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吒吒只要林妹妹开心 > 第10章 第十章

夜里,桃园阁的竹影又晃得黛玉心烦,她披了件外衣坐在窗边,望着天上的月牙发呆。门“吱呀”一声轻响,哪吒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又睡不着?”
黛玉点了点头,没说话。
哪吒往窗外看了看,忽然笑了:“带你去个地方。”他不由分说,拉着黛玉的手腕轻轻一跃,两人竟稳稳落在了桃园阁的屋顶上。
夜风带着凉意,却吹散了几分闷意。黛玉往下看了眼,吓得抓紧了哪吒的衣袖,待站稳了才敢抬头——记天繁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亮得晃眼,比在院里看要近得多,仿佛伸手就能摘到。
“好看吗?”哪吒在她身边坐下,语气轻快。
黛玉点头,眼底映着星光,亮闪闪的:“在江南时,祖父也带我看过这样的星星。”
两人静静坐着,听着远处的虫鸣,倒也安宁。忽然,哪吒眉头一皱,望向怡红院的方向:“那边有动静。”
黛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宝玉的卧房里隐隐透出奇异的光晕,还夹杂着模糊的呓语。哪吒起身:“我去看看。”
“别去,”黛玉拉住他,“许是宝二哥睡不安稳。”
哪吒却没动,凝神听了片刻,沉声道:“他不是睡不安稳,像是……入了幻境。”话音刚落,就见怡红院的光晕骤然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下去,那呓语也停了。
“怎么了?”黛玉有些担心。
“没事了,”哪吒重新坐下,望着天上的星,“那幻境虽奇,却伤不了他,不过是些虚虚实实的念想罢了。”
黛玉似懂非懂,心里却记挂着宝玉。她望着怡红院的方向,又看了看身边红衣少年沉静的侧脸,忽然觉得,这贾府的夜里,藏着的秘密,或许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夜风渐凉,哪吒脱下自已的外袍披在她身上:“回去吧,再吹就该着凉了。”
两人又轻轻跃下屋顶,潇湘馆重归寂静,只有天上的星星,还在不知疲倦地闪烁着。
那日宝玉从幻境中醒来,只觉浑身酥软,回味着梦中警幻仙子所授之事,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袭人进来伺侯他梳洗,见他神色异样,又闻到枕边一股若有似无的腥甜气息,顿时明白了几分,脸上飞起红霞,却装作不知,低头替他整理衣袍。
宝玉瞧着她娇羞的模样,想起梦中情景,心头一动,便拉住袭人的手,把方才梦中的奇遇含糊说了几句,末了顺势将她揽在怀里。袭人本就心思细腻,又素日里依顺惯了,半推半就间,竟与宝玉成就了那云雨之事。
事毕,袭人脸上红潮未褪,心里却暗自思忖:往后二爷待我,想必是不通了。她整理好衣衫,依旧如常伺侯,只是看宝玉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牵绊。
宝玉则似卸下了一桩心事,对袭人也更添了几分亲近与依赖,只觉这闺房之乐,竟比梦中还要真切几分。
这隐秘的一段事,便成了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园子里的其他人,依旧蒙在鼓里。
荣国府的大门外,刘姥姥揣着颗忐忑的心,拉着外孙板儿,在石狮子旁徘徊了许久。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手里拎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些自家种的新鲜瓜果,看着门内往来的l面人,脚像灌了铅似的,半天不敢上前。
还是板儿怯生生地扯了扯她的衣角:“姥姥,咱们还进去吗?”
刘姥姥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拉住个门房:“这位小哥,劳驾通传一声,俺是从乡下过来的,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就说……就说她的远亲刘姥姥来了。”
门房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虽朴素却也干净,便撇撇嘴道:“等着吧,我去给你问问。”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见周瑞家的匆匆走出来,见到刘姥姥,先是愣了愣,随即想起先前的交情,脸上堆起几分笑意:“原来是姥姥,怎么不早说?快进来吧,外头风大。”
刘姥姥连忙把布包递过去,笑得有些局促:“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些地里新收的,给太太姑娘们尝尝鲜。”
周瑞家的接了,领着她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说:“如今太太不大理事,都交给琏二奶奶了。不过姥姥放心,我替你回禀一声,总能有个章程。”
刘姥姥跟在后面,看着这朱门高墙、雕梁画栋,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嘴里不住地念叨:“我的天爷,这府里可真气派……”心里却暗暗祈祷,这次来能求到些帮衬,好让家里熬过这个冬天。
板儿则被路边的石狮子、大铜缸吸引,东张西望的,倒忘了害怕。
一路穿过几重门,周瑞家的把她们领到一间耳房:“姥姥先在这儿歇着,我去见见琏二奶奶。”
刘姥姥连忙应着,拉着板儿坐下,手心里全是汗——这荣国府的门槛,比她想象中要高得多,能不能求得帮助,还真是个未知数。
黛玉正陪着王熙凤在屋里说话,谈及园子里新添的秋菊,王熙凤笑着说要让人掐几枝送到桃园阁,黛玉刚要道谢,就见周瑞家的掀帘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犹疑。
“二奶奶,”周瑞家的福了福身,目光在黛玉身上扫了一圈,才低声道,“府外来了个乡下的刘姥姥,说是太太的远亲,想求见您,看能不能……”
王熙凤眉梢一挑,手里把玩着茶盏,慢悠悠地问:“刘姥姥?哪个刘姥姥?我怎么没听过。”
“就是先前跟太太娘家有些交情的,这几年没走动了,今儿带着个孩子来,说是日子艰难,想求些帮衬。”周瑞家的解释道。
黛玉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没插言。她虽自幼在江南长大,却也知道寻常人家的不易,只是这荣国府的规矩大,她一个外孙女,不好多嘴。
王熙凤瞥了黛玉一眼,见她神色平和,便对周瑞家的说:“既是太太的亲戚,也不能慢待了。你去瞧瞧,先给她些银钱,再备些米粮让她带回去,省得在府里乱逛,冲撞了姑娘们。”
她顿了顿,又道:“别让她进来了,我这儿正陪着林姑娘说话呢,没空应酬这些。”
周瑞家的应了声“是”,转身就要走。
黛玉轻声道:“二嫂子,既是远亲,若是方便,见见也无妨,免得叫人说咱们家慢待了。”她虽不擅交际,却也懂人情世故。
王熙凤笑了笑,拍了拍她的手:“妹妹心肠好,只是这些乡下妇人,见了世面就没轻没重的,别扰了你的清净。我让周瑞家的打发妥当就是,保准既l面又周全。”
黛玉见她已有主意,便不再多说,只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窗外的风卷着落叶飘过,她心里却想着,这荣国府里,藏着多少寻常人家的悲欢呢。
周瑞家的从王熙凤屋里出来,脚步匆匆回到耳房,见刘姥姥正局促地坐着,板儿在一旁摆弄着衣角。
“姥姥,”周瑞家的开门见山,脸上带着几分客气却疏离的笑意,“二奶奶说了,知道您家里不易,既是亲戚,没有不管的道理。”
说着,她从袖袋里摸出二十两银子,又唤来个小丫头:“去库房取两石米、一吊钱,再装些点心果子,给姥姥带着。”
刘姥姥见她拿出银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身,搓着手连声道谢:“多谢二奶奶!多谢周姑娘!您真是菩萨心肠……”说着就要往下跪。
“快别这样,”周瑞家的连忙扶住她,“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二奶奶说了,您家里若实在困难,往后有难处还能来走动,只是今儿她正陪着林姑娘,实在没空见您,还望姥姥l谅。”
刘姥姥哪里敢有怨言,捧着银子的手都在发抖,嘴里不住地念叨:“l谅,l谅!这就够了,够我们过个好年了!”
不多时,小丫头搬来米袋,又提着个沉甸甸的食盒。周瑞家的指挥着小厮帮着把东西搬到门外雇好的小车上,又对刘姥姥道:“路远,我就不送您了,快些回去吧,别让家里人惦记。”
刘姥姥拉着板儿,对着周瑞家的深深作揖,又朝着府里的方向磕了个头,才欢天喜地地推着小车走了。板儿还回头望了望那气派的大门,手里攥着周瑞家的塞给他的一块糖糕,甜得眯起了眼。
周瑞家的看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府,心里想着:总算打发妥当了,这乡下亲戚,一年半载来这么一回,也够让人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