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状开口,一脸大大咧咧的样子,似乎一点都不当回事,但眉宇间藏着对这个家的未来充满忧虑。
可是,除了他,谁去都不合适。
“三郎啊……为娘对不住你啊!”
李老太太一脸愧疚看向李武状,默认了他的决定。
“娘……”
“别说了,为了老李家重回荣光,也为了老三,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必须给我去参加县试,否则我这把老骨头明天就死在列祖列宗灵位之下!”
李金榜和李题名还想争取一下,被老太太很绝的声音打断。
培养出个入仕郎儿几乎已经是她毕生的执念!
正在哽咽的林氏和王氏当即被老太太的话镇住,不敢再流泪。
就连站在李砚身后的小石头和小丫也被老太太那气势吓得不敢再吃手里的木薯,真怕一个不小心惹怒了老太太。
现场,也就李砚表现得还算镇定,但也是心情沉重。
穿越前,听到“服徭役”没多大感受,穿越后亲身经历才明白这对于一个古代家庭而言是多么沉重。
去服徭役之人不仅没有任何收入,家庭还可能因为失去这么一个劳动力而土崩瓦解,甚至卖儿卖女才能维持生计。
“老三,你跟我来一趟。”
随后,老太太把李武状叫进了她的屋子。
“娘,这可是你祖传的陪嫁之物,万万使不得!”
“让你拿去当就拿去,废什么话那么多!”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拿去吧。到了镇上,多找几家当铺问问,别被那当铺老板给骗了价,这可是你免去徭役的救命钱!”
当李武状从老太太房间走出,两眼泛红看了一眼院中哥嫂们,什么话也没说,匆匆离开了家。
当李老太太从自己房间走出,扫了一眼院子里剩下的人。
“小砚子呢?”
老太太问道。
众人这才发现院子少了个孩子。
“他应该是追他三叔去了镇上……我去找他回来。”
林氏以为老太太要找自己儿子训话,当即放下手中的活就要去找人。
“让他去吧,孩子机灵,让他跟着去镇上长长见识也好。”
老太太阻止道。
而后,老太太看向自己那个准备回屋读书的两儿子,道:“你们今天就先别念书了,去村口木匠家问问,我里屋那口棺材现在还能换几个钱……”
“什么,你要卖了‘寿材’?”
“我坚决不同意!”
李大郎和李二郎大吃一惊,当即就对着老人跪了下来。
不仅二人下跪,王氏和林氏也同时下跪。
村里的老人一旦步入六十都有为自己准备一口棺材的习惯,也叫“寿材”。
对子女而言,支持父母备寿材是
“尽孝”
的表现。若老人到了年纪却没有像样的寿材在家,反而会被邻里认为子女不孝、家境贫寒。
家中存放寿材,也能时刻提醒晚辈
“父母已老”,需更加尽心赡养。
如今,老太太为了凑钱,竟然连棺材板都要卖了,这让他们以后如何在村子里抬头做人?
“这有何不妥,只要我们家能出个秀才,一切都是值得的!”
老太太目光坚定。
她已经等不及了,现在就要凑够两个儿子去县城备战的银子!
……
此刻院外,李砚正要回来帮二叔拿他落下的扁担,听到屋子里的对话后愈发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忽然感觉身后有人,回头看到泪眼婆娑的三叔。
三叔没有说话,拉着他的小手就走,扁担也不想要了。
他把李砚拉到古井旁,泛红的眼睛认真的表情看向李砚,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李砚,叔叔之前在个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知道他们家一直缺个书童,你要不要跟叔叔去试一试?若是能成为那家少爷的书童,你可就不愁吃不愁穿了,甚至能为家里挣点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