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药田分布图的当晚,苏棠就着油灯反复研究。图纸上标注着山阳县周边二十余处适合种植药材的地块,其中有几处位于碧山村附近的荒坡,地势向阳且排水良好,正是种植紫背天葵的绝佳之地。她铺开粗布,用木炭在上面画出简易的规划图,将不同药材的种植区域、灌溉水渠都一一标注清楚。
第二日清晨,苏棠将村里的采药骨干召集到家中。堂屋的桌上摆满了晒干的药材样本和刚画好的图纸,她指着图纸说道:“乡亲们,咱们不能总靠上山采药。开垦药田,既能稳定产出,又能让大家不再冒险。”她拿起一株紫背天葵,“就拿这个来说,现在靠采野生的,量少且不稳定,要是能自己种......”
“可这种药材,咱都没经验啊。”赵二哥挠着头,脸上满是担忧。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显然对从未尝试过的种植方式心存疑虑。
苏棠早有准备,她从里屋抱出几本手抄医书,这些是她用卖药材的钱从镇上书肆购得的。“我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书上写得清楚,紫背天葵喜阴湿,只要控制好光照和水分......”她一边说,一边展示书中的种植要点,“而且,山货行答应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收成也由他们包销。”
听到有山货行兜底,村民们的态度逐渐转变。王婶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苏娘子说的在理!咱就跟着干,大不了亏了算我的!”在她的带动下,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最终,二十多户村民决定加入药田开垦计划。
顾沉果然信守承诺,开始教小宝练武。每天天不亮,小院里就传来小宝稚嫩的喊叫声。顾沉教得认真,从最基础的站桩、踢腿开始,一招一式都严格要求。苏棠在一旁看着,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小宝的体质本就因营养不良有些孱弱,如今跟着顾沉练武,小脸渐渐有了血色,眼神也愈发坚毅。
药田开垦正式开始后,顾沉也时常来帮忙。他虽寡言少语,但干起活来十分麻利,手中的锄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挖出一道整齐的沟渠。村民们见他身手不凡,都忍不住打听他的来历,却总被他以“路过的行商”搪塞过去。
就在药田开垦得如火如荼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一场暴雨突袭碧山村,刚种下的紫背天葵幼苗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部分药田还出现了严重的积水。村民们望着一片狼藉的药田,脸上满是绝望。
“都怪我,非要种什么药材,这下全完了......”有村民蹲在泥地里痛哭。苏棠咬着嘴唇,冒雨查看灾情。她发现积水最严重的地方,正是水渠规划不合理的区域。前世特工训练中的野外生存知识此刻派上了用场,她立刻召集村民:“大家别慌!我们先挖导流渠,把积水引到河里,然后用树枝和茅草搭建简易遮雨棚,护住剩下的幼苗!”
顾沉二话不说,抄起铁锹就开始挖渠。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重新振作起来,冒雨投入到抢救药田的工作中。整整两天两夜,大家不眠不休,终于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场暴雨过后,苏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她更加刻苦地研究种植技术,还专门去镇上拜访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药农。老药农被她的诚意打动,不仅传授了许多实用的种植技巧,还送给她一些珍贵的药材种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苏棠和村民们的精心照料下,药田逐渐恢复生机。嫩绿的幼苗茁壮成长,眼看着丰收在望,苏棠却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