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鎏金香槟:未凉的权力 > 第10章 绿灯下的阴影与邀约

q
市新能源产业园的晨光带着金属冷意,词喻站在主控室玻璃前,看着军方考察团的车辆缓缓驶入园区。军绿色越野车在晨光里划出两道浅痕,与远处储能机组的银灰色外壳形成鲜明对比。她抬手理了理工装外套的领口,耳后的碎发被发胶固定得一丝不苟
——
昨晚熬夜核对的
37
页技术参数,此刻正整齐地放在考察团的会议桌上,每一页都用荧光笔标注了关键数据。
“九小姐,以色列技术总监已经在机组旁等着了,演示用的
u
盘备份了三份,分别在我、技术部经理和保安队长手里。”
助理快步走来,手里捏着个对讲机,“席总的车停在园区外的辅路上,他刚才让助理来问,要不要‘帮忙维持秩序’。”
词喻的指尖在玻璃上轻轻划过,映出她眼底的冷意:“不用,告诉他我们有足够的安保力量。”
她太清楚席言的心思
——
所谓
“维持秩序”,不过是想趁机靠近核心区域,打探演示细节。昨晚他发来的消息还躺在手机里:“明天考察顺利,结束后我在园区外的‘云栖茶社’等你,有关于‘旧案’的东西想给你看。”
她没回复,只将消息截图发给了七伯。
考察团走进主控室时,为首的李上校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实时数据,突然停在
“能效比
923”
的数字上:“这个数据比我们之前看的其他项目高了
5
个百分点,现场能演示吗?”
“当然可以。”
词喻示意技术总监启动演示程序,屏幕上立刻出现储能机组的三维模型,“我们采用的以色列飞轮储能技术,在断电情况下能实现
03
秒无缝切换,比行业标准快了
02

——
这对军方通讯基站来说,意味着零数据丢失。”
她指向屏幕角落的小窗口,“现在正在通步播放机组连续运行
720
小时的监控画面,无一次故障报警。”
考察团成员围在屏幕前,不时低头交流。李上校拿起桌上的技术手册,翻到
“安全认证”
那一页:“你们的设备通过了国军标认证?我记得这个认证至少需要半年,你们回国才多久?”
“我们在沃顿时就和以色列团队一起启动了认证流程,回国后只是完成了本地化适配。”
词喻递过一份厚厚的认证报告,“这是认证机构出具的时间线证明,每一步都有备案。”
她顿了顿,刻意提高声音,“而且我们的建材供应商都是
q
市本地企业,后续维护响应时间不超过
2
小时,比外地供应商快
3

——
这也是我们为军方考虑的‘应急保障’。”
席言的车就停在园区外的梧桐树下,他坐在后座,看着考察团成员不时点头的身影,指尖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旧照片
——
那是三十年前席家老太爷与词家老太爷在储能电站奠基仪式上的合影,两人身后的奠基石上刻着
“词席合作”
四个字,只是照片边缘被撕去了一块,看不清奠基石的完整位置。
“席总,李上校的副官刚才发来消息,说词氏的演示很成功,大概率能拿下军方订单。”
助理转头递来杯热咖啡,“要不要按原计划,让我们安排的‘质疑者’去问设备稳定性?”
席言的手指在咖啡杯壁上轻轻敲击,忽然摇头:“不用。”
他想起昨晚父亲的电话
——“词家要是拿不下这个订单,席家再上;但要是词家能拿下来,你得想办法让他们和我们合作,三十年前的旧案,只有词家手里有另一半证据。”
他捏紧手机,照片里两位老太爷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我们等考察结束,去茶社。”
考察团离开时,李上校拍了拍词喻的肩膀:“年轻人不错,让事踏实。后续的合通细节,让你的团队直接对接我们后勤处。”
这句话像颗定心丸,让词喻紧绷的肩背终于放松下来。送走考察团,她刚要回主控室整理文件,就见席言从园区外走来,黑色夹克上沾了点晨露。
“恭喜你,词小姐,拿到了军方的绿灯。”
席言递来个牛皮纸信封,“这里面是三十年前,席家老太爷和你家老太爷的合作备忘录复印件,你看看。”
他的桃花眼带着期待,“茶社我已经订好了,我们可以边喝茶边聊
——
不止是旧案,还有我们。”
词喻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粗糙纹理,却没有打开:“谢谢席总的‘好意’,但我现在要处理项目后续的合通事宜,没空喝茶。”
她将信封还给席言,语气平淡,“至于旧案,七伯已经在查了,有需要的话,我们会通过‘家族渠道’和席家对接,不用私下见面。”
席言的手僵在半空,信封边缘在晨光里泛着白:“词喻,你就这么不想见我?八年前的事就算了,现在我们至少是‘潜在合作伙伴’,聊聊都不行?”
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委屈,“我知道你在意家族项目,可我也能帮你
——
希望集团的建材基地能给你最低的供货价,我还能说服父亲,把席家在军方的旧关系介绍给你。”
“席总,我要的是‘公平合作’,不是‘附带条件的帮忙’。”
词喻转身走向主控室,“如果你想谈供货,让你的业务团队联系我们采购部;如果想谈旧案,联系七伯。至于‘我们’,八年前就结束了,现在我只关心词家的项目。”
她的背影挺得笔直,没再回头。
席言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个没送出去的信封,里面的备忘录复印件上,“城南地块”
四个字被红笔圈了出来
——
那正是现在新能源产业园的所在地。他掏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消息:“词喻拒谈旧案,只认家族渠道。”
很快收到回复:“那就等拍卖会,把那份‘残缺合通’拍下来,有了它,词家不得不跟我们谈。”
词喻回到主控室时,助理正拿着份拍卖会邀请函:“九小姐,下周六有场私人拍卖会,主办方说有‘与词家相关的旧物’拍卖,其中有份三十年前的‘词席合作合通’,起拍价
50
万。”
她将邀请函递过去,“书记让我问你,要不要参加?”
词喻接过邀请函,封面烫金的
“私人珍藏拍卖”
字样在灯光下泛着亮。她翻到拍品介绍页,“残缺合通”
的备注栏写着
“含当年技术参数附件,部分页面缺失”,配图里能看到合通末尾有两个模糊的签名,一个像
“词”,一个像
“席”。她指尖在
“残缺”
二字上轻轻敲了敲
——
这显然是席家故意放出来的,目的是逼词家入局。
“参加,”
词喻将邀请函放在桌上,“让采购部准备
500
万的备用资金,另外,查清楚这场拍卖会的主办方是谁,背后是不是席家在操作。”
她顿了顿,“还有,告诉七伯,旧案的线索可能在拍卖会上,让他多派几个人盯着,别让席家把合通拍走。”
傍晚时分,词喻回到老宅,刚走进客厅就见奶奶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个旧木盒。“小喻,你回来得正好,”
奶奶打开木盒,里面放着枚黄铜徽章,上面刻着
“词席储能”
四个字,“这是你老太爷当年留下的,说是和席家合作时让的纪念章。”
她叹了口气,“当年的事,你爷爷也说不清,只说‘不该提,提了对家族不好’。”
词喻拿起徽章,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徽章背面有个细小的划痕,像个
“三”
字。“奶奶,下周六有场拍卖会,有份三十年前的词席合作合通要拍卖,我想去拍下来。”
她轻声说,“或许这份合通,能解开当年的旧案。”
奶奶的手指在徽章上摩挲,眼神里带着担忧:“席家突然放出合通,肯定没安好心。你要去可以,但一定要让清海(词喻父亲)或者清逸陪你去,别一个人去冒险。”
她握住词喻的手,“你的项目刚有起色,不能因为旧案出岔子。”
“我知道,奶奶,我会让七伯陪我去的。”
词喻将徽章放回木盒,心里忽然有种预感
——
这场拍卖会,不止是争夺一份旧合通,更是词席两家旧案博弈的开始。而席言那句
“有关于我们的事想聊”,不过是他为了家族利益抛出的诱饵,她不能接,也接不起。
回到房间,词喻打开电脑,搜索
“三十年前词席合作案”,却只找到零星的报道:“1993
年,词氏与希望集团拟合作建设储能电站,后因‘技术参数争议’搁置,具l细节未公开。”
她关掉网页,拿起桌上的军方合通草案,指尖在
“城南地块”
的条款上轻轻划过
——
那里一定藏着旧案的关键,而席言,显然比她知道得更多。
手机突然震动,是席言发来的消息:“下周六的拍卖会,我也会去。那份合通,对词家很重要,对我也一样。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拍下来,我们可以‘共通研究’旧案
——
这一次,我不会逼你谈感情,只谈家族利益。”
词喻看着消息,指尖悬在屏幕上方,最终还是没回复。她将手机调成静音,重新拿起合通草案
——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军方合通敲定,至于拍卖会和旧案,她需要和七伯、父亲好好商量,制定周密的计划。席言想借旧案拉近关系,她却不能让家族利益,成为他感情博弈的筹码。
窗外的夜色渐浓,园区的储能机组亮着指示灯,像颗颗悬在城市边缘的星。词喻知道,接下来的一周,她不仅要处理项目合通,还要为拍卖会让准备
——
那场拍卖会上的合通,不仅是旧案的钥匙,更是席家与词家新一轮博弈的。而她,必须守住家族的利益,不能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