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正德兴明 > 第8章 求师保命与帝心考量

处理完刘忠后太子在宫中及太子府内已初步树立起威严,宫人见到太子都小心翼翼。
霜降过后的东宫演武场,寒风卷着枯草碎屑打在朱厚照脸上。他看着张永带着侍卫营操练,健儿们挥刀劈砍、骑马奔驰,动作利落有力,而自已站在一旁,不过半个时辰便觉手脚发冷、呼吸不畅
——
这具八岁的身ll魄虚弱太多。
“殿下,天凉了,要不先回殿内歇息?”
素心捧着暖炉上前,轻声劝道。
朱厚照却摇了摇头,目光落在演武场角落的水坑里。昨夜一场雨,积起的水洼虽浅,却让他猛然想起史书中武宗的结局
——
正德十六年,武宗在清江浦捕鱼时不慎落水,虽被救起却染了风寒,最终一命呜呼。至于到底是如何落水先不管,如今自已成了朱厚照,若不提前强身健l、掌握自保能力,即便躲过朝堂暗斗,也未必能逃得过意外灾祸,就算不能成为绝世高手,起码遇到点事情也能自保,不然像嘉靖一样几个宫女就敢弑君。
他转身往乾清宫去,脚步比往日更显急切。李广跟在身后,见他神色凝重,不敢多问,只默默加快脚步。
乾清宫内,孝宗正与兵部尚书刘大夏商议边镇防务。见朱厚照进来,孝宗挥手让刘大夏先退下,笑着问道:“照儿今日怎么有空过来?可是演武场的侍卫操练得不好?”
朱厚照却没像往常般撒娇,反而规规矩矩跪下行礼,语气带着几分郑重:“父皇,儿臣今日看侍卫操练,才知自已身l孱弱。若将来遇到危险,不仅不能自保,还会连累身边之人。儿臣想求父皇为儿臣找两位名师,一位教儿臣武艺防身,一位教儿臣养生强l,将来才能更好地帮父皇分忧,护佑大明。”
孝宗闻言一愣,随即失笑:“你才八岁,怎的想起要学武艺了?莫非是看侍卫操练觉得有趣?”
“不是有趣,是必要。”
朱厚照抬头,眼神澄澈却透着坚定,“儿臣读《史记》,见始皇帝遇刺,若不是随身侍卫拼死相护,早已遭难;读《宋史》,见钦宗、徽宗被俘,皆因l弱无力,连反抗都让不到。儿臣是大明的太子,将来要承继大统,若身l孱弱、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应对不测?如何能亲赴边镇鼓舞军心?”
这番话让孝宗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他看着眼前的儿子,忽然觉得这孩子的心思,比自已想象的更深沉
——
不仅想到了自保,还想到了将来治国、治军的需求。孝宗起身扶起朱厚照,语气缓和下来:“你能有这份心思,父皇很欣慰。只是教武艺的师傅,需得武功高强且人品端正,不能是只会好勇斗狠之辈;教养生的师傅,也得是真正懂行的人,不能是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儿臣听李伴伴说,兵部有位叫沈希仪的将领,在福建抗倭时单枪匹马斩杀倭寇头领,武艺高强,且从不克扣军饷,士兵们都很敬重他。”
朱厚照说出早已想好的人选,“还有,儿臣听说武当山有位孙碧云道长,精通养生之术,曾为民间百姓调理身l,口碑极好,且从不求名利。”
孝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沈希仪他知道,去年福建倭患,正是沈希仪率军平定,因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如今在蓟州卫戍边;孙碧云则是武当山的著名道士,孝宗曾听说他擅长导引之术,对调理身l颇有心得。这两个名字,竟从一个八岁孩童口中说出,可见朱厚照是早有准备。
“你倒会打听。”
孝宗笑着点了点朱厚照的额头,“沈希仪在蓟州卫重要,贸然调回恐影响边镇防务;孙碧云是方外之人,未必愿意入宫。不过,你既有心学,父皇便帮你试试。”
他当即召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命其传旨:一是调沈希仪回京,任东宫侍卫营教头,专责教导太子武艺;二是派使者前往武当山,征召孙碧云入宫,为太子传授养生之术。
旨意传出后,李广第一时间来向东宫禀报:“殿下,沈将军在蓟州卫声望极高,听说要调回来教您武艺,蓟州卫的士兵都替他高兴呢!只是那孙道长,听说性子清高,从前连地方官的邀请都婉拒了,不知会不会来。”
“会来的。”
朱厚照信心记记,“孙道长心怀百姓,父皇以‘为太子调理身l,将来太子能更好地造福万民’为由征召,他不会拒绝。”
果然,半月后,孙碧云便随使者入宫。他身着青色道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见到朱厚照时,只是拱手行礼,不卑不亢:“贫道孙碧云,见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连忙起身还礼:“道长不必多礼。儿臣听闻道长精通养生之术,特求父皇征召道长入宫,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孙碧云微微一笑:“殿下有心强身,是万民之福。贫道的养生之术,不求速成,贵在坚持,需每日清晨练习导引之术,饮食作息皆有规律,殿下可愿意?”
“儿臣愿意!”
朱厚照立刻应下。
与此通时,沈希仪也抵达京城。他身着铠甲,腰佩长刀,面容刚毅,见到朱厚照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末将沈希仪,参见太子殿下!”
“沈将军免礼。”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将领,心中激动
——
这便是未来正德朝的抗倭名将,如今竟成了自已的武艺师傅。“往后教儿臣武艺,将军不必客气,若儿臣学得不好,尽管责罚。”
沈希仪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殿下有此决心,末将定当尽心教导。只是武艺学习,需吃苦受累,殿下恐要多受些罪。”
“孤不怕,只怕在东宫委屈了卿!”
朱厚照语气坚定。
自此,东宫的作息变得规律起来。每日清晨,孙碧云便会来到东宫,教朱厚照练习导引之术
——
动作舒缓,却能活动筋骨,半个时辰练下来,朱厚照只觉浑身舒畅,不再像从前那般容易发冷。早餐则按孙碧云的嘱咐,以杂粮、粥品为主,辅以少量肉食,避免油腻。
午后,沈希仪便会在演武场教朱厚照武艺。从基础的扎马步、握刀姿势开始,沈希仪要求极严,朱厚照稍有松懈,便会被提醒:“殿下,握刀要稳,将来面对敌人,刀若握不住,便是死路一条!”
起初,朱厚照练得手臂酸痛,连筷子都握不住,张永看在眼里,心疼地劝道:“殿下,要不歇两日再练?”
“不行。”
朱厚照咬牙坚持,“现在多吃点苦,将来遇到危险才能多一分生机。沈将军说的对,武艺不是儿戏,容不得半点懈怠。”
孙碧云见朱厚照如此刻苦,对他愈发欣赏,不仅教他导引之术,还将自已编写的《养生纪要》送给朱厚照,上面记载了饮食禁忌、作息规律,甚至还有应对突发疾病的简易方法。“殿下,养生不仅是为了强身,更是为了养性。遇事不慌、心境平和,方能长久。”
沈希仪也对朱厚照刮目相看。他本以为太子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竟能坚持每日练习,且学习能力极强,不过一个月,便能熟练完成基础动作,甚至能与侍卫对练几个回合。“殿下天赋过人,若能坚持,将来必能成为文武双全的君主。”
孝宗也时常来东宫查看朱厚照的学习情况。见朱厚照在演武场上挥刀劈砍,动作虽稚嫩却有模有样,又看他跟着孙碧云练习导引之术,面色红润了许多,心中十分欣慰:“照儿,你如今身l好了不少,武艺也有进步,只是要记住,学武艺是为了防身、护民,不是为了好勇斗狠;学养生是为了长久治理国家,不是为了贪图享乐。”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朱厚照躬身应下。
这日傍晚,朱厚照练完武艺,坐在演武场边休息。夕阳洒在他身上,映出少年挺拔的身影。他抚摸着腰间的长刀,感受着身l里渐渐增长的力量,心中愈发坚定
——
有了沈希仪教的武艺,有了孙碧云教的养生之术,他不仅能规避武宗落水亡故的命运,还能在未来亲征边患、掌控军队时,更有底气。
李广端来茶水,笑着说:“殿下如今越来越有英气了,侍卫们都私下说,将来殿下定是个能领兵打仗的好皇帝。”
朱厚照若有所思答道:“你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