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郭惠妃诞下老十三朱桂,加上朱棡平定草原的消息传来,郭惠妃才原谅了朱元璋。
提起这段往事,朱标不禁向朱棡竖指称赞。
朱棡离京之初的数月,朱元璋进不得坤宁宫,也入不了惠妃宫,只能暂居他处,心中满是怨气。
为此,老朱连上朝时都少有好脸色,甚至处死了几个劝谏的御史。
而且若非朱标竭力劝阻,老朱简直能将那几位御史的家族斩尽杀绝。
“娘子,你错怪爹了,是儿子坚持要去太原就藩,父亲又怎能拗得过我?”
“再说,我们还闹了别扭,我心里也有怨气,一时赌气离京,但说实话,父亲还是很疼我的。”
“若非父亲暗中帮忙,我怎能在短时间内就把太原稳稳掌控住?”
随后,朱棡与朱标随郭惠妃入宫坐下后,朱棡才转向郭惠妃,低声笑道:
“你还知道是老爷子帮了你?那你怎么回来还给老爷子甩脸子?”
一边的朱标瞪大了眼睛看着朱棡说道。
不过转念一想也对,凭他们家老三的聪明劲儿,怎么可能不知道老爷子的暗中支持?
“说了几百遍了,我和老爷子就是政见不同。”
朱棡毫不客气地看了朱标一眼,“他脾气大,我不是有意惹他生气。”
“罢了。”
朱标听了摇摇头。
并非不想和朱棡争论,而是毫无意义,毕竟老爷子的脾气确实不小,这是事实。
不过近来也有变化,就像今天,他的脾气挺好,自始至终都没发火,也没说一句多余的话。
所以要是能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这对父子就能不用争吵解决问题了。
“棡儿别提那个混账东西,娘亲亲自下厨,给你们好好补补,标儿也一起补补。”话音未落,郭惠妃脸上又浮现出了温柔的笑容。
“多谢母亲。”
朱棡与朱标齐声说道。
“就知道你们在这儿。”
这时,马皇后带着温和的笑容缓步走入宫中,身后跟着的是神情严肃却又略显尴尬的朱元璋。
“姐姐。”
郭惠妃看到马皇后依然面带笑容,但看向朱元璋时却冷哼了一声。
看来郭惠妃的怒火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朱棡归家后,她对朱元璋的不满再度浮现。
“咳咳。”
朱元璋轻咳几声,试图掩饰自己的窘迫神情。
这是他认怂了吗?
的确如此,即便他再愤怒,又能如何呢?
首先,郭惠妃是他的义父郭子兴的女儿,他对郭子兴一直怀有愧意;其次,马皇后就在旁边,难道让他去欺凌自己的妹妹不成?
他胆小怕老婆,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此外,朱元璋其实很欣赏郭惠妃,只要不牵涉到孩子的事情,她素来以温婉贤淑著称,才德丝毫不逊于马皇后。
“爹、娘。”
朱棡与朱标同时转向朱元璋和马皇后,微笑着问安。
“为何今日不唤‘老头’了?”
朱元璋却挑眉看着朱棡,似乎要把这怒气转移到他身上,毕竟父亲管教儿子天经地义。
“若你喜欢这样称呼,我又何妨。”
面对朱元璋明显的针对,朱棡毫不客气地回击。
“你!”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正欲发作。
“咳咳。”
马皇后轻轻咳嗽提醒。
郭惠妃则迅速将朱棡拉到身后,目光警惕地盯着朱元璋,仿佛在警告:你若敢伤我儿,休想善罢甘休。
朱元璋沉默片刻。
“罢了。”
有这两位在一旁撑腰,他真拿朱棡没办法,只能挥挥手示意作罢。
“懂了,抱紧娘和小娘的大腿!”
不仅是朱棡,朱标眼中也闪过一丝亮光。
在大明,能制得住朱元璋的,除了眼前这两位,再无他人!
“小子,到底要不要娶谢钰儿?给个痛快话。”
朱元璋半躺在床边,目光转向朱棡问道。
“当然要娶。”
朱棡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明天我便下旨赐婚。”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
“不急,总得先见见钰儿再说。”
朱棡稍作迟疑后摇摇头说。
“还不急?”
“你都十九岁了,我们家第三代就雄英一个孙子。老二虽然不成器,但至少结了婚,你呢?连婚都还没订,传出去别人会以为我们朱家娶不到媳妇!”
朱元璋瞪着眼睛训斥道。
马皇后和郭惠妃听了这话也不免生气。建国九年了,除了朱标有一个孙子外,再没第二个孙子降生,任谁都会着急。
当然别的儿子还小,即便想也没用,可问题就在朱棡身上。洪武六年就能成婚的年纪,他却跑去太原,害得老四朱棣也耽误了婚事,朱家怎么延续血脉?
“是该抓紧成亲了,最好今年找个好日子把婚事办了。”
朱标也赞同父亲的话。
“爹,您做主吧。”
朱棡苦笑着对朱元璋和朱标说道。
虽然朱棡心里有点无奈,但他也明白父亲为何焦急。在这个注重家族繁衍的时代,他是皇室正宗晋王,婚事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声誉。
朱棡察觉到身后弥漫的两道杀气,那种压迫感让他明白,若他胆敢拒绝,今日恐怕难以离开惠妃宫。这股杀意显然来自马皇后和郭惠妃。
“明日朕便下旨给谢家,为你们赐婚。”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笑着说道。
“儿臣叩谢父皇恩典。”朱棡向朱元璋行礼致谢。
厨房里的马皇后望着身旁的郭惠妃,嘴角含笑,“妹妹啊,这下我的心头大石总算放下啦,咱们这臭小子终于要成亲了。”
“恭喜姐姐。”郭惠妃也露出笑容,附和道。
“早前我就请人推算过棡儿与钰儿的生辰八字,极为相合,必是良缘无疑。”马皇后握着郭惠妃的手,聊起家常来滔滔不绝。
郭惠妃靠在马皇后肩旁,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日子,两人低声絮语,往昔的情景历历在目。
“恭喜三弟。”朱标脸上浮现出笑意,向朱棡拱手祝贺。
“厚礼已备好,多谢兄长。”朱棡轻蔑地扫了朱标一眼。
“你这家伙。”朱标哭笑不得,自家老三果然还是那样,从不按常理出牌。
“亲弟弟成亲,连份像样的贺礼都不愿拿出?”朱标无奈地问。
“就算我不送,我老婆也会给你准备一份。”朱棡挑挑眉道。
“那是我老婆送的,不是你送的。”朱棡仍嘴硬。
“我与你老婆本是一体,怎能不算我的心意?”朱标摇头失笑。
朱标轻视了朱棡的,睁大眼睛说道。
“她还是我的常姐姐,姐弟情谊你懂吗?”朱棡毫不示弱地回道。
“行,我准备好了。”
此话一出,朱标顿时没了脾气,瞪了朱棡一眼,眼神虽凶,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
洪武四年,朱标与常清韵成亲时,朱棡确实送了朱标一份厚礼,也为常清韵备了一份,只是没让朱标知道。
夫妻一体,常清韵怎会瞒着朱标?于是这份厚礼最终落在了朱标手里。
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吃亏!
“怎么不见你们兄弟给我送份厚礼?”
朱元璋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你想得美!”
父子三人离得这么近,怎会听不到朱元璋的嘟囔,于是朱棡和朱标同时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
“我是你们的爹!”
朱元璋也板起脸瞪着两个儿子。
“娘!”
朱棡扯开嗓门喊了起来。
“别叫!”
朱标也朝厨房方向看去,刚要出声阻止,却被朱元璋一手捂住嘴,连朱棡的嘴也被捂住,随后狠狠瞪了两人一眼。
“咦?”
马皇后拿着木铲从厨房走出来,看到父子三人在打闹,眼神里满是疑惑。
“棡儿,你喊娘做什么?发生什么事了?”
马皇后看着被朱元璋捂住嘴的两个儿子,更加不解,便开口问。
“朱重八!”
郭惠妃手持木勺走出厨房,看到这一幕,气得不行,立刻指着朱元璋怒喝。
她身边还有姐姐撑腰,又怎会惧他?
而且此事,分明是老朱欺凌朱棡,那小子年幼力薄,母亲去世后更显坚强。今日定要让他尝尝厉害!
“双份。”
朱棡眨眨眼,随即在朱元璋背后轻轻挠了两下,动作含义无需多言。
“虽已娶妻,但我仍想要双份。”
朱标自然明白弟弟的意思,也跟着在父亲背上挠了两下,显然学会了朱棡的套路。
“好……好……好。”
面对这两个小捣蛋鬼,朱元璋的脸色都变了,但看着眼前这对母老虎般的娘们,还是硬气地点了点头。
“娘,小娘,我和大哥只是跟爹闹着玩呢,饭什么时候能开?儿子饿了一天啦。”
得了甜头自然要表现,朱棡挣脱朱元璋的手,转向马皇后和郭惠妃笑着说道。
“我也饿了。”
朱标也憨厚地笑了笑。
“可恶!”
朱元璋看着这个憨态可掬的大儿子,心里真是又气又无奈。
都说自己爱装,可谁想到太子比自己还擅长这套人畜无害的表情。偏偏这些人就吃这一套,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至于那个“”这个词,朱元璋怎么会懂?还不是朱棡这个大儿子搞出来的名堂。
------------
“爹,还记得儿子成婚时您特意准备的厚礼吧。”
酒足饭饱之后,朱棡又笑嘻嘻地对朱元璋说道。
“咳咳。”
朱标也朝朱元璋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明摆着的事。
此刻的老朱看着自家的两个混世魔王,恨不得把牙根都咬碎了。
你们仗着我在你们娘面前不敢发作,等出了惠妃宫,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到时候娘也会给你单独准备一份。”
马皇后听罢,嘴角泛起温婉的笑意,牵起朱棡的手说道:“我也为你备了一份。”
郭惠妃亦轻轻颔首,眉眼含笑地道:“儿臣多谢母后,多谢母妃。”
朱棡嬉皮笑脸地鞠了个躬,又挑衅似的瞥了朱元璋一眼,仿佛在说:“老家伙,这下你可不敢食言了吧?”
这一幕让朱元璋恨不得一口咬死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如果能选,他连朱标也不愿意放过。
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全怪朱棡把老大朱标教坏了。
可是,现在还能反悔吗?
自然不能。
自家两位夫人已发话,再耍赖的话,日后就没脸见人了。即便硬撑着也要给朱棡准备一份重礼。
不过朱棡倒是帮父亲解决了个大麻烦,实行内阁制代替丞相制,算是种恩赐,只是心里难免有些痛惜。
但转瞬之间,朱元璋又凶狠地瞪了朱标一眼,老三成婚单独送礼合情合理,可你都成亲了,还想多拿一份,想得美!
朱元璋的目光,朱标哪能不懂?这么多年父子情分,他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正想开口求助马皇后和郭惠妃。
并非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父亲:我朱标也是有底线的!
“行啦!”
“您可是我们的爹啊!”
朱元璋刚要开口,赶紧又点点头,保证绝不反悔,朱标这才白了父亲一眼,算是饶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