!
要是不卖瓦,再拿二十出来,这屋顶能修得多好!
不行,我绝不能吃亏!
“易中海!易中海!”
“冬天还没过呢!我有字据!我还得在你家住吃!”
……
走到门口,苏建设恰好遇见阎埠贵从学校回来。
“小苏,去钓鱼啊。”
“是啊,雪小了不少,带我媳妇出去玩一圈。”苏建设回应道。
阎埠贵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往门房一靠:“等等我,等等我。”
“我跟你们一起去。”
一提钓鱼,阎埠贵就心痒难耐。
苏建设脸色微变:“三大爷,您这眼镜该换了。”
说着,苏建设拉着楚嫣的手一举:“我和我媳妇出去。”
“你当什么电灯泡啊。”
“不是,我是想教你两招。”
即便被苏建设反驳,阎埠贵仍不死心。
钓鱼人之间总是有着某种默契和较量。
从前阎埠贵未曾知晓苏建设擅长钓鱼,心中唯有对苏建设过好日子的嫉妒。
如今知晓了,阎埠贵便生出了炫耀的念头!
“稍等片刻,小苏!”阎埠贵匆匆奔回家中。
一个多时辰后。
苏建设携楚嫣抵达后海。
后海,什刹海一隅,历史悠久。
湖底水道交错,地下暗河密布。
传闻后海中曾有人钓起如船般大的鳖,也有人钓得装满金币的小罐。
总之,这历史悠久的湖泊,充满了神秘。
后海边上的积雪未融,一脚踏下,几乎及小腿。
楚嫣久居家中,一旦外出,便如蝴蝶般翩翩起舞,时而还与旺财嬉戏打雪仗。
此景令苏建设内心感到宁静。
这才是生活啊。
他悠然自得,而一旁的阎埠贵心中却嘀咕不断。
这大雪天,不说四九城的其他人。
单说他们的四合院。
哪家不是苦巴巴地盼着冬天早日过去?
唯有你苏建设一家能享这雪景。
来到一处钓位,阎埠贵掏出冰镐:“小苏,这儿钓鱼正合适。”
“听大爷的,准没错。”
苏建设瞟了阎埠贵一眼:“三大爷,您慢慢钓吧。”
“我可没空陪您,得陪我媳妇呢。”
言罢,苏建设便追着楚嫣远去。
阎埠贵闻言,翻了个白眼。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待会儿你看我满载而归,你就知错了。
阎埠贵所言非虚。
他确为四九城中老年钓鱼界的佼佼者。
此刻的后海,已有不少钓鱼人。
他们见阎埠贵到来,纷纷围拢过来。
“老阎,刚才跟你打招呼的小伙子是谁?”
“怎么看起来那么开心?”一位中年人道。
另一人接口道:“莫非是哪家的大少爷?”
“今年冬天雪这么大,那年轻人怎还笑得出来?”
“他们不像来找食物的,倒像是出来嬉戏的。”
“对啊,瞧那小姑娘,还有心打雪仗呢。”
众人七嘴八舌,虽言辞各异,但脸上窘迫的神色近乎一致。
在场垂钓者多为补贴家用而来。
如苏建设这般抱着玩乐心态的,极少。
极少。
阎埠贵听着众人言语,显得不甚在意:“那小子不过是个愣头青。”
“哪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
提及大户人家,阎埠贵心中一阵泛酸。
说来,苏建设倒真有几分大户人家少爷的模样。
顿顿三菜一汤,全凭自己本事挣得。
在这四九城,能做到此等程度的,恐怕屈指可数。
“别提他了,晦气。”
“诸位,今日收成如何?”阎埠贵转移了话题。
众人闻言,纷纷抱怨。
“今年雪大,冰层太厚。”
“你一个钓鱼高手还不知道,这种气温骤变的天气最难钓鱼。”
冬日凿冰垂钓,收获颇丰,实为误区。
细说起来,降雪首日,才是鱼儿最易上钩之时。
随后气温骤降,水中温差大,鱼儿开口的几率便大减。
换言之,水温趋于稳定的冬日,才是冬钓的最佳时机。
这是资深钓者的常识,众人只当阎埠贵这钓鱼高手在戏弄他们。
阎埠贵拿起冰镐,朝两手吐了口唾沫:“这天怎么了!”
“真正的钓鱼高手,天气好坏都不是问题!”
……
另一边,苏建设也选好了地方。
楚嫣在一旁堆了个雪人,朝苏建设喊道。
苏建设刚一转头,旺财猛地冲上去,将雪人咬得七零八落。
楚嫣娇嗔了一句:“旺财!别乱跑!”
苏建设呼唤着:“嫣儿!慢点跑,小心摔了!”
随后,他将鱼护插入地面,从渔具中取出万能鱼饵。
苏建设不认同那些高雅人士所说的钓鱼的宁静是享受。他认为,钓鱼真正的乐趣在于鱼儿上钩的瞬间。资深钓者仅凭手感就能大致判断鱼的大小和种类,接着便是与鱼的较量与厮杀。鱼儿上岸后的那一刻反而无趣,因为那时的喜悦更多是收获的满足,与之前的搏斗已无太大关联。
苏建设凿好冰洞,上好鱼饵,直接坐下。这冰洞非同小可,足有五尺宽,远非一般人所能及。寻常冰眼不过一尺多至两尺,最多三尺已是极限。苏建设这冰洞之大,让人误以为他要钓鲸鱼。这样的壮举,唯有他凭借异能,身体远超常人,才能在如此天气中完成。
远处的阎埠贵望着苏建设的冰洞,嘴角微颤:“这小子”
旁人问:“那冰洞得三四尺深吧?”
“不止,起码五尺!”
“哇,这小子,真不简单”
阎埠贵冷笑:“哼,白费力气。”他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冰洞,心想,若洞大就能钓大鱼,那还要鱼饵鱼竿何用,直接拿铁器开洞岂不更省事。
阎埠贵正全神贯注之际,身体猛然前倾。
鱼上钩了!
嘿!这条鱼,少说也有二三斤!
阎埠贵迅速提起鱼竿,这鱼虽不算巨大,但在此天气下已是罕见的大物。
“老阎真是行家,才坐这么会儿就钓到了。”
“钓上来了,是草鱼。”
“这鱼有两斤多重吧,真不错。”
“那是自然。”
阎埠贵享受着众人的称赞,谦虚地拱了拱手,正欲说话,人群中有人指着苏建设的方向大喊。
“快看!快看那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细看,顿时惊愕不已。
“那是什么鱼?”
“好大,还银光闪闪的!”
“是带鱼!带鱼!”
“什么?带鱼?后海怎么会有带鱼?”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时,苏建设已将带鱼取下钩来。
四尺多长的带鱼,全身银白闪耀,极为美观。
带鱼出水不久便不动了,并非死亡,而是暂时冻僵。
待回去用水一化,还能活过来。
苏建设望着带鱼,满心欢喜。
这鱼竿,真是神奇!
这鱼饵,果然万能!
淡水湖里竟能钓到带鱼,真是前所未闻!哈哈!
“今晚能吃上新鲜的炸带鱼了。”
一想到炸带鱼的香味,苏建设便忍不住垂涎欲滴。
来到四合院后还未尝过炸带鱼呢。
“小……小苏,你……你刚钓的是带鱼?”
苏建设正兴奋时,阎埠贵已匆匆赶来。
作为教师,他深知淡水湖不可能钓到带鱼这类海鲜。
可苏建设偏偏做到了,实在不可思议!
“带鱼?什么带鱼?”苏建设故作不解。
阎埠贵身旁有人指着冰面上的带鱼惊呼:“这就是带鱼?但它可是咸水鱼啊!”
“我在学校学过这个。”
“后海是淡水湖!怎么可能钓到这种鱼!”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转向苏建设,期待他的解答。
苏建设恍然大悟般说道:“哦,这就是带鱼啊。”
“但你们说的咸水淡水,我不太懂。”
“后海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说不定有什么变异呢。”
“谁知道呢。”
总之,一切都归咎于后海悠久的历史便是了。
回家享受带鱼才是正经事!
这年头,许多人的见识还有限。
大多数人仍处于懵懂之中。
淡水鱼、咸水鱼的区别他们不甚了解。
但苏建设这个新手首次垂钓就钓到了这么大一条鱼!
这才是真正让他们震惊的事!
远处的楚嫣看到苏建设被人群包围,连忙带着旺财赶回来。
“建设哥,怎么这么多人啊?”
“嘿,都来看我钓鱼呢。”
“嫣儿,今晚咱们有炸带鱼吃了。”
想到楚嫣从未尝过炸带鱼,苏建设先为她介绍了一番。
楚嫣听后,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以往家里贫困,她从不挑剔。
有鱼吃便是好日子。
但自从苏建设让她过上了好日子,楚嫣渐渐有了变化。
她开始不太喜欢吃鱼了,觉得鱼刺多,还有腥味。
这其实很正常,无足轻重。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
生活改善了,需求也随之提升,这是人之常理。
提及过往,人们常说“以前的人还吃不饱”,这话流传了千年。
苏建设认为,用此话来pua他人,实属愚昧。
忆苦思甜,并非真的回味苦难,而是要铭记在困境中携手合作、相互扶持的精神。
不应让人重复过去的艰辛,还以此为荣。
时代变迁,观念也应随之更新,不应故步自封。
话说回来,因苏建设带领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楚嫣现在对鱼失去了兴趣。
“建设哥,带鱼刺真的少吗?味道不腥吗?”楚嫣未曾品尝过带鱼,心存疑虑。
旺财安静地趴在苏建设脚边,小眼睛紧盯着水中的浮漂。
其他人也如饥似渴地凑近倾听。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未曾见识过带鱼。
趁着还没上鱼,苏建设指着冰上的带鱼,缓缓讲解:
“带鱼的刺都在脊椎上,轻轻一抽就能去掉。”
“热锅倒油,爆香葱姜蒜。”
“将处理好的带鱼切成三四厘米的小段,下锅一炒。”
“那香味!金黄酥脆,咸鲜可口!让人恨不得连舌头都吞下去!”
苏建设话音刚落,周围人群不禁咽起了口水。
一是被带鱼的香味所吸引,二是苏建设描述得太过诱人!
阎埠贵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好奇地问:“小苏,你不是说你不认识这190带鱼吗?”
苏建设不屑地回答:“致美楼、东兴楼,咱四九城最不缺的就是吃的。我只是吃过,没见过实物罢了。若不是你们告诉我,我都认不出来。”
“三大爷,随便在街上指个人,你能认出他是谁吗?”
阎埠贵尴尬地笑着点头,接受了几句的讽刺。
旁人也面露不悦,责备阎埠贵打断话题。
不仅话瘾没过足,现在连听个热闹的耳朵瘾都不给!
这老头真令人厌烦!
“小伙子,你这带鱼卖吗?我愿意花钱买。”
人群中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