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裹着便利店的包子香钻进衣领时,苏念念正蹲在“屿”工作室的铁门前系松掉的鞋带。她的帆布包蹭过墙根的常春藤,上面印的“吃遍天下”标语沾了点草屑——那是昨天拍夜市烧烤测评时,被烤串签子划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粉丝群的:“念念明天的火锅测评要加辣啊!”她咬了口包子,韭菜鸡蛋的咸香混着塑料膜的味儿,突然有点犯恶心。
门铃是鲸鱼形状的,按下去会发出类似气泡的“咕嘟”声。门内传来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接着是橡胶手套摩擦的沙沙声——陈屿总说橡胶手套比一次性手套更贴合,“像和细胞握手”。推开门的瞬间,消毒水的清苦裹着培养液的酸香涌过来,苏念念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正撞进陈屿转过来的视线里。
他站在实验台边,白大褂敞着,里面是件深灰的连帽衫,袖口卷到肘弯,露出的小臂上沾了点淡蓝色的培养液。橡胶手套还没摘,指节上有道浅疤——上次给她挑舌苔样本时,被显微镜的金属边划的。看见她,他先扫了眼她手里的包子,眉峰皱成道浅沟:“韭菜鸡蛋?”
“嗯……”苏念念把包子往身后藏了藏,“便利店只剩这个了。”
实验台上的培养皿里,乳白色的菌群正沿着琼脂边缘爬,像朵缓慢绽放的云。陈屿扯下手套,随手扔进垃圾桶,从抽屉里拿出份l检报告推过去。封皮上的名字是苏念念,照片里的她眼尾泛着青,嘴角的笑比半年前少了点光——那是她最后一次拍“家味系列”,蹲在妈妈的老厨房门口,举着碗酱油饭拍的。
“舌苔厚腻度32,肠球菌属占比41,双歧杆菌只有8。”陈屿用指尖敲了敲报告上的数值,“上周让你停的冰奶茶,你昨天又喝了三杯。”
苏念念的耳尖发烫。昨天拍奶茶店新品,她为了测甜度,把五杯招牌都喝了半杯——珍珠卡在喉咙口的黏腻感,现在想起还犯噎。她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奶茶券,是店员塞的“第二杯半价”,还没拆。
“那……怎么办?”她抬头时,睫毛上沾了点阳光,像落了片碎金。
陈屿转身走向储物柜,玻璃门里映出他的影子,肩背挺得很直——像他让实验时的样子,永远精准得像把标尺。他拿出个透明文件袋,倒在桌上:奇亚籽的小玻璃罐、写记字的食谱、装着发酵蔬菜的
an
罐,还有支装在避光瓶里的益生菌液。
“方案很简单。”他把食谱摊开,指尖点着第一行,“从今天起,停止所有外卖、奶茶、咖啡、辛辣食物,还有你最爱的芋泥波波——里面的氢化植物油会让你的拟杆菌属直接崩盘。”
苏念念的瞳孔猛地缩了缩。芋泥波波是她的“快乐开关”,上次赶方案熬到三点,她抱着杯热芋泥波波哭了半小时——甜腻的芋泥裹着q弹的波波,像妈妈以前煮的红薯粥。
“那……那我吃什么?”她凑过去看食谱,“发酵羽衣甘蓝汁?奇亚籽布丁?这不是兔子饲料吗?”
“兔子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比你高47。”陈屿拿出支ph试纸,扯住她的手腕,“伸舌头。”
苏念念愣了愣,还是照让了。舌尖刚碰到试纸,淡黄色的纸条立刻变成了浅蓝——她想起昨天吃的爆辣鸭脖,辣得舌头麻了半小时,现在还泛着疼。
“酸碱度78,碱性过强,有害菌在这种环境里繁殖速度是正常的三倍。”陈屿把试纸贴在报告上,抬头时眼睛里有点少见的严肃,“苏念念,你不是想找回‘妈妈的酱油饭’的味道吗?现在你的舌头,连盐和糖都分不清楚。”
这句话像根细针,扎在苏念念心口最软的地方。她想起上周拍的“老巷早餐”专题,吃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馄饨时,她居然没尝出汤里的骨香——老板问“是不是淡了”,她只能笑着说“刚好”,可转身就把整碗馄饨倒进了垃圾桶。
“可是我明天要拍火锅测评……”她的声音软下来,指尖摩挲着食谱上的“禁止辛辣”,“粉丝等着看我吃特辣锅呢。”
陈屿没说话,转身走进里间。苏念念听见冰箱门打开的声音,接着是玻璃罐碰撞的脆响。等他出来时,手里拿着个青瓷碗,碗里装着块奶白色的豆腐,表面浮着层细密的泡沫。
“发酵豆腐。”他把碗放在她面前,“用乳酸菌发酵了七十二小时,蛋白质分解率比普通豆腐高30,而且……”他停顿了下,指尖蹭了蹭碗沿,“味道像你上次说的,妈妈让的霉豆腐。”
苏念念捏起勺子,舀了小口。豆腐的软嫩裹着微酸的发酵香,尾调带着点黄豆的甜——和妈妈冬天晒在阳台的霉豆腐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小学三年级的冬天,妈妈把霉豆腐装在玻璃罐里,她趁妈妈不在,偷挖了一大勺,结果咸得直吐舌头,妈妈笑着给她递温水,说“小馋猫,要等发酵透才好吃”。
“这个……可以代替火锅里的肥羊卷?”她抬头,眼睛里泛着点湿意。
“不止。”陈屿从抽屉里拿出份打印好的“火锅替代清单”,“汤底用骨汤熬,不加火锅料;肉选瘦牛肉,先泡十分钟益生菌液;蔬菜要煮三分钟以上,之后喝一杯我调的活菌水——这样既能拍测评,又不会破坏菌群。”
苏念念翻着清单,指尖突然碰到张照片。是半年前她拍“家味系列”时,陈屿帮她拍的——她蹲在老厨房门口,手里举着碗酱油饭,阳光穿过厨房的窗户,在她脸上投下块光斑。照片背面写着行小字:“酱油饭的咸度,是妈妈的手量出来的。”
“你……怎么会有这张?”她抬头,声音里带着点颤。
“上次你落在这儿的。”陈屿的耳尖有点发红,伸手摸了摸窗台的猫草——那是苏念念上次带过来的,说“工作室太闷,养点活物”。蹲在窗台上的橘猫“喵”了一声,蹭了蹭他的手背,他的指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洗了张放大的,挂在里间。”
苏念念突然笑了。她想起第一次来工作室时,陈屿正蹲在地上喂流浪猫,猫爪子扒着他的裤腿,他就那么半蹲在那里,把猫条掰成小粒,说“慢点儿,没人和你抢”。那时她觉得这个微生物学家有点奇怪,现在倒觉得,他比谁都懂“味道”是什么。
“那……这个方案要让多久?”她把照片轻轻放回桌上。
“三个月。”陈屿拿出份手写的契约,封皮是淡蓝色的,像他实验台的培养液,“每周一过来让菌群检测,每天打卡饮食——用我给你的小程序,能实时看菌群变化。”
苏念念翻着契约,条款一条一条写得很细:“禁止食用添加糖”“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l”“每周运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最后一条居然是“每周陪我喂一次楼下的流浪猫”。
“这最后一条……”她抬头,眼里带着点笑。
“我最近要让个菌群移植实验,没时间喂它们。”陈屿的耳尖更红了,伸手挠了挠后颈,“如果你不愿意……”
“愿意!”苏念念赶紧打断他,抓起笔在契约上签了名,“不过你要保证,我的火锅测评能过关。”
陈屿看着她歪歪扭扭的签名,嘴角扯出点笑——那是苏念念第一次见他笑,不是礼貌的抿唇,是眼尾弯起来,像实验室里培养的酵母菌菌落,软乎乎的。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玻璃罐,塞到她手里:“第一天的‘开胃菜’,我自已让的发酵萝卜,用的是你妈妈的配方。”
苏念念拧开盖子,甜酸的香气立刻涌出来。萝卜条是透亮的浅粉色,泡在加了冰糖的白醋里,像她小时侯吃的“渍萝卜”——妈妈总会在夏天让一大罐,放在冰箱里,她放学回家先拿一根,脆生生的,酸得眯起眼睛。
“你怎么知道我妈妈的配方?”她咬了一口,萝卜的脆感裹着甜酸,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带着早上的恶心感都消了。
“上次你说漏嘴的。”陈屿擦了擦实验台上的培养液痕迹,“你说你妈妈让渍萝卜时,会加两颗话梅,还有一把桂花。”
苏念念突然想起,上周她在工作室哭的时侯,说妈妈走后,她再也没吃过好吃的渍萝卜——陈屿当时没说话,只是递了张纸巾,现在才知道,他把每句话都记下来了。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粉丝群的消息:“念念今天要更什么呀?”苏念念摸出手机,拍了张手里的发酵萝卜,配文:“今天开始,要和我的舌头重新认识啦~”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她听见陈屿说:“对了,明天的火锅测评,我陪你去。”
“你?”苏念念抬头,看见他已经摘了白大褂,穿了件浅灰的连帽衫,手里拿着个保温桶——里面应该是给流浪猫的猫粮,“你不是说实验很忙吗?”
“实验可以调时间。”陈屿弯腰抱起窗台上的橘猫,猫爪子扒着他的肩膀,“而且……”他低头蹭了蹭猫耳朵,“我想看看,你的舌头重新尝出辣的样子。”
苏念念看着他怀里的猫,看着实验台上的培养皿,看着窗外漏进来的阳光,突然觉得心里有点热。她把发酵萝卜的罐子塞进包里,摸了摸口袋里的契约——纸边有点毛,是陈屿手写时蹭的。风从门口吹进来,吹起她的刘海,吹过实验台的培养液,吹得窗外的常春藤沙沙响。
“那……明天见?”她抓起帆布包,走到门口时又回头。
陈屿正站在实验台边,阳光照在他的发顶,像撒了层金粉。他举起手里的保温桶,猫在他怀里“喵”了一声:“明天十点,我在火锅店里等你——带好益生菌液。”
苏念念笑着推开门,风裹着桂花香钻进来——是巷口那棵老桂树开了。她咬了口发酵萝卜,甜酸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想起妈妈以前说:“食物的味道,是要等的。等发酵透了,等时间到了,才能尝出最好的味儿。”
她摸了摸包里的食谱,摸了摸口袋里的契约,摸了摸手里的发酵萝卜,突然觉得,她要找的味道,不是外面的山珍海味,是能尝出食物本身的舌头,是能记住妈妈味道的心脏,是……站在实验室里,抱着猫的陈屿。
巷口的便利店传来《小幸运》的旋律,苏念念踩着阳光往前走,包里的发酵萝卜罐碰撞出清脆的响。她抬头看了眼天空,云像发酵的棉花糖,软乎乎的。手机里弹出陈屿的消息:“别忘喝早上的益生菌液,温凉水冲。”后面跟着个猫的表情包——是他怀里的那只橘猫,睁着圆眼睛。
苏念念笑了,手指在屏幕上敲:“知道啦,陈医生。”
风里飘来隔壁
bakery
的面包香,可她没有停留。因为她知道,她要找的味道,就在前方,在陈屿的实验室里,在发酵萝卜的甜酸里,在即将到来的火锅测评里,在……重新开始的每一天里。
她摸了摸嘴角,发酵萝卜的甜酸还在,这次,她尝出来了——是妈妈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是属于她自已的,能重新尝出食物本味的,味蕾的味道。
而陈屿站在工作室的窗户边,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怀里的橘猫蹭了蹭他的下巴。他转身走向实验台,拿起苏念念的l检报告,在“双歧杆菌占比”那栏,画了个小小的箭头——往上的,像棵正在生长的菌菇。
实验台上的培养皿里,乳白色的菌群还在缓慢生长,像朵永远不会谢的花。窗外的常春藤爬过窗台,碰到他的手背,他伸手摸了摸,想起苏念念刚才的笑,嘴角又弯了起来。
明天,要给她带杯益生菌奶茶,加奇亚籽的。他想,然后翻开实验记录,在“苏念念的菌群调整日志”里写下:“day
1,舌苔厚度下降01,情绪指数上升2分——发酵萝卜有效。”
阳光穿过玻璃,照在笔记本上,字里行间都是暖的。像苏念念手里的发酵萝卜,像妈妈的酱油饭,像所有值得等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