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新得了些南海进贡的鲛绡,特来与姐姐瞧瞧。”
只见贵妃携着宫女缓缓走来,目光扫过宋锦时,眼中满是讥诮。
皇后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语气却依旧平和:“贵妃有心了,只是本宫正与宋姑娘商议凤袍纹样之事,你来得倒是巧。”
贵妃娇笑着走到皇后身边:“哦?这位便是近来声名鹊起的宋姑娘?果然生得一副好皮囊,难怪能得皇后娘娘青眼,只是我听说,这头筹徒有虚名,不知道姐姐知不知道?别耽误了姐姐的大事才好。”
宋锦时垂眸不语,她知道,贵妃这是故意来挑衅了。
皇后端起茶盏抿了口,淡淡瞥向贵妃:“本宫瞧着宋姑娘心思缜密,倒不像只会耍些旁门左道的。”
贵妃的脸色稍微有些挂不住,只要她质疑宋锦时一句,皇后便维护一句,看向宋锦时的眼神越来越凌厉。
旁边的宋锦时有种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连忙开口:“皇后娘娘,那我便开始了,别耽误了您的事。”
皇后摆了摆手,表示应允。
宋锦时专注地绣着,指尖如游龙穿梭在锦缎之上。
贵妃在一旁冷眼旁观,时不时发出计声轻嗤,宋锦时却恍若未闻,沉浸在手中的绣活,她知道她不能出错。
脑海中映出昨晚梦中父母温暖的笑,指尖的力道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连带着绣出的嘉禾穗也仿佛多了几分鲜活的灵气。
不知过了多久,几株饱满的嘉禾已然栩栩如生,带着沉甸甸的丰收之韵。
皇后执起锦缎一角,对着光细细端详:“果然名不虚传,这嘉禾,倒像是从地里刚摘下来一般,透着股子生气。”
宋锦时放下绣针,静待皇后示下,她知道,这第一步虽算稳妥。
看来昨晚找顾淮书找对了,要不然她真的以为贵妃会带着宋元秋一起来,到时候恐怕就真的难对付了。
贵妃见皇后赞不绝口,眼中妒色更浓,忽然指着锦缎一角笑道:“姐姐您瞧,这穗尖的金线似乎歪了半分,莫不是宋姑娘连日操劳,手都抖了?”
宋锦时心中一紧,顺着贵妃指的方向看去,那金线在特定光线下确有细微偏差。
她面上不动声色,从容屈膝道:“皇后娘娘明鉴,此乃民女特意设计的风拂嘉禾之态,稻穗遇风微斜,方显生机灵动,若全然规整反倒失了自然意趣。”
皇后闻言将锦缎转向窗边,晨光下那细微的倾斜竟真如麦浪轻摆,不由颔首:“倒有几分巧思。”
她并没有因为贵妃的挑拨而对宋锦时为难,倒是觉得这丫头身上的韧劲,颇像当年的自己。
“绣活费神,你且先回去歇息,明日卯时再过来。”
宋锦时谢恩告退,走出坤宁宫时才发觉掌心已满是冷汗。
抱琴早已紧绷得不知天地为何物:“真的是吓死了,宫里的时间,比绣绷上的丝线还要缠人。”
刚要出宫门,却被贵妃宫里的侍女请了去:“宋姑娘,贵妃娘娘有请”
宋锦时脚步微顿,心中暗忖此事怕是不能善了。
她回头看了眼满脸担忧地抱琴,示意她快去找救兵。
随后跟着侍女行至一处栽种着大片秋菊的暖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