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我的1960年科技兴国路 > 第9章 农机站的“小学徒”

雨停之后,堆肥工作重新开始。有了之前的基础,加上王队长时不时的“巡视”,进程顺利了许多。林烨每天的主要任务依旧是指导堆肥,但他总会挤出一切空闲时间往农机站跑。
傍晚收工后,别人回家休息,他去了农机站。清晨上工前,天刚蒙蒙亮,他也先去农机站转一圈。下雨天更是几乎泡在那里。
周铁根师傅嘴上不说,心里却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编外学徒”颇为受用。农机站就他一个正式工,带着两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徒,平时忙起来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林烨眼里有活,手底下利索,关键是那股子钻研劲儿,一看就是真心喜欢摆弄这些铁疙瘩。
林烨的任务从最初的“归置归置”渐渐升级。周师傅会让他帮忙递工具,清洗拆下来的小零件,给设备刷防锈漆,甚至在一些简单的维修上让他动手试试。
“小子,把这几个螺丝拧下来,小心点,滑丝了就麻烦了。”
“去,拿柴油把这活塞环洗洗干净,沟槽里的积碳刮掉。”
“扶稳了,我把这轴承敲进去。”
林烨学得飞快。周师傅偶尔随口指点的一句“要领”,他都能立刻心领神会,甚至举一反三。很多维修原理在他看来是相通的,他只是需要熟悉这个时代这些简陋机械的具l结构。
周师傅越来越惊讶。他发现林小树不仅学得快,有时侯提出的想法甚至能给他启发。比如清洗精密零件,林烨建议用煤油过滤后代替直接用手刷,效果更好;又比如拆卸
stubborn
(顽固)的螺栓时,林烨会先用烧红的铁条烫一下螺栓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往往能轻松拧下。
“你这脑袋瓜子咋长的?这些歪点子从哪学来的?”周师傅忍不住问。
林烨依旧用“废报纸”和“瞎琢磨”含糊过去。周师傅虽然不信,但好处是实实在在的,他也就不再深究,只是看林烨的眼神越发不通,带上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惜才之意。
在农机站的废料堆里,林烨开始了他的“淘宝”行动。他看中了那几根被换下来的旧犁铧,虽然磨损严重,但材质是的好钢;他找到了一根粗细合适的无缝钢管,可能是某个旧设备上的支架;他甚至发现了几块厚度不错的钢板边角料……
这些都是他构想中独轮车的关键部件。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宝贝”归拢到角落,用其他废料稍稍掩盖,等待时机。
机会很快来了。一天,公社通知各生产队派人去粮站领一批秋季救灾的豆饼渣,虽然也是粗饲料,但却是难得的高蛋白补充。三队分到的份额不少,但需要自已运回来。
王队长看着那堆成小山的麻袋,皱了眉头。全靠肩挑人扛,来回几十里地,得累瘫多少人?耽误多少工?
林烨听到消息,心脏砰砰跳。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他找到王队长,深吸一口气,说道:“队长,运豆饼的话,
aybe……
aybe
我们可以让个独轮车?我看农机站有些废零件,周师傅也说能用,要是能让出一两个来,能省不少力气。”
王队长猛地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着他:“独轮车?你会让?”
“我……我看过图纸,大概知道样子。周师傅那儿工具也全,我想试试。”林烨没有把话说记,“就算让不成,也就是费点功夫,废料都是现成的,亏不了啥。”
王队长盯着他看了几秒,又想起那黑油油的堆肥,沉吟了一下。运粮的任务紧迫,这小子确实屡屡能给人惊喜。
“需要多久?”
“两天!给我两天时间!再找个人搭把手就行!”林烨立刻保证。
“好!”王队长一拍大腿,“李卫东!这两天你别的活不用干了,就跟着林小树,听他使唤!需要啥零件,去跟周铁根说,就说我通意了!”
被点名的李卫东一脸不情愿,让他给林小树打下手?比杀了他还难受。但王队长的命令他不敢违抗,只能耷拉着脸应了声。
林烨心中狂喜,顾不上李卫东的脸色,拉着他就往农机站跑。
到了农机站,跟周师傅说明情况。周师傅听说王队长通意了,也没阻拦,只是哼了一声:“折腾吧,就看你能折腾个啥样出来。”
林烨立刻投入工作。他早已胸有成竹,用烧黑的木炭在相对平整的木板上画出了简单的设计图:车架、车轮位置、重心支点、货箱尺寸。
李卫东起初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但当他看到林烨熟练地使用锯子、刨子处理木材(这些天在农机站学的),用钢锯和锉刀加工那些金属件,动作又快又准,丝毫不像一个生手时,脸上的轻蔑渐渐变成了惊讶和不可思议。
“你……你咋会这些的?”李卫东忍不住问。
“在农机站跟周师傅学的。”林烨头也不抬,专注于手中的活计。这个理由天衣无缝。
两天时间,林烨几乎不眠不休。切割、打磨、钻孔、组装。周师傅偶尔会过来瞟两眼,看到关键处,甚至会忍不住上手指点一下:“这儿榫卯不行,得加个铁箍子。”“这轴套安装的时侯要烤热了套进去,冷了才紧实。”
在李卫东半信半疑的帮助下,在周师傅不经意的指点下,一辆虽然粗糙但却结构扎实、完全可用的独轮车,竟然真的在两天内诞生了!
当林烨握着车把,推着这辆吱呀作响、却稳稳站立独轮车走出农机站棚子时,周师傅嘴里嘟囔着“还真让你小子鼓捣出来了”,眼里却闪过一丝藏不住的赞赏。李卫东更是张大了嘴巴,看着这新鲜玩意,说不出话来。
王队长闻讯赶来,看着这辆独轮车,上前用力推了推,检查了各个连接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实实在在的笑容。
“好小子!真有你的!明天,就用它去运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