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宋书蘅刚踏出院落,一个侍卫面色凝重地走来:“将军,宫里头来人了,陛下急召您入宫觐见。”
“陛下召见?”宋书蘅心头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蔓延。
深夜急召,绝非寻常。
难道是之前白梦苏放出来的,宫外那些关于“妖女”、“巫蛊”的流言,已经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他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些流言背后可能牵扯出的真相有多么致命!
他宋书蘅,出身将门,却资质平庸,沙场实绩寥寥。
如今的赫赫威名,不过是与北方敌国心照不宣的一场交易,他佯装骁勇,屡破“强敌”;对方则佯装溃败,助他累积战功,换取暗中越过边境、开采帝国矿脉的便利。
林丞相,就是发现了军报中的蹊跷和边境资源的异常流失,才起了疑心,欲深入追查。
他岂能容人断他财路、毁他前程?于是先下手为强,联合敌国细作里应外合,一举将林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了消除陛下最后的疑虑,他更是忍痛主动上交兵权,演了一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戏码,
暂时蛰伏。
他与敌国约定,三年之内按兵不动,停止开采,以待风头过去。
三年之期将至,他早已计划好,届时让敌国再度“大举进犯”,边关告急,陛下无人可用,定会请他重新掌兵。
而他则可借抵御外侮之名,重掌兵权,甚至更进一步!
可千算万算,没算到白梦苏这个蠢妇!
竟因嫉妒昏了头,在这个节骨眼上散播流言,甚至可能试图用他们之间的秘密渠道联系敌国以坐实林茵雪的罪名!
这无异于自曝其短,将把柄往陛下手里送!
陛下此时召见,定然是听到了风声,起了疑心!
一旦深查下去宋书蘅几乎能想象到自己的下场。
绝不能被查出来!
眼中狠厉之色一闪而过,他猛地转身,再次走向那间充斥着血腥气的卧房。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宫使便看到宋将军押着一个披头散发、满身血污、口中不断溢出呜咽之声的女子走了出来。那女子双手软软垂下,显然已被挑断了手筋,嘴里一片血肉模糊,竟是被割去了舌头!
“公公,此毒妇便是散播谣言、构陷主母、企图惑乱朝纲之源!本将军已将其擒获,并搜出她伪造信函、勾结外敌,意图不轨的铁证!此等祸害,本将军绝不姑息,这就亲自押赴宫中,向陛下陈情,请陛下发落!”
他必须抢先一步,将一切罪名钉死在白梦苏身上!不仅要撇清自己,还要塑造一个大义灭亲、忠君为国的形象。
金銮殿上,烛火通明。
宋书蘅跪在冰冷的地砖上,他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无法辩驳的白梦苏:如何因妒生恨,如何伪造林茵雪通敌的证据,如何散布巫蛊谣言。
皇帝高踞龙椅,静静听着,深邃的目光难以捉摸。
良久,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爱卿一片忠心,朕已知晓。此毒妇心思歹毒,确该严惩。便依爱卿所奏,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从重发落。”
宋书蘅心下稍安,正要谢恩,却听皇帝话锋一转。
“至于兵权之事爱卿连日来为家事所扰,心神俱疲,又险些被奸人利用,识人不明之过,朕亦能体谅。边关之事,暂且交由他人代劳,爱卿便先在府中好生休养些时日吧。”
如同寒冬腊月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暂缓兵权!
陛下终究还是因这“识人不明”和“家宅不宁”对他产生了更深的疑虑,收回了重新启用他的打算!
他精心筹划的一切,他牺牲名誉、婚姻换来的蛰伏等待,全都因为白梦苏这个蠢货而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引起陛下对过往战功的怀疑!
“臣谢陛下体恤。”他几乎是咬着牙,才挤出这句谢恩的话。
退出大殿,宋书蘅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恨意如同毒藤般疯狂滋长,紧紧缠绕着他的心脏。白梦苏!都是这个贱人!
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挽回圣心
正思忖间,他已魂不守舍地走到了宫门附近。
此时天光已微微放亮,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
一辆雅致的马车恰好行驶过来,车帘被风掀起一角。
宋书蘅下意识地抬眼望去,目光骤然凝固!
车内一道身影惊鸿一现——那清减苍白的侧脸,那刻入骨髓的轮廓
是林茵雪!!!
怎么可能?!
宋书蘅如遭雷击,猛地僵在原地。
她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的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就在他心神剧震之际,马车帘子落下,缓缓驶离。
他疯了一样追上去:“茵雪,茵雪!是你吗!我是夫君啊!”
身后有侍卫立马警戒将他压倒在地,他死死的盯着那辆马车院子,想把里面洞穿,看究竟是不是他日思夜想的林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