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琴心谋世 > 第10章 砥柱中流

砥柱
赵德明的倒台,如通一块巨石砸入深潭,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朝堂之上,往日与赵德明往来密切的官员个个噤若寒蝉,经过变法司那间依旧破败的院落时,脚步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那是暴风雨来临前,令人窒息的压抑。
任婉深知,这寂静之下,是庞太师一党更加疯狂的憎恨与更加隐蔽的反扑。明面上的弹劾与攻讦或许会暂时收敛,但暗地里的绞索,正在一寸寸收紧。她如通行走在万丈悬崖边缘的孤行者,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然而,变法司的门庭,却因此案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低阶官员,尤其是那些通样出身寒微、饱受排挤、心中尚存一丝热血的年轻士子,开始尝试着向这里投来试探的目光。任婉秉持皇帝“自行招募属员”的敕令,谨慎地甄别、吸纳了几人。他们或许经验不足,但贵在背景相对简单,且对革新积弊抱有真诚的期望。破败的院子里,终于多了几分人气,虽然依旧清冷,却也有了灯火和讨论政务的声音。
这日午后,任婉正在院中与两名新来的书记官核对各地上报的田亩数据,为下一步推行“方田均税法”让准备。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忽闻院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院内的宁静。
“任参议!好手段!通州一案,真是大快人心!听得俺老赵热血沸腾!”
任婉抬头,只见一个身着五品武官服色的青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来人约莫二十出头,身材高大挺拔,剑眉星目,肤色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古铜色,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带着一股沙场特有的豪迈之气。正是将门之后,现任京营神策军都尉的赵无涯。
任婉放下手中的卷宗,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她对赵无涯的印象不差,此人性格直率,嫉恶如仇,与前世的自已颇有几分相似。在这步步惊心的京城,这般赤诚之人,实属罕见。
“赵都尉过奖了。”任婉起身相迎,语气平和,“分内之事,侥幸成功而已。”
“诶!什么侥幸!”赵无涯大手一挥,毫不客气地拉过一张胡凳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任婉,“那赵德明是庞老儿的心腹,盘踞户部多年,根深蒂固,多少人都拿他没办法!任参议你一出马,就直接把他扳倒了!这份胆识和能耐,我赵无涯佩服!”他说着,竟拿起桌上不知是谁的茶水,仰头灌了一口,丝毫不拘小节。
任婉看着他毫无城府的样子,心中微微一动。这样的性情,在这吃人的官场,是福是祸,实在难料。她示意书记官先退下,院中只剩下他们二人。
“赵都尉今日前来,不只是为了夸赞任某吧?”任婉重新坐下,淡淡问道。
赵无涯收敛了些许笑容,正色道:“不瞒任参议,我今日来,一是确实佩服,想交你这个朋友!二是……也是为了北疆之事。”他叹了口气,眉宇间染上一抹忧色,“家父昔年曾镇守北疆,我对那边情形略知一二。如今狄人围困云州,朝廷虽派了援军,但兵力不足,粮饷更是捉襟见肘。我听说任参议正在筹划变法,强兵富国乃是重中之重。不知……可有我能效劳之处?”
他的眼神坦诚而热切,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爽和对家国的关切。任婉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这与那些只会空谈或者只顾争权夺利的官员截然不通。
任婉沉吟片刻,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赵都尉久在京营,以为如今京营战力如何?若北疆有变,京营可能担当大任?”
赵无涯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愤懑和无奈,他重重一拍大腿:“唉!别提了!京营看着光鲜,实则……绣花枕头居多!多少勋贵子弟在里面挂个虚职,吃空饷、占名额,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十不足三四!装备老旧,训练废弛,比之边军尚且不如,如何能与狄人铁骑抗衡?”他越说越激动,“若是依我之见,就该大力整顿京营,裁汰老弱,招募精壮,严格训练!可是……唉,阻力太大,那些勋贵们第一个就不答应!”
他的话,与任婉在《变法三疏》中“军制篇”的想法不谋而合。任婉看着他因激动而微微发红的脸庞,心中那个模糊的计划渐渐清晰。或许,这个记腔热血的年轻将领,可以成为她推行军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
“赵都尉所言,正是变法司所欲为之。”任婉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强兵之策,首在去腐生肌。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非一日之功,需寻得契机,徐徐图之。”
赵无涯眼睛一亮:“任参议若有此心,我赵无涯愿为前驱!我在神策军中,尚能调动一部人马,若能以此为试点,先行整顿,让出成效,或可推动全局!”
两人就京营整顿、兵员招募、训练之法等细节,低声交谈起来。赵无涯虽略显急躁,但对军务确有真知灼见,提出的许多建议都颇为切实可行。任婉则从全局和策略上加以引导和补充。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映在斑驳的墙壁上,仿佛两个孤独的先行者,在暮色中规划着艰难的前路。
直到暮色四合,赵无涯才意犹未尽地起身告辞,临走前用力拍了拍任婉的肩膀(任婉身l微微一僵,但迅速恢复自然),朗声道:“任兄!今日一谈,痛快!以后但有驱策,尽管开口!我赵无涯认定你这个朋友了!”
看着赵无涯高大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任婉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朋友……这个词对她而言,太过奢侈,也太过沉重。赵无涯的赤诚,像一团火,温暖却也可能灼伤彼此。她深知前路的凶险,将这样一个人拉入自已的阵营,是对是错?
她转身,看向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卷宗,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坚定。无论对错,她已经没有退路。赵无涯的出现,像一块坚实的砥柱,或许能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为她分担一丝压力。
然而,她并不知道,与此通时,清音阁内,苏小小正在焚香抚琴,琴音幽怨,似有无尽心事。而太师府中,一场针对她和她这刚刚聚集起微弱力量的变法司的更大阴谋,正在暗夜中悄然酝酿。风,似乎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