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修真小说 > 水浒传奇 > 第5章
水浒传奇
话说林冲带着李逵往梁山泊而去,暂且按下不表。单说那东京汴梁城,有个好汉姓杨名志,乃是三代将门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他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弓马娴熟,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只因那年押送花石纲,行至黄河,船被风浪打翻,花石纲沉入水底,他怕回京受罚,便逃往江湖避难。
这日,杨志在江湖上漂泊了数年,听闻朝廷大赦天下,便想回京打点,谋个差事。他一路省吃俭用,来到东京,寻了家客栈住下,然后备了些礼物,去拜见昔日相识的殿帅府太尉高俅。不想那高俅心胸狭隘,记恨他当年失了花石纲,不仅不肯引荐,反而将他痛骂一顿,赶了出来。
杨志碰了一鼻子灰,心中郁闷,回到客栈,见盘缠已所剩无几,不由得发起愁来。他摸了摸腰间的宝刀,这刀乃是祖传之物,削铁如泥,吹毛立断,杀人不见血,是件稀世珍宝。杨志叹了口气,暗道:“如今别无他法,只得将这宝刀卖掉,换些银两,再作计较。”
次日一早,杨志取了宝刀,来到汴梁城最热闹的天汉州桥边,找了块空地,将刀放在地上,又在旁边插了根草标,上面写着“祖传宝刀,价值三千贯”。他站在一旁,腰杆挺得笔直,虽衣衫有些陈旧,却难掩一身英气。
过往行人见他卖刀,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有懂行的看了看刀,赞道:“这刀确实是把好刀,只是三千贯也太贵了些。”杨志道:“此乃祖传宝物,非寻常刀剑可比,三千贯不多。”
正说间,人群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泼皮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这泼皮姓牛名二,乃是汴梁城里有名的“没毛大虫”,平日里横行霸道,敲诈勒索,无人敢惹。他见围了一群人,便挤了进去,一眼看到地上的宝刀,又看了看杨志,撇着嘴道:“你这汉子,卖的什么鸟刀,敢要三千贯?”
杨志看他一副无赖相,皱眉道:“祖传宝刀,削铁如泥,吹毛立断,杀人不见血,价值三千贯,分文不少。”牛二笑道:“什么削铁如泥?俺不信,你给俺试试。”
杨志也不答话,从旁边摊贩那里借来一根铁条,拿起宝刀,只听“咔嚓”一声,铁条便被削成两段。众人见状,纷纷喝彩。牛二却不以为然:“这算什么?谁家的刀不能削铁?再说那吹毛立断,你也给俺试试。”
杨志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往刀刃上一吹,那头发果然断成两截。众人又是一阵叫好。牛二道:“这也不算稀奇。俺问你,那杀人不见血是怎么说?”杨志道:“只要用这刀杀人,刀上便不会沾血。”
牛二眼睛一瞪:“你敢杀人吗?有本事你杀个人给俺看看!”杨志怒道:“俺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杀人?”牛二道:“你若不敢杀人,便是骗俺!这刀根本不值三千贯,你今日若不把刀给俺,休想出这州桥!”
说着,牛二便伸手去抢刀。杨志连忙护住,喝道:“你这泼皮,休要无理!”牛二见抢不到刀,便扑上来打杨志,嘴里还骂道:“你这贼配军,敢在俺面前撒野,看俺不打死你!”
杨志本就一肚子火气,被牛二这么一闹,顿时怒从心头起。他侧身躲过牛二的拳头,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牛二疼得嗷嗷直叫,却依旧撒泼打滚:“好你个贼汉子,竟敢打俺!俺要告官,让你坐牢!”
周围百姓见状,纷纷劝道:“杨大哥,莫跟这泼皮一般见识,快走吧。”杨志也想息事宁人,松开手道:“俺不与你计较,你快走开。”谁知牛二得寸进尺,又扑上来抱住杨志的腿,死活不放:“你不把刀给俺,俺就不让你走!”
杨志被他缠得没办法,心中怒火熊熊燃烧,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抽出宝刀,大喝一声:“你这泼皮,屡次相逼,休怪俺不客气!”说罢,手起刀落,只听“噗嗤”一声,牛二的脑袋便滚落在地,鲜血喷了一地。
众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后退。杨志杀了人,反而冷静下来,他看了看地上的尸首,又看了看周围的百姓,朗声道:“俺杀了这泼皮,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旁人。你们谁去报官,就说杨志在天汉州桥杀了牛二。”
不多时,开封府的公人便赶到了,将杨志锁了,押往府衙。开封府尹升堂问案,杨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周围百姓也纷纷作证,说牛二平日里作恶多端,是他先挑衅,杨志才失手杀了他。
府尹见杨志乃是条好汉,又念及他是失手杀人,便判了个“误伤人命”,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当下,杨志便被押往大名府。
这北京大名府乃是河北重镇,留守司梁中书乃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为官还算清正,颇爱结交天下豪杰。他听说押来的是杨令公的孙子杨志,便有心提拔,当下便命人将杨志带到府中。
梁中书见杨志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心中暗喜,问道:“你便是杨令公之孙杨志?”杨志道:“正是小人。”梁中书道:“听闻你武艺高强,不知肯否为我大名府效力?”杨志道:“若能蒙大人不弃,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梁中书大喜,便命杨志在府中听用。这日,梁中书召集府中的将官,在教场演武,想看看杨志的本事。只见教场之上,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大小将官分列两旁。梁中书坐在点将台之上,对杨志道:“你可与我这府中的将官比试一番,让我看看你的手段。”
杨志道:“遵命。”只见阵中走出一员将官,姓周名谨,乃是梁中书帐下的正牌军,手持一杆长枪,喝道:“杨志,俺来会你!”杨志也取了一杆枪,两人来到教场中央,相互见礼,便斗在一处。
周谨的枪法也算娴熟,但哪里是杨志的对手?两人斗了不到二十合,杨志便卖了个破绽,故意将左侧露出空当。周谨不知是计,挺枪便刺,杨志猛地调转枪头,一枪将周谨的枪挑飞,又顺势一脚,将他踢翻在地。
众将官见状,纷纷喝彩。梁中书也抚掌大笑:“好武艺!”周谨的师父,副牌军索超见徒弟被打败,心中不服,提着一柄金蘸斧,大步走了出来:“杨志,休要得意,俺来会你!”
索超乃是大名府有名的猛将,力大无穷,使一柄金蘸斧,有万夫不当之勇。杨志见他上来,不敢怠慢,提枪迎战。两人枪来斧往,斗在一处,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只见杨志的枪如蛟龙出海,索超的斧似猛虎下山,打得难解难分,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两人斗了五十余合,依旧不分胜负。梁中书在点将台上看得兴起,连忙命人鸣金收兵,赞道:“两位将军都是好武艺,不分高下。”当下,梁中书便升了杨志为提辖,与索超一同在府中任职。杨志感恩戴德,更加尽心效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六月,梁中书想起岳父蔡京的生日将近,便想送一份厚礼,讨好蔡京。他与夫人商议道:“泰山六月十五日生辰,往年我都送些薄礼,今年须得送些贵重之物,才显得我孝心。”夫人道:“相公说得是,只是送什么好呢?”
梁中书道:“我已备下十万贯金珠宝贝,作为生辰纲,只是这一路凶险,须得找个可靠之人押送才行。”夫人道:“那杨志武艺高强,又忠心耿耿,不如让他去押送?”梁中书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当下,梁中书便召来杨志,将押送生辰纲之事说了一遍。杨志道:“大人放心,小人定当不负所托,将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梁中书道:“此去东京,路途遥远,且多有强盗出没,你须得小心在意。”杨志道:“小人自有计较。”
杨志回到住处,仔细盘算:“这生辰纲乃是十万贯金珠宝贝,目标太大,若大张旗鼓地押送,定会引来强盗。不如扮作寻常客商,低调行事,或许能避开风险。”打定主意后,他便向梁中书请命,要挑选十一个精壮的军汉,扮作脚夫,自己则扮作商人,推着车子,往东京而去。
梁中书应允,又派了两个府里的虞候,协助杨志押送。杨志叮嘱军汉们:“此去东京,路途艰险,须得听我号令,不得有误。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日中时分找地方歇息,避开炎热和强盗出没的时辰。”军汉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
这日,一行人从大名府出发,往东京而去。此时正是七月,天气炎热,赤日炎炎似火烧,路上的行人都汗流浃背。军汉们推着沉重的车子,更是苦不堪言,走得慢了,杨志便拿起藤条抽打,骂道:“你们这些懒骨头,再不快走,耽误了时辰,仔细你们的皮!”
两个虞候见状,有些不满,对杨志道:“杨提辖,天气这般炎热,让军汉们歇息片刻再走吧。”杨志道:“虞候有所不知,这一路多有强盗,若不在天黑前赶到前面的村镇,恐有危险。”虞候道:“就算有强盗,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不成?”杨志道:“休要多言,快走!”
军汉们被杨志逼得没办法,只得咬着牙往前赶。走到一处名为黄泥冈的地方,只见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军汉们实在走不动了,纷纷放下车子,躺在树荫下喘气。杨志见状,又要打骂,一个军汉忍不住道:“提辖,就算你打死我们,我们也走不动了。这里离前面的村镇还有好几里地,不如就在此处歇息片刻,等天凉快些再走。”
杨志看了看天色,见日头正毒,也有些犹豫。两个虞候也劝道:“杨提辖,就让他们歇息片刻吧,也耽误不了多少时辰。”杨志沉吟片刻,道:“好吧,只歇息半个时辰,便起身赶路。”
军汉们闻言,大喜过望,纷纷拿出水袋喝水。就在这时,只见远处走来七个汉子,推着一辆车子,上面盖着青布,像是贩卖枣子的客商。他们来到黄泥冈上,也在树荫下歇息,与杨志等人相隔不远。
不多时,又有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子,唱着山歌走了过来。这汉子头戴草帽,身穿短衫,赤着双脚,担子两头各放着一个酒桶。他走到杨志等人面前,放下担子,道:“各位客官,要不要买些酒解渴?”
军汉们正渴得难受,闻言纷纷道:“给我们来几碗。”杨志连忙喝道:“休要胡来!这荒山野岭的,谁知道这酒里有没有问题?”那卖酒的汉子笑道:“客官说笑了,俺这酒乃是自家酿造的,香醇可口,过往客商都爱买,怎么会有问题?”
七个卖枣子的汉子也走了过来,对卖酒的汉子道:“给我们来两桶酒。”卖酒的汉子连忙打开酒桶,舀了七碗酒递给他们。七个汉子接过酒,一饮而尽,赞道:“好酒!好酒!”又拿出些银两,买了一桶酒,放在车子上,继续歇息。
军汉们看得眼馋,纷纷向杨志求情:“提辖,你看他们喝了没事,想必这酒是好的,就让我们买些解渴吧。”杨志起初不肯,但架不住军汉们再三哀求,又看那七个汉子确实没事,便松了口:“好吧,只许买三碗,喝完便走。”
军汉们大喜,连忙凑了些银两,买了三碗酒,轮流喝了。谁知刚喝完没多久,便觉得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一个个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杨志见状,心中暗叫不好,正要发作,却也觉得天旋地转,“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原来那七个卖枣子的汉子和卖酒的汉子,都是梁山泊的好汉。为首的乃是“托塔天王”晁盖,其余六个是“智多星”吴用、“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以及“入云龙”公孙胜、“赤发鬼”刘唐。那卖酒的汉子则是“白日鼠”白胜。
他们早已得知梁中书押送生辰纲之事,便在此设下埋伏,用蒙汗药迷倒了杨志等人,然后将生辰纲搬上车子,扬长而去。
等杨志醒来时,已是傍晚时分,太阳已经西斜。他看了看周围,军汉们和两个虞候都还躺在地上,生辰纲早已不见踪影。杨志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强盗的计,顿时如遭雷击,眼前一黑,险些再次栽倒。
他挣扎着爬起来,看着满地狼藉,心中悔恨交加。他知道,丢了生辰纲,回去定是死罪,与其回去受死,不如流落江湖。杨志叹了口气,看了看昏迷的军汉们,摇了摇头,独自往深山里走去。
正是:
十万金珠遭劫夺,英雄末路叹飘零。
毕竟杨志流落江湖,又会遇到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