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磊书记那道钢铁般坚决的命令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达到各个节点时,整个大连市——这座拥有近六百万人口、一直以其浪漫与活力著称的北方明珠——就像一台被强制按下“紧急制动”按钮的精密机器,发出了刺耳的、遍布全城的吱嘎声。
市中心,人民广场上,原本璀璨的音乐喷泉戛然而止,巨大的LED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城市宣传片被一行简单的红底白字取代:“【紧急通告】因遭遇罕见太阳风暴,我市通讯及外部交通暂时中断。市政府正全力抢修,请广大市民保持冷静,切勿信谣传谣,非必要不外出。”
同样的通告在电视、广播、以及所有尚能运作的市内公共屏幕上滚动播出。那些刚刚还在抱怨手机没信号、刷不出朋友圈的市民,在看到这则官方通告后,大部分人陷入了短暂的困惑与不安。太阳风暴?听起来像个遥远而高级的科学名词,但“通讯中断”和“非必要不外出”的字眼,却实实在在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起初是困惑。在东港的商务区,刚刚结束一场路演的金融精英们发现客户的款项迟迟没有到账,跨国视频会议的窗口一片漆黑。他们习惯性地咒骂着网络供应商,直到办公楼大堂屏幕上那刺眼的红色通告,才让他们脸上的嘲弄凝固成错愕。在西南路的老旧居民区,大妈们的广场舞音乐因蓝牙音箱失联而中断,她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太阳风暴”这个陌生的词汇,听起来像是个不及隔壁老王家水管漏水严重的问题。
街头巷尾,警笛声开始变得密集。一辆辆闪烁着红蓝警灯的巡逻车驶上主干道,警察们用扩音器重复着通告内容,劝导着街上的行人尽快回家。穿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出现在电厂、水厂、中心粮库以及各大医院的门口,荷枪实弹的警戒姿态让空气中的紧张气氛陡然提升了几个量级。
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李强一家刚刚吃完晚饭。他正在为无法连接游戏服务器而烦躁地重启路由器,电视上突然插播的紧急通告让他停下了动作。
“太阳风暴?真的假的?”他的妻子抱着孩子,忧心忡忡地问,“我妈还在普兰店呢,这电话也打不通,不知道她那边怎么样了。”
“别瞎想,普兰店也属于大连,肯定一起管着呢。政府都发通告了,应该就是设备问题,过两天就好了。”李强嘴上安慰着,心里却犯起了嘀咕。他是个业余天文爱好者,知道太阳风暴的确能影响通讯,但能让整座城市的有线和无线网络,甚至连卫星电话都彻底瘫痪,这得是多大的能量级别?而且,为什么只有大连?沈阳、北京的朋友圈一点动静都没有……如果全球通讯都中断了,那才是大新闻。
他下意识地打开电脑,试图连接本地的一个BBS论坛。出乎意料,论坛居然还能上。帖子已经炸开了锅。
“【置顶】官方消息:太阳风暴,大家别慌!”——这是管理员的帖子。
下面则是各种猜测:
“放屁!太阳风暴能把高速公路给刮没了?我表哥开车去沈阳,在金州边界被武警拦回来了,说前面没路了!”
“我老婆在机场工作,说雷达上,所有飞出去的飞机都在一个固定坐标集体消失了!她快吓疯了!”
“楼上别造谣,我朋友在港口,说有船开出去就消失了,跟百慕大三角似的!”
“是不是……我们被什么东西罩住了?一个巨大的罩子?”
“科幻小说看多了吧?我猜是最高级别的军事演习,信息封锁了。”
“演习会把北斗和GPS都屏蔽掉?开什么国际玩笑!
看着这些帖子,李强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他点上了一支烟,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推开窗户,一股带着海腥味的、异常清冽的空气涌了进来。街道上,除了警笛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昔日繁华的夜生活已经消失无踪。这座城市,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陌生而寂静。不安的情绪却在水面之下开始蔓延;
地下指挥中心,深夜
核心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这里已经成了大连市的战时大脑,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王磊、赵立新、陈静,以及各关键部门的负责人,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的临界状态。
在他们面前的巨大屏幕上,陈列着这座城市赖以生存的命脉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粮食储备,”市发改委主任推了推眼镜,声音沙哑,“我们刚刚完成了对全市战略储备库的二次核对。加上中粮、益海嘉里等企业库存和全市流通环节存量以及全市各大粮库的总储量,加上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流通存量,经过初步估算,按照战时最低标准,可以满足全市人口基本口粮需求……维持一百九十天。”
“太少了。”王磊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半年左右,听起来不短,但对于一座被彻底孤立的城市而言,这几乎就是死亡倒计时。
“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主任补充道,“这没计算副食品。我们城市的蔬菜、肉蛋奶高度依赖外部供应,本地的农业生产规模,连满足十分之一的需求都做不到。最多一个月,市民的餐桌上就会只剩下主食。
“能源呢?”王磊转向下一个负责人。
“燃油是更大的问题,”中石油大连分公司的负责人脸色凝重,“全市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储备,优先供应军警、消防、急救和公共交通等关键部门,最多只能维持四十天。如果考虑到发电……我们城市40%的电力供应依赖燃气和燃油发电站,尤其是高峰期的调峰电站。一旦天然气管道的残余压力耗尽,我们将不得不大规模限电。”
电力公司的总工补充道:“红沿河核电站目前运行稳定,可以提供全市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基础电力保障。目前一二期机组运行稳定,但核燃料棒的更换周期是一年半,三号机组的燃料棒按计划还八个月就要进行更换。我们没有备用燃料棒,更没有生产能力。”
“最紧缺的是特定药品和高精尖医疗设备耗材,”卫健委主任面色惨白,“比如胰岛素、特定抗癌靶向药、透析液、心脏支架……这些我们城市的储备量,短则一周,长则一两个月。我们没有完整的生产线。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后,全市的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肾衰竭患者……将面临死亡。”
他没再说下去。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冰冷的数字,那是几十万个家庭,几十万条鲜活的生命。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立在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全球供应链之上。如今,供应链被斩断,这个光鲜亮丽的巨人,内部的器官将从最脆弱的那个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衰竭。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将一个残酷的现实血淋淋地剖开在所有人面前。这座看似强大、繁荣的现代化都市,实际上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输送的精密生命体。一旦脐带被切断,它的衰亡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并非全无希望,”一直沉默的陈静总工程师开口了,她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死寂,“哭丧解决不了问题。把所有问题都摆出来,不是为了让我们绝望,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解决办法。我们有大船集团,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有瓦轴集团,亚洲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有大连机床,曾经的‘中国机床之母’。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虽然在某些领域有所退化,但基础依然雄厚的工业体系。我们有几十万的产业工人,有全国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她站起身,走到屏幕前,调出一张工业分布图。“我们必须立刻进行工业体系的‘战时重组’。将所有非必要的生产线关停,全力转向解决三个核心问题:能源、农业、基础医疗。我们或许造不出芯片,但我们也许能改造柴油机,让它烧制乙醇;大连船舶重工,我们能造航母,就意味着我们拥有全国最顶级的金属冶炼、锻造和加工能力,可以去制造最基础的注射器和手术刀;大连化物所,中科院的王牌,我们或许没有高级化肥,但可以利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生产有机肥,可以利用城市有机废物,建立简易的硝化菌反应堆,去生产最原始的氮肥;
“大连理工大学、海事大学、工业大学……我们有几万名理工科的学生和教授。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农业技术突击队、能源替代方案小组、基础医疗器械攻关组!我们或许回不到2025年,但我们必须用2025年的知识和头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建立一个能活下去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
她的话像一针强心剂,让在座众人灰败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光亮。
“我同意陈总工的意见,”赵立新沉声说道,“生存是第一要务。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军事武器的生产。我建议,立即成立‘战时生产委员会’,由陈总工牵头,整合全市的工业和科研资源。军方将提供一切必要的安保和人力支持。”
王磊重重地点了点头:“就这么办。另外,联系‘辽宁’号的事情,进展如何?”
通讯部门的负责人立刻报告:“报告首长,我们已经按照陈总工的方案,将原先用于广播电视的备用大功率发射塔进行了改造,理论上可以定向发射高强度短波信号。第一次呼叫,将在十分钟后进行。目标,黄海,根据他们最后一次微弱信号反推的大致方位。”
公元1642年,金州卫,清晨
孙承宇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卫城的。他只记得自己连滚带爬,在冰冷的荒野里跋涉了一夜。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那座耸入云霄的琉璃山、那条奔流不息的铁盒子长河、以及那只发出雷鸣咆哮的金属怪鸟。恐惧、敬畏、迷茫,像三条毒蛇,啃噬着他的理智。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他终于拖着灌了铅一样的双腿,回到了金州卫南门。守城的兵丁看到他失魂落魄、满身泥污的样子,都吓了一跳。
“孙百户?你这是……撞鬼了?”
孙承宇一把抓住对方的衣领,嘴唇哆嗦着:“快……快带我去见指挥使大人!出大事了……天大的事!”
金州卫指挥使,祖宽,是辽东将门祖大寿的族侄。他正为粮饷的事情焦头烂额,听闻手下一个百户疯疯癫癲地求见,本不想理会。但当亲兵将孙承宇那张毫无血色的脸描述了一遍后,他还是不耐烦地让人把他带了进来。
“孙承宇!你不在海边巡防,跑回来作甚?看你这副鬼样子,是把军饷都喝到婆娘肚子里,没脸见弟兄们了吗?”祖宽坐在堂上,粗声粗气地呵斥道。
孙承宇“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大人!小人不敢!小人……小人昨日在海边巡逻,亲眼得见……神迹!”
“神迹?”祖宽嗤笑一声,堂下的几个亲兵也跟着哄笑起来。
“千真万确!”孙承宇急得快要哭出来,“昨日午后,天崩地裂,海覆天翻!等小人醒来,那海边……海边一夜之间,拔地而起一座……一座天宫!比京城的皇宫还要高大百倍!全是琉璃和钢铁所铸,高耸入云!里面住着无数神仙,驾驭着不用牛马就能飞奔的铁车,还有……还有能鸣于九天的铁鸟!”
他越说越激动,将自己所见的一切,用他贫乏的词汇竭力描绘出来。
堂上的笑声渐渐平息了。祖宽的脸色也由嘲讽变得凝重起来。他盯着孙承宇的眼睛,那里面是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恐惧,绝不是装出来的。
“你说的,可是实情?”祖宽的声音低沉下来,“谎报军情,可是要杀头的!”
“小人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同去巡逻的弟兄们也都看见了,只是他们都吓破了胆,四散奔逃了!大人若不信,可派人去查!就在那金州湾南岸,一眼就能望见!”
祖宽沉默了。他不是个相信鬼神的人,但孙承宇的描述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一夜之间造出一座城?这绝非人力所能为。难道真是……建奴使了什么妖法?或者……是上天对大明朝的警示?
他站起身,在堂上来回踱步。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属实,其意义无法估量。如果是假的,孙承宇一定疯了。
“来人!”祖宽终于下定决心,“传我将令,点齐五十名家丁,备好快马!我倒要去亲眼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在我金州卫的地盘上装神弄鬼!”
公元2025年,地下指挥中心
&
黄海
“各单位注意,‘启明一号’呼叫程序启动。倒计时开始,十,九,八……”
技术人员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内回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三,二,一,发射!”
随着一声令下,位于大连市郊一座山顶上的巨大发射塔,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无形的电波,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束,刺破夜空,射向茫茫黄海。
与此同时,在漆黑的海面上,“辽宁”号航母的舰桥上,气氛同样紧张。舰长林涛和几名核心军官围着一台被临时架设起来的老式短波电台。自从发现自己被抛入这个陌生的时空后,他们就一直在尝试用最原始的方式联系陆地。
突然,电台的扬声器里,一阵杂乱的噪音中,响起了一段清晰的、重复的、如同天籁般的电子音。
“滴…滴滴…滴滴滴…”——这是最基础的摩尔斯电码,内容是“D-L”,大连的缩写。
“接通了!是陆地的信号!”通讯官激动得大喊。
林涛一把抢过话筒,用尽全力吼道:“这里是‘辽宁’号!听到请回答!重复,这里是海军‘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我们请求确认你们的身份!”
电波穿越时空的屏障,在零点几秒后,抵达了地下指挥中心。
赵立新的声音通过同一个频道,清晰地传回:“‘辽宁’号,这里是大连市战时联合指挥部。我是北部战区赵立新。欢迎回家,同志们。”
“回家……”林涛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字,这位在惊涛骇浪中都未曾动容的铁血舰长,此刻眼眶竟有些湿润。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双方以最高效率交换了信息。陆地确认了舰队的存在与位置,舰队确认了陆地的遭遇与现状。拼图的最后一块,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林舰长,”赵立新说道,“现在情况已经明朗。我们,大连市与你们航母战斗群,是目前已知的、仅存的21世纪人类集群。我们必须何二为一。你们有多少人?物资情况如何?”
“战斗群满编,共六千三百余名官兵。我们携带的弹药充足,但食物和淡水只能维持满员状态下两个月。最关键的是,我们失去了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指引,在没有卫星导航的情况下,‘飞鲨’们无法进行超视距作战。”
“明白了。”赵立新立刻与王磊对视一眼,后者果断地点了点头。
“我命令,”赵立新对着话筒,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辽宁’号战斗群,立即放弃外海游弋,向大连港靠拢。我们将以大连港为母港,建立海陆一体的联合防御体系。你们的‘飞鲨’,将是我们的‘眼睛’和‘拳头’。你们的人员,将是我们宝贵的技术力量。重复,立即向大连港靠拢!”
“是!”林涛的回答斩钉截铁,“‘辽宁’号,收到!”
挂断通讯,指挥中心内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欢呼。在无尽的绝望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强大的、来自“自己世界”的盟友。
王磊看着屏幕上重新恢复平静的地图,对赵立新说:“第一步,联系上了。第二步,就该是探索了。现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到底掉进了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那支地面侦察小队,可以出发了。”
赵立新点点头,拿起了通往地面部队的电话:“命令‘探路者一号’,按原计划出发。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求战斗,只求观察。我要知道边界外面那片森林里,到底有什么。”
夕阳映照下的城市边境,三辆经过改装的“猛士”装甲侦察车,在暮色中缓缓停在了沈大高速公路的断头处。前方,平整的八车道柏油路面,就像被一把无形的巨刃齐刷刷斩断,与一片苍茫而原始的森林无缝衔接。
车门打开,十二名全副武装的侦察兵跳下车。他们隶属于北部战区最精锐的特种侦察营,队长是一名叫做“山猫”的上尉。
“开启环境监测仪,”山猫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到每个队员耳中,“检查空气成分、辐射水平、微生物样本。”
“报告队长,空气含氧量比标准值高2%,二氧化碳浓度偏低,负氧离子爆表。无有害气体,无异常辐射。这里……空气好得不像话。”一名队员半开玩笑地汇报。
山猫没有笑。他走到那条泾渭分明的边界前,蹲下身。一边是坚硬冰冷的沥青,另一边是湿润松软的泥土,长满了不知名的蕨类植物。他伸出戴着战术手套的手,触摸了一下那片土地。是真实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根茎的气息。
“‘鹰眼’,无人机升空,进行低空侦察。‘蝰蛇’、‘猎犬’,你们跟我来,我们进去一百米。其余人原地警戒,保持通讯。”
山猫端着自动步枪,第一个踏入了那片属于1642年的森林。
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参天的古木遮蔽了天空,林间光线昏暗,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腐殖质和草木的清香,偶尔夹杂着某种野兽留下的腥臊味。这里的一切,都与他们记忆中那个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的世界截然不同。
“队长,看那边!”一名队员突然低声惊呼。
山猫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散落着几件破烂的衣物和一把锈迹斑斑的腰刀。旁边,还有几滩已经干涸发黑的血迹,以及一些巨大的、无法辨认的野兽足印。
“是昨天失联的那个装甲车小队留下的……”山猫的心一沉。看来这片看似宁静的原始森林,潜藏着他们无法想象的危险。
就在这时,他的耳机里传来了无人机操作员“鹰眼”紧张的声音:“队长!无人机发现目标!在你们东北方向,大约五公里处,有一座……古代的城池!土墙,有旗帜!城墙上……有活人!他们……他们穿着古代的盔甲,拿着刀枪!”
这条信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队员的脑海中炸响。
与此同时,金州卫,南城墙下,祖宽策马立在一处高坡上,身后是五十名披坚持锐的精锐家丁。他举起单筒望远镜,望向孙承宇所说的“天宫”方向。
起初,他只看到一片在海风中起伏的丘陵。但当他将望远镜的焦点对准更远的海湾时,他的呼吸,瞬间凝固了。
那是一幅任何画师都无法描绘、任何言语都难以形容的景象。
无数座由钢铁与琉璃构成的“山峦”,在夕阳的余晖下,反射出凡人不敢直视的金色与银色的光辉。那些“山”的表面光滑如镜,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的透明洞穴。整个建筑群的輪廓清晰、线条笔直,充满了某种凡人无法理解的、冷酷而威严的秩序感。
他看到了那条横跨海湾的钢铁巨桥,看到了那片在城市中心如同绿色翡翠般嵌入的巨大广场,甚至能隐约看到那些在他看来如同鬼魅般在黑色“坦途”上无声滑行的铁盒子。
他身后的家丁们也看到了,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呆立在原地,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一些人已经开始浑身发抖,小声念叨着“佛祖保佑”。
孙承宇跪在祖宽的马前,颤声道:“大人……小人没有撒谎……”
祖宽没有理他。他只是死死地盯着那片“神国”,大脑一片空白。他戎马半生,见过尸山血海,也见过建奴的凶悍,但他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这不是妖法。妖法是混乱的,邪恶的。而眼前的景象,虽然诡异,却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秩序与力量。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凡人,无意中瞥见了天庭的一角。
夜幕,开始缓缓降临。
然后,祖宽看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就在太阳完全沉入地平线的那一刻,那座寂静的、在暮色中显得有些灰暗的“神国”,突然之间,被点亮了。
先是零星的几点光芒,如同萤火。紧接着,成千上万、数以百万计的光点,在同一时间,轰然绽放!那些“巨山”的每一个“洞穴”都亮了起来,那些黑色的“坦途”两旁亮起了两条璀璨的光带,那座钢铁巨桥更是通体发光,如同一条横卧在海面上的星河。
整座城市,在几秒钟之内,变成了一片由光芒构成的、辉煌到令人目眩的海洋。那光芒比月光更皎洁,比星光更璀璨,将半个夜空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啊——!”
祖宽身后,一名年轻的家丁发出一声惊恐的喊叫声,手中的长枪掉落在地。其他的人有些站在原地,有些已经跪了下来,微张着嘴呆愣愣的看着前方。
祖宽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手中的望远镜“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然后又被那片无尽的光芒重新塑造。
他也是双膝一软,从马背上滑了下来,重重地跪在了冰冷的土地上。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知道,那绝非凡人所能拥有。
良久,他才从那极致的震撼中找回一丝理智。他扶着亲兵的手,颤抖着站起来,重新捡起望远镜。
他看到了,在那片光海的边缘,有几个微小的、移动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光点,正在朝着他的方向缓慢移动。
那是……“探路者一号”装甲车队开启的红外大灯。
祖宽瞳孔猛缩。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对身后那些仍在呆愣的家丁们,发出了他面对新世界的第一个,也是最本能的命令:
“传令下去!封锁……封锁所有通往那片……‘光海’的道路!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