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奇
黄泥冈上的风裹着暑气,吹得枣树叶沙沙作响。晁盖蹲在土坡后,望着远处杨志一行人倒在地上,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他攥了攥腰间的朴刀,对吴用道:“军师,这蒙汗药果然厉害,不枉费你筹谋这许久。”
吴用摇着羽扇,嘴角噙着笑:“哥哥放心,白胜这‘三碗不过冈’的幌子,加上那桶没下药的酒作引,任他杨志再精明,也难防这连环计。”说话间,阮小二已带着阮小五、阮小七将生辰纲分装到几辆推车上,青布盖得严严实实,乍一看倒像刚收的新麦。
公孙胜站在一旁,望着天边渐沉的日头,眉头微蹙:“此地不宜久留,官府的人怕是快到了。我们得赶紧回石碣村,把东西藏妥帖了。”刘唐早扛着那杆朴刀站在车旁,粗声粗气道:“怕什么!来一个砍一个,来一双砍一双!”晁盖眼一瞪:“休得胡言!咱们是取这不义之财,不是要跟官府硬拼。快走!”
一行七人推着车,沿着林间小道往石碣村去。白胜则挑着空酒桶,哼着小曲往相反方向走,只等风声过了再回村汇合。这石碣村依着梁山泊,村里人家多以打鱼为生,阮氏三雄在此地熟门熟路,不多时便将生辰纲藏进了湖边一处废弃的蟹塘,上面铺了层芦苇,又压了几块青石,任谁也瞧不出破绽。
当晚,晁盖在自家庄上摆了酒,弟兄七个围坐在一起。晁盖端起粗瓷碗:“这第一碗,敬弟兄们同心协力,把这生辰纲取了!”众人一饮而尽,阮小七抹了抹嘴:“那杨志也算条汉子,可惜跟着梁中书那狗官,白瞎了一身武艺。”吴用道:“他丢了生辰纲,回去必是死罪,说不定也会寻个去处落草。”公孙胜道:“世事难料,咱们还是先想办法应对官府的追查。”
果不其然,过了三日,济州府的公文便贴满了周边村镇。文书上画着晁盖、吴用等人的模样,悬赏三千贯捉拿。石碣村的里正得了消息,心里犯嘀咕:“晁保正平日里待人宽厚,怎么会去劫生辰纲?”却也不敢隐瞒,只得报了官。
济州府派了个缉捕使臣,姓何名涛,带着二十个公人来到石碣村。何涛是个精细人,先找里正问话,里正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何涛便带着人挨家挨户查,查到阮小二家时,只见院里晾着几张新剥的鱼皮,阮小二正坐在门槛上补渔网,见了公人,一脸憨厚地笑:“官爷,找俺有事?”
何涛打量着他:“听说你前几日去了黄泥冈?”阮小二道:“是啊,那天热得紧,俺去冈上采些草药治腰疼,回来时还见着几个卖枣子的客商,倒是没见什么生辰纲。”何涛又问了几句,见他神色坦然,也没看出破绽,只得作罢。
一行人查到晁盖庄上时,晁盖正在院里晒谷,见了何涛,拱手道:“不知官爷驾到,有失远迎。”何涛开门见山:“晁保正,有人举报你参与劫取生辰纲,你可认罪?”晁盖哈哈大笑:“官爷说笑了,俺这几日都在庄上忙秋收,村里的人都能作证,哪有功夫去劫什么生辰纲?”
何涛在庄里转了一圈,没发现可疑之物,心里也犯了疑。正准备离开,却见吴用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本账册:“哥哥,这是今年的租子账,你过目。”他瞥见何涛,故作惊讶:“这位是?”晁盖道:“是济州府的何官爷,来查生辰纲的事。”吴用忙作揖:“官爷辛苦了,若有需要俺们帮忙的,尽管开口。”
何涛见这两人言行坦荡,不似作伪,只得带着人回了济州府。他哪里知道,那生辰纲早已被阮小七等人趁着夜色运进了梁山泊深处,藏在一个隐秘的水寨里。
过了几日,何涛的弟弟何清来找他,手里拿着几张赌票:“哥哥,你可还记得黄泥冈劫案?俺知道是谁干的!”何涛忙问:“是谁?”何清道:“前几日俺在赌场里,见着阮小五了,他平日里穷得叮当响,那天却拿出一锭银子来赌,还说什么‘最近发了笔横财’。俺当时就觉得奇怪,今日见了官府的告示,才想起他跟画上的阮小五长得一般无二!”
何涛茅塞顿开,连夜点了五百官兵,直奔石碣村。晁盖得到消息时,官兵已到了村口。他对吴用道:“军师,看来是藏不住了,咱们只能上梁山了!”吴用道:“哥哥说得是,只是梁山如今被王伦占着,他那人嫉贤妒能,未必肯收留我们。”晁盖道:“事到如今,也顾不上许多了,先躲过这一劫再说。”
当下,晁盖带着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雄,还有庄上的几十个庄客,推着几车粮草,往梁山泊方向逃去。官兵在后面紧追不舍,箭如飞蝗般射来。阮小二回身一箭,射落了官军的旗杆,喝道:“不怕死的就上来!”官兵们吓了一跳,放慢了脚步。
一行人来到梁山泊边,只见岸边停着几艘渔船,阮小七跳上一艘,道:“哥哥们快上船!”众人纷纷跳上船,阮小二、阮小五撑着篙,船如离弦之箭般驶向湖心。等官兵赶到岸边时,早已不见踪影。
梁山泊水寨里,寨主王伦正在聚义厅喝酒。这王伦原是个落地秀才,没什么本事,却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比他强。听说晁盖等人来投奔,他心里老大不乐意,对杜迁、宋万道:“这晁盖带了这么多人来,怕是想夺我山寨,咱们不能收留。”杜迁道:“哥哥,他们也是被逼无奈,若不收留,显得咱们不够义气。”王伦道:“我自有计较。”
晁盖等人来到聚义厅,王伦假意热情,摆酒款待。酒过三巡,王伦端起酒杯:“诸位好汉,非是王某不留你们,只是这山寨狭小,粮草短缺,怕是容不下这么多英雄。我这里有些银两,送与诸位,还望另寻高就。”
晁盖闻言,脸色一沉。吴用给林冲使了个眼色——原来林冲被柴进推荐上了梁山,王伦却一直排挤他,让他坐了第四把交椅。林冲本就对王伦不满,此刻见他又要赶晁盖等人走,再也按捺不住,拍案而起:“王伦!你这嫉贤妒能的小人!当初我来投奔时,你也是这般推三阻四,如今晁天王等人前来,你又故技重施,我看你这寨主是当到头了!”
王伦吓得站起身:“林冲,你想造反不成?”林冲道:“我今日便替天行道,除了你这祸害!”说着,拔出腰刀,一刀将王伦砍倒在地。杜迁、宋万见状,吓得跪地求饶:“晁天王饶命!我们愿奉您为寨主!”
晁盖道:“诸位不必惊慌,只要同心协力,共守此寨,我绝不为难你们。”当下,众人推举晁盖为梁山泊寨主,吴用为军师,公孙胜为法师,林冲为先锋,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等各有职务,梁山泊从此换了新天地。
晁盖让人将生辰纲里的金珠宝贝分了,一部分留作山寨粮草,一部分分给附近的百姓。百姓们得了好处,都说梁山泊的好汉是替天行道的义士,纷纷前来投奔。不多时,梁山便聚集了上千人马,声势越来越大。
再说那杨志,自黄泥冈醒来后,一路往南,心中茫然。他本想再回东京,却又怕被梁中书治罪;想投别处,又无处可去。这日来到青州地面,见路边有个酒店,便走了进去。刚坐下,就听邻桌几个客商议论:“听说梁山泊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杀了寨主王伦,自立为尊,如今官府正四处捉拿他们呢。”
杨志闻言,心中一动:“晁盖?莫非是东溪村的晁保正?”他想起当年曾与晁盖有过一面之缘,那人倒是个爽快人。正思忖间,只见一个汉子走进酒店,生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正是那卖刀给林冲的曹正。
曹正见了杨志,吃了一惊:“杨提辖?你怎么在这里?”杨志道:“一言难尽。你呢?怎么也在此处?”曹正道:“俺如今在这二龙山宝珠寺落脚,寺里的住持邓龙是个好汉,只是近来被官府逼得紧,想找些帮手。提辖若不嫌弃,不如随俺上山?”
杨志正无处可去,闻言便道:“也好,只是不知邓住持肯不肯收留。”曹正道:“提辖武艺高强,邓住持定会欢迎。”当下,两人便往二龙山而去。
二龙山山势险峻,宝珠寺建在山顶,易守难攻。邓龙见了杨志,大喜过望,连忙摆酒款待。席间,邓龙道:“如今官府到处抓人,咱们若单打独斗,怕是难以长久。我听说梁山泊晁盖等人声势浩大,不如与他们联合,共抗官府?”杨志道:“邓住持说得是,只是不知晁盖肯不肯接纳。”
正说间,忽听山下传来喊杀声。喽啰来报:“寨主,官府派了五千人马,前来围剿!”邓龙大惊:“怎么来得这么快?”杨志道:“莫慌,俺去会会他们。”说着,提刀便往山下而去。
只见山下黑压压的一片官兵,为首的乃是青州都监黄信。黄信见杨志出来,喝道:“反贼杨志,还不快快投降!”杨志怒道:“狗官,休要多言,看刀!”两人斗在一处,战了三十余合,黄信渐渐不支,拨马便逃。官兵们见主将败了,也纷纷溃散。
杨志大胜而回,邓龙更加敬重他。当下,邓龙便派曹正前往梁山泊,商议联合之事。晁盖听说杨志在二龙山,大喜道:“杨提辖乃是条好汉,若能联合,再好不过。”便派吴用随曹正前往二龙山,共商大计。
吴用来到二龙山,与邓龙、杨志商议妥当,约定日后若有战事,相互照应。自此,二龙山与梁山泊成了同盟,山东地界的好汉们渐渐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日,晁盖正在聚义厅议事,忽听喽啰来报:“启禀寨主,山下有个汉子,说是宋江宋公明,要见您。”晁盖闻言,大喜道:“快请他上来!”正是:
英雄聚义梁山泊,天下豪杰尽归心。
毕竟宋江上山有何要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