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骨篆纪元 > 第7章 莲台秘卷与半莲之谜
莲台阁比林野想象的更朴素。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重兵守卫,只是一座三层高的青砖木楼,檐角挂着串骨制风铃,风一吹就发出“叮铃”的轻响,倒比城里那些嵌记兽骨的建筑多了几分清雅。
阁前的空地上立着块丈高的石碑,碑上没有字,只有密密麻麻的刻痕,像无数细小的骨篆纠缠在一起,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这是‘无字碑’,”苏青黛注意到林野的目光,解释道,“据说是上古传下来的,谁也解不开上面的刻痕。我们莲台阁的名字,就取自碑底那圈莲花纹路。”
林野凑近看,果然见碑底刻着圈浅淡的莲花,花瓣层层叠叠,与他玉牌上的残缺图案如出一辙。他伸手想去摸,指尖刚要碰到碑面,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量弹开——像撞上了团棉花,却带着不容抗拒的韧性。
“别碰,”苏青黛摇摇头,“无字碑有灵,会排斥外人触碰。就算是阁里的人,也得用骨篆之力才能靠近。”
她领着两人走进阁楼,一楼空荡荡的,只有四壁摆着些书架,架上放的不是竹简帛书,而是层层叠叠的骨片,每片骨头上都刻着字,有些还泛着微光,显然是蕴含骨篆之力的珍品。
“这些是‘骨简’,”苏青黛指着那些骨片,“记载着历代骨篆师的修行心得,最上面那排是残缺的《骨篆总录》,据说能集齐的话,就能参透所有骨篆的奥秘。”
虎子看得眼睛发直,伸手想去拿最底下的一片,却被林野按住了。“别乱动别人的东西。”
苏青黛笑了笑,没在意:“没关系,普通的骨简不碍事。不过你们要是想看,可以跟我说,阁里的规矩虽严,却不拦着真心想学骨篆的人。”
她领着两人上了二楼,这里摆着些桌椅,几个穿青衫的少年正围着张石桌讨论着什么,桌上摊着片巨大的肋骨,上面刻着幅复杂的地图,标注着大陆各处的骨篆遗迹。
看到苏青黛,少年们都停了下来,齐齐行礼:“苏师姐。”
“这位是林野,持半莲牌而来,”苏青黛简单介绍了一句,又对林野道,“他们都是阁里的学徒,负责整理骨简和绘制遗迹图。”
一个圆脸少年好奇地打量着林野:“师姐,他就是你说的那个在断骨崖找到陈长老信物的人?”
“嗯,”苏青黛点点头,“你们继续忙,我带他去见阁主。”
三楼只有一间屋子,门是用整块兽骨打磨而成的,上面刻着朵完整的莲花,花瓣上的纹路清晰得像是活的。苏青黛从腰间解下玉牌,轻轻贴在门中央的莲心位置——玉牌与门纹严丝合缝,像是天生就该嵌在那里。
“嗡”的一声轻响,骨门缓缓向内打开,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比断骨崖洞穴里的气味更醇厚,还带着点淡淡的檀香。
屋里很暗,只有窗台上摆着盏骨灯,发出柔和的白光。一个白发老者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支骨笔,在片巨大的龟甲上写写画画,笔尖划过甲壳的声音“沙沙”作响,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清晰。
“师父,我把人带来了。”苏青黛轻声道。
老者抬起头,他的眼睛很亮,不像普通老人那样浑浊,目光落在林野身上时,带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你就是林野?”
“是。”林野点头,注意到老者腰间也挂着块玉牌,上面的莲花比苏青黛的更繁复,边缘还刻着圈细小的骨篆。
“坐吧。”老者指了指桌旁的石凳,又看向苏青黛,“把半莲牌给我。”
苏青黛将玉牌递过去。老者接过,用指腹摩挲着上面的残缺莲花,叹了口气:“果然是陈师弟的牌子。三年了,总算有了点消息。”
“阁主,”林野忍不住问,“您知道断骨崖的龙骨和陈长老的事?”
老者放下玉牌,拿起案上的骨笔,在龟甲上轻轻一点,原本空白的甲壳上突然浮现出一行字:“断骨崖,上古战场遗迹,藏有‘飞’字龙骨,守兽骨甲龙,性凶,善控骨。”
字迹是淡金色的,像用骨篆之力写就,片刻后又缓缓隐去。
“陈师弟当年就是为了找‘飞’字龙骨才去的断骨崖,”老者的声音带着惋惜,“他说那截龙骨里藏着骨篆飞行术的关键,能解开无字碑的第一层秘密。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林野想起洞穴里那截被骨甲龙守护的玉色龙骨,还有骨甲龙喷出的腐蚀黏液,心里一动:“陈长老会不会……被骨甲龙伤了?我在洞里看到龙骨被黏液腐蚀,若不是用‘愈’字,恐怕已经被毁了。”
“骨甲龙的黏液专克骨篆之力,”老者点点头,“陈师弟的骨篆虽强,却未必能挡得住。看来他多半是遭遇了不测。”他看向林野,眼神温和了些,“你能从骨甲龙手里保住龙骨,还得到了半莲牌,也算缘分。”
苏青黛在一旁补充道:“师父,林野已经能驱动‘止’‘愈’‘破’三字,连‘飞’字也能初步运用了,刚才在楼下还挡住了蚀骨堂的蚀骨雾。”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经过系统修行,就能通时掌握四字骨篆?倒是块好料子。”他从案下取出个木盒,推到林野面前,“这是陈师弟留下的《骨篆浅释》,里面记着他对‘飞’字的理解,或许对你有用。”
林野打开木盒,里面是叠整齐的骨简,每片都打磨得极薄,上面的刻痕工整秀丽,果然是精心所制。他拿起一片看,上面写着:“飞者,非独腾空也,借风、借云、借鸟兽之力,皆可为飞……”
越看越是心惊,陈长老对“飞”字的理解远比他自已摸索的要深,甚至还记载着如何用“飞”字骨篆驾驭小型飞禽,如何借助气流在密林间穿梭,字里行间都是实战经验。
“多谢阁主。”林野收起骨简,真心实意地感激。
老者摆摆手:“你既持半莲牌,又与陈师弟的骨篆有缘,这本就是你的东西。对了,你接下来打算去哪儿?”
“我想找到更多骨篆,”林野道,“黑狼谷和蚀骨堂的人都在觊觎骨篆之力,我得变得更强,才能护得住身边的人。”
“有志气,”老者赞许地点点头,“但骨篆修行,切忌急功近利。你现在掌握的四字虽强,却根基不稳,强行驱动只会耗损气血。”他从手腕上褪下串骨珠,递给林野,“这是‘养气珠’,用百年灵龟的背甲磨成,能缓慢滋养气血,你且戴着。”
骨珠入手温润,上面刻着细密的“愈”字小篆,林野刚一戴上,就觉得一股暖流顺着手腕蔓延开来,之前动用骨篆后的疲惫感消散了不少。
“多谢阁主!”
“不用谢,”老者笑了笑,“莲台阁本就以守护骨篆为已任,你能善用骨篆,而非像蚀骨堂那样滥用,我们自然要帮衬。对了,”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下个月碑林城有场‘骨篆会’,各地的骨篆师都会来交流,你若是有兴趣,可以来看看,说不定能遇到懂更多骨篆的人。”
苏青黛眼睛一亮:“师父,我也能去吗?去年您说我骨篆火侯不够,不让我参加。”
“今年可以了,”老者看着她,眼神柔和,“你跟着林野一起去,也好见识见识外面的骨篆流派。”
林野一愣:“我和苏姑娘一起?”
“怎么,不乐意?”苏青黛挑眉看他,嘴角带着点促狭的笑,“我可是莲台阁的‘活骨典’,大陆上的骨篆遗迹没有我不知道的,有我跟着,你能少走不少弯路。”
虎子在旁边捅了捅林野,低声道:“我看行,她刚才一句话就吓走了蚀骨堂的人,跟着她安全。”
林野想想也是,便点头应了:“那就多谢苏姑娘了。”
老者看着两人,捋着胡须笑了,眼里闪过一丝了然。
从莲台阁出来时,天已经擦黑。街道两旁的骨灯都亮了起来,淡金色的光芒照亮了青石板路,把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我先带你们去客栈住下,”苏青黛领着他们往城东走,“离这里不远,老板是阁里的熟人,安全得很。”
路过骨市时,林野瞥见角落里摆着个小摊,摊主正拿着块兽骨吆喝,骨头上的刻痕歪歪扭扭,看着像小孩子的涂鸦。可就在他目光扫过的瞬间,怀里的兽骨突然微微发烫,像是在呼应什么。
“怎么了?”苏青黛注意到他的停顿。
“那骨头有点奇怪。”林野指着小摊。
苏青黛看了一眼,皱眉道:“是‘伪骨篆’,用染料涂在骨头上冒充真迹,专骗外乡人。城里这种摊子多的是。”
林野却觉得不对劲,那股呼应感很微弱,却真实存在。他走过去,拿起那块兽骨——入手冰凉,刻痕里的染料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确实像伪造的。可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骨头背面时,却感觉到一丝极淡的骨篆之力,像是被什么东西掩盖住了。
“这骨头怎么卖?”林野问摊主。
摊主是个精瘦的汉子,见有生意上门,立刻堆起笑:“小哥好眼光!这可是从蚀骨荒原挖出来的老骨头,上面刻的是失传的‘隐’字骨篆,能让人凭空消失!只要五十个铜板!”
“骗人的吧?”虎子撇嘴,“刚才苏姑娘还说这是伪骨篆。”
摊主脸一垮:“怎么会是骗……”
话没说完,就被苏青黛冷冷打断:“用猪骨混着染料刻的,成本不到五个铜板。你要是再敢骗人,我就报给城卫了。”
摊主脸色一白,不敢再胡吹,讪讪道:“算我看错了,十个铜板,你要就拿走。”
林野没还价,付了钱,把骨头揣进怀里。那股呼应感更明显了,像是怀里的兽骨在“唤醒”这块伪骨篆里的力量。
“你真信这是真的?”苏青黛奇怪地看着他。
“不确定,”林野摇摇头,“但它好像在跟我的骨篆呼应。”
苏青黛想了想:“说不定里面嵌着真骨篆的碎片。有些骗子会把真骨篆磨成粉,混在染料里涂在伪骨上,用来糊弄懂行的人。”
三人走到客栈,苏青黛跟老板交代了几句,给他们开了两间房。“明天我来叫你们,带你们去阁里的骨库看看,那里有不少历代收集的骨篆拓本,对你应该有帮助。”
“好。”林野点头。
送走苏青黛,虎子才忍不住问:“你真打算跟她一起去骨篆会?我总觉得她看你的眼神有点怪怪的。”
林野拿出那块从地摊上买的伪骨篆,借着客栈的灯光仔细看:“她是莲台阁的人,懂的比我们多,一起去没坏处。”他用指甲刮了刮骨头上的染料,黑色的粉末簌簌落下,露出底下青灰色的骨质——在靠近边缘的地方,果然有个极淡的刻痕,像个“隐”字的半边。
“还真有东西!”虎子惊呼。
林野指尖渗出一点血珠,滴在那刻痕上。血珠被骨头吸收,刻痕突然亮起一道微弱的金光,随即又暗了下去,像是力量耗尽了。
“是‘隐’字的残片,”林野肯定道,“虽然不全,但确实是真骨篆。”
他把残骨收好,心里对碑林城多了几分警惕。连地摊上的伪骨篆都藏着真迹,这城里怕是藏龙卧虎,比断骨崖还要复杂。
窗外的骨灯还在亮着,风一吹,檐角的骨铃轻轻作响。林野摸了摸怀里的《骨篆浅释》和半莲牌,又想起苏青黛那双亮得像黑曜石的眼睛,突然觉得这碑林城的夜晚,比断骨崖的黑雾还要深邃,藏着太多看不清的秘密。
而他不知道的是,客栈对面的屋顶上,一个黑影正借着骨灯的光注视着他的窗户,手里把玩着块发黑的兽骨,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正是蚀骨堂的魏姓青年。
“莲台阁的小丫头,加上个不知来头的野小子,”他低声自语,骨头上的牙齿“咔哒”作响,“这场骨篆会,怕是要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