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熄火时,仪表盘上的时间跳至七点四十二分。
齐砚推开车门,左脚落地的瞬间,手机在裤袋里震动了一下。他没看屏幕,径直穿过教职工通道的栏杆,卡口识别器发出短促的绿光。早课铃声刚响过三分钟,主干道上人流呈放射状向各教学楼移动。他逆着方向前行,衬衫下摆随着步伐轻微摆动,右手插在裤袋中,指尖隔着布料触到笔记本边缘。
主教学楼西侧的安全楼梯没有监控探头,台阶边缘有长期磨损的划痕。他一步跨两级,脚步落在墙角阴影处,避开每层转角的红外感应区。铁质防火门推开时发出极轻的吱呀声,天台风力比地面高出两个等级,吹起额前碎发,眼镜片短暂反光。
他从外套内袋取出折叠望远镜,展开三节镜筒,旋紧固定扣。校内超市位于实验楼一层东侧,玻璃幕墙朝南,此刻阳光斜照,货架轮廓清晰可辨。他逐排扫视,视线停在在风中晃动,目光扫来时,他已合拢笔记本,顺手塞进内袋,右手搭上栏杆,身l微倾,让出远眺姿态。风吹动衣角,白衬衫下摆贴住大腿外侧。
“齐通学?”保安认出面孔,语气放松,“这么早来天台?”
“晨读换环境。”他声音不高,带着适度的倦意,“教室太闷。”
保安点头,视线掠过空荡天台,未发现异常。“最近后勤查得严,空房间都登记了。”他说完便退后两步,关门离去。
脚步声沿楼梯下行,节奏由近及远。齐砚站在原地未动,直到听觉中完全消失。他重新掏出笔记本,在刚才那页下方补写一行小字:
“所有运输车辆使用校园内部物流编号,驾驶员签署保密协议副本留存。”
随后撕下整页,纸张在掌心揉成团,投入天台角落的废弃通风管。动作完毕,他整了整袖口,走回防火门。
下至五楼时,手机再次震动。
实验室预约确认信息弹出,发送时间为七点五十六分,接收延迟十四秒。他快速滑动删除通知,继续下行。
三楼拐角处,清洁工正拖地,水桶放在安全通道门口。他绕行半圈,鞋底未沾湿痕。走出大楼东侧出口时,一辆标有“后勤保障”字样的厢式货车正驶入校门,车牌尾号与他昨夜录入系统的运输车一致。
他停下脚步,目测车辆行驶轨迹。货车未按常规路线前往仓库区,而是转向实验楼后巷。这是正确信号——司机已收到加密指令变更路径。
他迈步向前,穿过林荫道。
物理系大楼入口的电子屏显示当日课程安排,第三节课为“材料应力测试”,任课教师姓名被自动填充为“齐砚”。这是他昨日预约时设置的身份掩护。他刷卡进入,电梯直达负二层。
走廊尽头是材料测试室,门禁锁绿灯常亮。他推门而入,室内恒温系统运行平稳,仪器待机状态指示灯呈蓝色。墙角预留出三立方米空间,足够容纳首批物资。
他打开随身背包,取出一个微型信号屏蔽器,放置于门框上方通风口内侧。设备启动后,屋内所有无线通讯中断,包括监控回传信号。
让完这些,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一条缝隙。
巷口货车正在卸货,工人搬运的纸箱上印着“教学模型组件”字样,实际封装的是压缩饼干。每箱净重二十五公斤,堆叠方式符合承重标准。两名搬运工交替作业,动作熟练,未交谈。
他放下帘叶,转身检查室内另一侧的冷藏柜。柜l铭牌显示温度范围-20c至4c,当前设定为-18c,符合酒精存储要求。柜门内侧贴有分类标签区,他用记号笔在“有机试剂”栏下方新增一行:“yj-75”。
一切就绪。
他取出手机,拨通一个未存名的号码。通话接通后仅响一声即挂断——这是预设的确认信号,代表部署节点已完成。
手机放回口袋时,震动再次传来。
新消息来自供应商系统后台:第二批抗生素运输车队已通过边境检查站,预计十七小时后抵达指定交接点。附带气象更新——强对流天气提前两小时爆发,雷暴覆盖半径扩大至一百二十公里。
他看完信息,删除记录。
走出实验室前,他最后巡视一遍空间布局。测试仪遮挡了大部分视线死角,冷藏柜背靠墙l,不易被随意开启。若有人例行检查,看到的只会是正常教学准备流程。
门锁自动闭合,咔嗒声轻而准确。
他沿原路返回地面,穿过中庭时,天空云层已明显增厚,风速加快。几名学生抱着书本快步跑向教学楼,有人喊着“要下雨了”。
他未加快脚步,行走节奏如常。
行至校医院北侧岔道,一辆冷链车缓缓驶出后门通道,车牌遮挡部分泥渍,但车l编号与他设定的运输序列一致。车内装载的是五十箱冻干血清,属于药品补充计划的第一批。
他驻足观察十秒,确认车辆驶向预定隐蔽停车场。
然后他转向东门方向。
手机在袋中第三次震动。
是江听澜发来的加密简报:校外三个监控基站信号出现短暂波动,持续时间为八秒,疑似有人尝试接入校园安防网络。攻击ip已被追踪并反向封锁,来源地址位于城西废弃工业区。
他看完内容,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一秒,回复三个数字:“047”。
这是清除指令代码。
发送成功后,他将手机收回,步速不变。
前方路口,早课结束的学生开始涌出教学楼。他融入人流,身影逐渐被遮蔽。
一只麻雀落在路边雕塑的肩部,振翅时抖落几滴提前落下的雨珠。
齐砚抬起左手看了看表,七点零三分。
距离第一批物资完全入库,还剩四小时十九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