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蘅芜十分诧异,她根本不认识梅大家,怎么就用了她的诗?
她不过随口一作,有感而发,也没有精雕细凿,只是为了劝慰卫国夫人罢了。
彤彤隔老远冲着姜蘅芜挤眉弄眼,一脸得意。
卫国夫人也冲着她笑。
姜蘅芜明白了,难怪彤彤说要给自己一个惊喜,这肯定是彤彤的主意,卫国夫人爱听戏,与梅先生相熟,就请梅先生写唱词。
周围的人都在夸赞姜蘅芜,姜蘅芜照单全收,浅笑道:“玩乐之作,没想到能有幸唱给太后娘娘听,是我的福气。”
名声大一点又何妨,那些酸话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对于京中贵女来说,一个好名声也是最好的护身符。
默默无闻才是最可怕的,死了都没人知道。
卫国夫人和彤彤给她的惊喜,她接住了,十分欢喜。
周慕箐酸溜溜道:“还是姐姐有本事,会哄着卫国夫人,卫国夫人愿意给你脸面,为了给你造势,能逼着梅大家改了唱词,专门把你的诗写进去。”
刘夫人爱憎分明,想明白侯夫人和周慕箐是想利用自己出头之后,对两人就厌恶起来。
周慕箐诋毁姜蘅芜,她就偏要帮着姜蘅芜说话。
“梅先生是什么人物,宫中礼乐司请他任职,他都推诿不去,他醉心曲艺,一般人很难打动他。”
“既然梅先生把诗文写进了唱词里,就说明这首诗写得极好,值得传唱,梅先生才不会为了讨好哪个权贵,胡乱编曲。”
“连陛下和太后娘娘都觉得唱得好,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在这里大放厥词!”
刘夫人跟炮仗似的,谁也不想被骂,没人敢说酸话了。
姜蘅芜冲着刘夫人拱拱手,笑盈盈道:“夫人谬赞了,有机会蘅芜也该向梅大家多讨教讨教。”
侯夫人给箐箐夹了一块糕点,示意她不要乱说话。
她瞥了姜蘅芜一眼,正色道:“一点小事,就值得你高兴成这样?一点都不沉稳。”
“母亲是不是教导过你,万事不可太张扬,过犹不及,回去之后好好抄书,静静心。你可知乐极生悲的道理?”
刘夫人没见过这么扫兴的人!
孩子高高兴兴的不好吗?非得敲打两句,显得自己多厉害似的。
“周夫人真是有意思,今日是太后生辰,大家伙不笑,难道还哭吗?”
“你难道不高兴?你不高兴就是对太后娘娘不敬!”
姜蘅芜感激地看了刘夫人一眼,反正她高兴她的,侯夫人不高兴,那她可就更高兴了!
侯夫人幽幽叹了一口气,“罢了,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不听劝了,我就不讨人嫌了。”
秦御川看姜蘅芜笑得灿烂,却故意不往他这边看。
他都发现了,这女人偷偷看了他好几次,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答应让姜蘅芜入宫,这女人收敛了许多,不再像猎场上那般勾人的笑了。
十分的有分寸。
其实姜蘅芜就是太高兴了,高兴卫国夫人和彤彤真心为她好,高兴刘夫人替她说话,所以暂时就忘了要“勾搭”皇帝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