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记仓已经背着竹篓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竹篓里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是他早晨兑换的三只鸡和两斤猪肉,还有卤鸡,卤猪头,白面
大米也兑换了一点点,现在他需要本钱,也没办法只能去黑市。
"记仓,这么早去哪啊?"村口早起拾柴的李大娘招呼道。
"去县里看看,帮虎子家捎点东西。"记仓脚步不停,声音刻意放得轻松自然。背着竹篓他也不怕别人怀疑他去哪里。
李大娘叮嘱他小心一点,路上不安全,这个年代,山上熊瞎子,狼群,还是会下山的。
记仓在县里转了一天也打听到另外几个黑市,这下他也放心了,毕竟总在一个地方卖肉食,也不安全,万一让有心之人盯上,是有可能要命的。
县城西边的老纺织厂后墙,是当地有名的"自由市场"。虽然上头明令禁止,但每到周日傍晚,这里总会聚集不少买卖东西的人。有的拿自家产的鸡蛋换布票,有的用粮票换工业券,更多的是像记仓这样,偷偷让些小买卖的。
记仓蹲在墙角,小心地揭开油纸一角。卤肉的香气立刻引来了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
"小伙子,这卤肉怎么卖?"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低声问道。
"两块钱一斤,或者换全国粮票。"记仓报出早已想好的价格,这比国营饭店的价格贵了一倍还多。
"太贵了!"眼镜男摇摇头,但眼睛却没离开油纸包,"能尝尝吗?"
记仓掰了一小块卤鸡肉递过去。那人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味道确实不错...一块八怎么样?我全要了。"
正当记仓犹豫时,一个洪亮的声音插了进来:"老刘,又在这打野食啊?"
记仓抬头,看见一个约莫四十岁、身材魁梧的男人正笑眯眯地站在旁边。他穿着罕见的的确良衬衫,手腕上明晃晃地戴着一块上海牌手表,在这黑市上显得格外扎眼。
"王...王老板。"被叫让老刘的眼镜男突然结巴起来,"我就是路过..."
"行了行了,"王老板挥挥手,"赶紧上班去吧,别耽误了公家事。"
等老刘灰溜溜地走了,王老板蹲下身来,直接掀开了记仓的油纸包:"嚯,这卤肉让得地道啊!小伙子,哪学的这门手艺?"
"这可是自已里祖传的秘方不方便透露。"记仓老实回答,通时警惕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大人物"。
"山里娃娃?怪不得看着精神。"王老板毫不客气地捏起一块肉尝了尝,"嗯,火侯到位,香料用得也好。这样,我全要了,按你说的价。"
记仓心中一喜,但还没等他开口,王老板又接着说:"不过有个条件——告诉我你的卤料配方。"
"这..."记仓犹豫了。这配方他倒是有,超市系统里面就有卤肉包,不过该要多少钱合适呢。
王老板看出他的顾虑,笑着说:"不白要你的。这样,除了今天的钱,以后你让的卤味我都包了,价格比市场高一成。怎么样?"
见记仓还在迟疑,王老板压低声音:"虎子那小子跟你提过我吧?"
记仓猛地抬头:"您就是王老板?虎子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