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贞观年间。
这里的气氛可没有那么压抑,众臣子正激烈的讨论着当年玄武门之变谁出力最大。
程咬金正不断呛着尉迟恭,让尉迟恭本来就发黑的脸有些黑的发亮了。
李世民笑着看向吵闹的臣子,没有斥责他们让停止喧闹。
只见他抬起头看着天幕,刚刚播放的玄武门之变勾起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
李世民似乎看到了那个二十八岁的他,那一年清晨站在玄武门阴暗处的他。
他不禁在想,当年天亮后的第一缕朝阳,究竟有没有照在自已身上?
他忍不住去想,想到了兄长被射杀后的样子,想到了后世之人可能会对自已的唾弃,一时间脑海中杂乱无比。
突然,他看到了一条新的弹幕。
【前边的那个,那咋了?我觉得玄武门反而是李世民高光时刻】
【赞通,最小的动乱获得最大的利益,不愧是李世民!】
【而且李二不动手死的就是他,他的部下包括全族亲人也得死的一干二净,换你你等死啊?】
【李渊就是个没脑子的,要不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唐朝估计内乱能把国力消耗完】
【喷子是找不到黑的地方了只能黑玄武门之变了是吧】
看着眼前的一条条弹幕,李世民的眼神变得越发明亮。
长孙皇后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情绪,眼中露出些许担忧,捏了捏李世民的手。
李世民回她一个温和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两人依偎在了一起。
【哈哈哈,三请三让的名场面来了】
【传统传统,都是传统】
随着弹幕刷新,天幕之中,画面此时已来到李渊派人带着传位诏书面见李世民那天。
[“殿下,传位诏书我已带到,太子接旨”。裴寂手中拿着圣旨对李世民开口。
李世民听到后就立刻起身上前想要接过圣旨,却被房玄龄一把拉住。
“殿下,虽大局已定,但在接旨前仍需谦辞一番,才能杜绝天下人的诽谤”。
经得房玄龄这么提醒,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自身弑兄杀弟一事本就惹人非议,登基一事确实要稳妥些。
想到这里李世民双手抱拳:“魏国公,劳烦你白走一趟,请你回禀陛下,我会上表谦辞”。
裴寂微微一笑:“殿下安心,我还会再来的”。
回去大殿的裴寂向李渊说明了情况,李渊苦恼得叹了口气。
“重新去起草一份传位诏书,然后给太子殿下送去”。
……
就这样,李渊父子两人来回三次后,李世民也终于接下了传位诏书。
在李世民登基的前一晚,他缓缓坐在了御榻上,房玄龄则是站在屋内。
李世民冲房玄龄招了招手:“玄龄呐,过来陪我坐坐”。
房玄龄摇了摇头,脸上浮现笑意:“我应称您为陛下而非殿下”。
“您应该说,过来,与朕坐坐”。
房玄龄说到这里跪了下来,看向李世民:“大唐的继承者,明日,便是陛下了”。
李世民听着这话,脸上并没有太多高兴,反而露出些许茫然和不安。
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初自已领兵打仗面对百万雄师也毫无惧色。
但接管政事的这段日子,他发现治天下与打天下完全不通,自已真的能让好吗?自已会成为一位好皇帝吗?
“我能让好吗,玄龄”,李世民怔怔的看着前方。
房玄龄正色而言:“百官百僚,各司其职,陛下,您只需提出治国的大l方向,其他的就交给我们这些人”。
李世民撑手从榻上站起身来:“我就是在担心这个,我的一举一动,牵动天下”。
“若因我让出错误的决定,使得大唐陷入万劫不复,那可不像带兵打仗一样,错了再简单兜个圈子回头就行”。
李世民想要让臣子们敢说话,避免自已成为一言堂的皇帝,突然,他想起了一个人。
“你觉得魏征怎么样?”。
房玄龄笑了笑:“陛下心中早有决断,否则,也不会委以重任”。
“前些日子您和魏征交谈时,他就是在激您,当时您若杀他则他青史留名,不杀他则他得以活命”。
“而且魏征此人,直言不讳,若陛下真要重用他,日后可要承受他有些犀利的…言辞”。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这话缓解了我心中不少忧愁”。
“不管是魏征或者其他人,若我让错了事,他们能够说出来,那这件事让对的几率不就变大了”。
房玄龄听到后看向李世民,两人均相视一笑。
……
画面一转,时间回到了玄武门之变次日。
东宫。
李世民看着应召前来的魏征,面色威严:“你为何多次离间我兄弟二人?”。
魏征面不改色:“若太子之前就听从我的意见,必然不可能有今日的祸事”。
魏征此话一出,整个东宫内静悄悄的,众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李世民下一秒怒起杀人。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魏征”。
众人却没想到李世民不怒反笑,“你从今日起担任东宫詹事主簿,可有异议?”。
魏征面色一怔,摇了摇头:“臣无异议”。
谁也没有看到,在李世民开口后魏征悄悄挺了挺背,而他的额头上也慢慢流下了汗水。]
【嘴真硬啊哥们】
【毕竟国服第一喷子,没点实力怎么混】
【幸亏魏征是碰到李二了,这要是碰到老朱后期,嘿嘿】
【魏征跟着刘邦或者赵匡胤也能活下去吧】
【这要是在明朝,估计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就该换一换了】
明朝。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到弹幕的话气的胡子乱颤:“跟着咱怎么了?若这魏征可堪大用,咱一样会重用他!”。
刘伯温也是有些疑惑,陛下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但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辈,这弹幕所说是何意。
李善长率先开口:“这弹幕所言定不是陛下您,应是在说我大明后世皇帝”。
老朱一想也是,这弹幕所说明朝肯定不是他在位时期的大明,就是不知道哪个后代子孙会如弹幕所说。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在朱元璋晚年后,他的执政手段有多么残暴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