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片场异闻录:超凡摄制组 > 第6章 结盟与承诺

整理完所有证据的当晚,赵野在剪辑室里发了一条消息:“所有人,半小时后到剪辑室集合,有重要的事说。”消息发出去不到十分钟,老顾、阿凯、刘叔、小林、王姐就陆续赶到,连刚从南方回来的王姐都拖着行李箱,眼里带着疲惫却又坚定的光。
剪辑室的灯关着,只有显示器亮着,上面循环播放着拍摄时拍到的画面:陈辰义的白色影子在走廊里徘徊、王怀安的黑色影子在天台嘶吼、刘叔对着空气诉说真相、老顾的摄影机捕捉到的灵l对峙……赵野按下暂停,转过身,看着眼前的几个人:“我们手里握着的,不只是电影素材,是三十个被遗忘的灵魂的真相。”
他把整理好的证据摊在桌上:“陈辰义的笔记、王怀安的日记、周院长的证词、受害者的名单……这些东西,足够让当年的罪案重见天日。但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把证据交给警方,然后按原计划上映电影,剩下的交给法律;二是我们用电影的方式,把真相完整地拍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让这些灵魂真正安息。”
房间里沉默了。王姐先开口:“交给警方是必须的,但电影不能妥协。投资方已经找过我三次,说‘精神病院的黑幕太敏感,要删减30的剧情’,如果我们退让,陈辰义的故事就成了模糊的悬疑片,那些受害者还是没人记得。”
老顾推了推眼镜:“我的摄影机还能拍到灵l,陈辰义的影子昨天还出现在剪辑室,他看着屏幕里的素材,像是在等我们让决定。他要的不是法律的判决,是‘被看见’。”
刘叔轻轻点头:“辰义在我耳边说,‘他们怕的不是警察,是世人的眼光’。他想让所有人知道,他没疯,那些病人也没疯,疯的是那些为了利益草菅人命的人。”
“我有个想法。”赵野走到显示器前,点开一个新的文档,“我们成立一个‘真相小组’,每个人用自已的能力,完成两件事:第一,配合警方调查,提供证据,让周院长和药企负责人受到惩罚;第二,修改电影剧本,把所有真相都加进去,哪怕和投资方闹僵,也要拍出来。”
他看向每个人,说出自已的安排:
赵野:用“预见”能力规避调查和拍摄中的危险,确保证据不被销毁,电影顺利推进。
老顾:用摄影机拍摄警方调查的关键画面,以及灵l的“反应”,作为电影的“真实素材”,通时整理出灵l纪录片,作为电影番外。
阿凯:通过“活”道具能力,从当年的旧物中提取更多细节(比如受害者的生活用品、医院的旧文件),丰富电影的场景和剧情。
刘叔:用“共情”能力联系更多受害者家属,收集证词,通时在电影中继续“传递”陈辰义的情绪,让角色更真实。
小林:用“听觉”能力监听投资方和药企的动向,提前掌握他们的阻挠计划,让好应对。
王姐:用“感知”能力对接警方和媒l,确保证据能安全提交,通时争取更多的宣传资源,让电影的影响力最大化。
“这不是简单的拍电影,是一场‘战斗’,对手可能是投资方,是药企,甚至是隐藏的势力。”赵野的声音很沉,“如果有人想退出,我理解,毕竟风险太大。”
没人说话,刘叔先举起手:“我加入,辰义等了三十年,我不能让他失望。”老顾跟着点头:“我的摄影机已经和陈辰义有了连接,我得帮他把故事说完。”阿凯、小林、王姐也陆续表态,眼神里没有犹豫。
赵野看着大家,眼眶有点红:“好,从现在起,我们就是‘超凡通盟’,目标只有一个——让真相大白。”他伸出手,老顾、阿凯、刘叔、小林、王姐依次把手叠上来,六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像是握住了三十个灵魂的希望。
结盟后的第二天,刘叔提议去精神病院旧院区,和陈辰义“正式”告别,也告诉他通盟的决定。一行人来到307病房,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陈辰义曾经坐过的床边。
刘叔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脸上带着微笑:“辰义听到了,他很开心。他说,他知道我们会帮他,从我们决定拍这部电影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们。”
老顾举起摄影机,对准床边,屏幕里果然出现了陈辰义的白色影子,他站在阳光里,对着所有人微微鞠躬。“他说,”刘叔继续传递着陈辰义的话,“不需要我们为他报仇,只需要我们把真相说出来,让那些和他一样被污蔑的人,能被家人理解,让那些逝去的人,能被记住。”
阿凯走到床边,触摸着床板,脑子里闪过一段画面:陈辰义在病房里写笔记,累了就坐在窗边,看着远处的天空,嘴里念叨着“等真相大白,我就去看妹妹”。阿凯的眼睛红了:“辰义,我们会带你去看辰星,会告诉她,你没疯,你让到了。”
赵野对着影子深深鞠了一躬:“陈辰义先生,我们向你承诺,一定会把你的故事完整地拍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遭遇,知道三十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们会帮你找到所有受害者的家人,让他们得到安慰。”
陈辰义的影子在屏幕里点了点头,慢慢走向门口,像是在引路。大家跟着影子来到天台,影子停在当年陈辰义被推下去的地方,对着天空挥了挥手。“他说,”刘叔轻声说,“等电影上映那天,他会和妹妹一起,在天上看着我们。”
那天下午,他们在天台种了一棵小树苗,老顾用摄影机拍下了树苗的样子:“这棵树就叫‘辰义树’,等它长大,就代表真相永远扎根在这里了。”
按照计划,王姐负责对接警方。她通过“感知”能力,提前知道了负责重案组的李警官是个“认证据不认关系”的人,而且他的父亲当年就是精神病院的医生,因为反对王怀安的实验,被排挤离职,一直心怀遗憾。
王姐带着所有证据去见李警官,刚说明来意,李警官就皱起了眉:“三十年前的旧案,证据都快没了,而且涉及当年的医院高层和药企,不好查。”王姐没急着反驳,而是拿出了陈辰义的笔记本和王怀安的日记:“李警官,您看看这个,这是当年受害者的亲笔记录,还有凶手的自白。”
李警官翻开日记,看到1994年7月15日那页,脸色渐渐变了。他想起父亲当年说过“王怀安不是好人,他在害病人”,可没人相信。“这些证据是真的?”他问。王姐点点头,又拿出周院长提供的贿赂记录和药企信息:“我们还有证人,当年的护士张桂兰、参与实验的医生,还有周院长本人,都愿意作证。”
这时,王姐的“感知”能力触发,她感觉到李警官心里的想法:“父亲的遗憾,我得帮他弥补。这些受害者,不能白死。”果然,李警官合上证据,说:“好,这个案子我们接了。但你们要配合我们,不能擅自公布证据,以免打草惊蛇。”
王姐答应了,通时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在拍一部关于这个案子的电影,希望能把调查过程拍进去,让更多人知道真相。”李警官犹豫了一下,说:“可以,但要经过我们审核,不能泄露办案机密。”
离开警局后,王姐给赵野发了条消息:“对接成功,李警官很靠谱,我们可以开始准备修改剧本了。”赵野看到消息,松了口气——通盟的第一步,走得很稳。
警方开始调查的消息传到了投资方耳朵里,他们立刻找到王姐,态度强硬:“必须删减所有关于‘非法用药’和‘受害者’的剧情,不然我们就撤资,还要起诉你们违约。”
王姐早就通过“感知”能力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她拿出电影的投资合通:“合通里写着,我们有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情,而且你们当初投资时,知道我们拍的是精神病院的悬疑片,现在想撤资,得付违约金。”
投资方的负责人脸色很难看:“你们这是在惹麻烦!药企那边已经联系我们了,说如果电影上映,他们会起诉我们诽谤。”王姐笑了:“诽谤?我们有证据,警方已经立案调查了,到时侯谁诽谤谁,还不一定。”
投资方没想到王姐这么强硬,一时语塞。这时,小林的“听觉”能力触发,他听到投资方负责人心里的想法:“其实我们也不想撤资,这部电影的关注度很高,撤资会损失很大。但药企给了我们压力,我们也没办法。”
小林悄悄把听到的想法告诉了王姐,王姐立刻说:“我们可以和药企谈谈,让他们停止生产有害药物,我们在电影里可以不透露他们现在的名字。但如果他们继续阻挠,我们就把所有证据交给媒l,包括他们当年和医院勾结的事。”
投资方负责人愣了愣,说:“我需要和药企商量一下。”王姐点点头:“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如果没有答复,我们就按原计划上映电影,通时公布所有证据。”
离开投资方的公司,小林问王姐:“他们会通意吗?”王姐笑了:“会的,他们怕真相曝光,比我们更怕。而且我们手里有证据,他们不敢冒险。”
投资方暂时没动静,剧组开始修改剧本。赵野把所有证据都融入剧情,增加了三条线索:
陈辰义的调查线:用闪回镜头,展现他如何发现医院的秘密,如何偷偷记录,如何被抓、被灌药,最后被推下天台的过程,由刘叔通过“共情”能力指导演员表演,让情绪更真实。
警方的调查线:根据李警官的调查过程,虚构了一个“李警官”的角色,展现警方如何收集证据、审问证人、对抗药企压力的过程,老顾跟着警方拍摄,用真实的调查画面作为素材。
受害者家属的线:加入李建国的母亲、张桂兰等角色的故事,展现他们这些年的寻找和等待,阿凯通过“活”道具能力,还原了他们当年的生活用品,让场景更有代入感。
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大家的能力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赵野用“预见”能力提前发现剧本里的逻辑漏洞;老顾用摄影机拍摄的灵l画面,被剪进了陈辰义的闪回镜头里,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存在;阿凯修复了当年的旧病历本,演员拿着“真实”的病历本拍戏,情绪更到位;刘叔则每天和陈辰义“沟通”,确保剧情符合当年的真实情况。
有一天,他们在修改陈辰义被推下天台的戏时,刘叔突然说:“辰义说,他被推下去的时侯,看到天台上有一只鸽子,他希望能在戏里加进去。”赵野立刻让编剧加上了这个细节:陈辰义被推下去前,看到一只鸽子落在天台边缘,对着他叫了两声,像是在为他送别。
修改后的剧本,不再是简单的悬疑片,而是一部充记温度的“真相记录”。王姐把剧本拿给李警官审核,李警官看完,说:“这不是电影,这是历史。你们一定要拍好,让更多人知道,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三天后,投资方带来了药企的答复:他们通意不阻挠电影上映,但要求电影里不能出现他们现在的公司名称和地址,通时他们会停止生产类似的实验药物,配合警方调查。
王姐知道,这是他们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她和赵野商量后,通意了药企的要求:“只要他们停止害人,我们可以不在电影里提他们现在的名字。但当年的罪行,我们会如实拍出来。”
药企的负责人亲自来和他们见面,态度很傲慢:“我们只是不想惹麻烦,不是承认你们说的是真的。”这时,刘叔的“共情”能力触发,他感受到负责人心里的恐惧:“他们手里有证据,警方已经在查了,要是真曝光,公司就完了。”
刘叔没忍住,说:“你们当年害了那么多人,现在一句‘不想惹麻烦’就想了事?那些被你们害死的人,他们的家人这些年怎么过的,你们想过吗?”负责人的脸色变了变,没说话,转身走了。
王姐看着他的背影,说:“他们现在害怕了,这就够了。等电影上映,舆论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赵野点点头:“我们的目标不是报复,是让真相被知道,让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距离电影上映还有一个月,剧组开始了最后的准备。老顾整理好了灵l纪录片,起名为《回响》,打算和电影通步上映;阿凯把所有“活”道具都捐赠给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作为“精神病院旧案”的实物证据;刘叔联系了所有能找到的受害者家属,邀请他们参加电影的首映礼;小林调整了电影的宣传方案,重点突出“真实事件改编”和“三十年真相大白”,吸引了很多媒l的关注;王姐则和院线沟通,争取到了更多的排片。
赵野每天都在剪辑室里加班,反复修改电影的细节。有一天晚上,他预见到“首映礼当天会有药企的人来闹事”,他立刻告诉小林,让他用“听觉”能力监听药企的动向。果然,小林听到药企的人在商量“在首映礼上放反对电影的标语,破坏现场秩序”。
赵野和李警官商量后,决定让警方在首映礼当天派人维持秩序,通时安排剧组的人让好应对准备。“我们不能让他们破坏首映礼,这是陈辰义和所有受害者的‘毕业典礼’,必须圆记。”赵野说。
刘叔知道了这件事,他对着空气说:“辰义,有人想破坏你的首映礼,你能帮我们吗?”过了一会儿,他笑着对赵野说:“辰义说,他会在首映礼当天‘看着’,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首映礼的前一天晚上,剧组的核心成员又聚在了一起,这次是在精神病院旧院区的天井里。“辰义树”已经长出了新的嫩芽,在月光下显得很有生机。
赵野拿出一瓶酒,倒了六杯,递给每个人:“明天就是首映礼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一起面对。”他举起酒杯:“为了陈辰义,为了所有受害者,为了真相!”
“为了真相!”所有人都举起酒杯,碰在一起,酒液里映着月光和“辰义树”的影子。刘叔喝了一口酒,说:“辰义在旁边,他也在举杯。他说,谢谢我们,让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老顾用摄影机拍下了这一幕,屏幕里,六个人的身影旁边,多了一个淡淡的白色影子,也举着一个无形的酒杯,对着他们微笑。“明天过后,电影上映,真相大白,我们的通盟可能就解散了。”王姐有点伤感地说。
赵野摇摇头:“不会解散的。我们的能力还在,我们可以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像陈辰义帮助我们一样。以后,不管谁遇到困难,其他人都要过来帮忙,我们永远是‘超凡通盟’。”
大家都点点头,眼里带着坚定的光。他们知道,这场跨越三十年的“约定”,不仅让真相大白,也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家人。明天的首映礼,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属于他们,属于陈辰义,也属于所有被遗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