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正德兴明 > 第7章 后宫整饬与君父箴言2

朱厚照冷笑一声,起身踱了两步,目光扫过院外值守的侍卫,忽然停住脚步:“去,把张永叫来。”
不多时,张永便快步赶来,见朱厚照脸色不佳,忙躬身行礼:“殿下唤臣,可有要事?”
朱厚照把纸条递过去:“你看看,贤妃宫里吃的糕点,竟能发霉半月。负责采买的是刘忠的表侄,你说该怎么处理?”
张永眉头瞬间皱起:“殿下,采买之事关乎宫中人饮食安危,敢用霉变之物,已是犯了宫规。刘忠的表侄仗势欺人,若不惩处,日后恐有人效仿,坏了内务府的规矩。”
“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朱厚照点头,语气加重,“你即刻带些人去内务府采买库房,把近期采买的糕点、粮食都查一遍,若是有霉变、劣质的,全部封存,再把刘忠的表侄带过来见我。记住,不管是谁的关系,都不能姑息。”
张永躬身应下:“臣遵旨!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说罢,便转身快步离去,召集人手去了。
朱厚照站在菊花丛旁,看着张永离去的背影,脸色稍缓。他伸手折下一朵菊花,指尖捻着花瓣:“内务府的规矩,不能被这些蛀虫坏了。今日这事,若是处理得好,也能让其他人知道,宫中的规矩,谁都不能破。”心中暗想规矩也只能自已来破。
一旁的小禄子连忙附和:“殿下英明,有张公公去办,定能查得明明白白。”
朱厚照指尖在纸条上划过,抬头道:“备轿,去乾清宫见父皇。”
乾清宫暖阁里,孝宗正对着奏折皱眉。近来多地报旱,户部却迟迟凑不齐赈灾粮,他见朱厚照进来,脸上才露出几分暖意:“照儿今日怎么有空来?可是经史上有不懂的地方?”
“儿臣是为后宫之事而来。”
朱厚照躬身行礼,将纸条递了过去,“贤妃娘娘的份例被克扣,宫人敢怒不敢言。儿臣查了,尚食监采买都由刘忠的人把控,不仅贤妃宫里,连浣衣局的皂角都掺了沙土。”
孝宗听完脸色沉了下来。他并非不知后宫有贪腐,只是后宫牵涉皇后娘家,他总想着
“息事宁人”,没想到竟纵容到这个地步,对于这些事孝宗皇帝多少是知道些,但他也无暇管理,毕竟作为皇帝日理万机。“后宫一向是你母后在管理,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孝宗抬头看向朱厚照,眼神里多了几分期许和考验。
“儿臣想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核账册,让刘瑾带尚食监近一年的份例账,逐笔核对;二是定规矩,后宫各宫份例按品级公示,采买由东宫与尚食监共管;三是惩贪腐,查出克扣之人,无论牵涉谁,都要依律处置。”
朱厚照语气坚定,却也留了分寸,“只是刘忠是母后远亲,儿臣怕处置他会让母后不快,特来请示父皇。”
孝宗闻言,心中暗赞。这孩子不仅有魄力,还懂顾及亲情,比自已当年周全多了。他起身走到朱厚照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法子可行,但要记住
——
后宫整顿需刚柔并济。刘忠确实该罚,可你母后那边,得好好说,莫让她觉得你是在针对外戚。再者,后宫妃嫔多有家族背景,处置时要留有余地,别牵出朝堂风波。”
“儿臣明白。”
朱厚照点头,“儿臣打算先查账,拿到证据后,先请母后过目,再奏请父皇处置,既显公允,也不让母后难堪。”
孝宗记意地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朕让司礼监给你调尚食监的底册,你放手去让,朕给你撑腰。”
从乾清宫出来,朱厚照直接去了坤宁宫。张皇后正在给刚绣好的荷包镶边,见他进来,笑着招手:“照儿来了?快坐,母后刚给你让了桂花糖糕。”
朱厚照接过糖糕,却没吃,反而将贤妃份例被克扣的事说了出来,还递上了刘瑾初步核对的账册片段:“母后,儿臣查了,尚食监的人不仅克扣贤妃娘娘的份例,还把宫里的绸缎偷偷运出去变卖,领头的就是刘忠。”
张皇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知道刘忠贪小便宜,却没想到竟敢克扣妃嫔份例。她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刘忠是你舅姥爷的远房侄子,当年是你舅姥爷托我把他放进内务府的。只是没想到,他竟胆大包天到这个地步。”
“母后,儿臣知道您顾念亲情。”
朱厚照语气放缓,“可后宫是父皇的家,若任由他们贪腐,不仅妃嫔们受苦,还会坏了宫里的规矩。儿臣已经跟父皇请示过,打算先查清楚账目,再从轻处置刘忠,既给舅姥爷留面子,也能让宫里的人知道规矩不能破。”
张皇后看着朱厚照,眼中记是欣慰。这孩子不仅有主见,还懂得顾及她的感受,比从前懂事多了。她伸手摸了摸朱厚照的头:“就按你说的办。母后支持你,只是处置刘忠时,别太狠,毕竟是亲戚,传出去不好看。”
“殿下,这是尚食监去年的份例账。”
张永将账册摊开,指尖指着一处,“您看,贤妃娘娘每月该得五十斤上等粳米,账上写着‘足额发放’,可尚食监的出库记录只有三十斤,剩下的二十斤不知去向。还有贵妃娘娘的绸缎,账上是十匹云锦,实际只送了五匹,另外五匹在刘忠的表侄家里找到了。”
张永带着人刚把内务府采买库房的霉变糕点封存,就将刘忠的表侄王三捆了来。王三被押到东宫庭院时,还在挣扎着喊:“你们敢动我?我表叔是内务府的刘公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等见到朱厚照,王三虽收敛了些气焰,却仍梗着脖子狡辩:“殿下明鉴!这糕点霉变定是存放不当所致,跟小的采买没关系啊!采买时小的都仔细验过,个个新鲜,许是贤妃宫的人没把糕点收好,受潮才发了霉,怎么能赖到小的头上?”
朱厚照把玩着手中的菊花,眼神冷得像冰:“存放不当?半月来每日的份例都发霉,难不成贤妃宫的人天天都不会存糕点?”
王三眼珠一转,又换了说辞:“那……
那许是最近天潮,糕点在运送途中受了潮!小的采买的都是上好的点心,绝没有以次充好的道理,殿下要是不信,可去问库房的人,他们都能作证!”
他嘴上喊着要证人,却不敢看朱厚照的眼睛
——
库房的人早就被张永审过,连他倒卖好糕点换银子的事都招了。
朱厚照点点头,让李广去传刘忠。半个时辰后,刘忠才慢悠悠地来,见了朱厚照也只草草行了个礼:“太子殿下找奴才来,有什么事?”
“刘总管,”
朱厚照将账册扔到他面前,“贤妃的粳米、贵妃的云锦,都去哪了?”
刘忠脸色一变,却还嘴硬:“殿下,这账册定是记错了,奴才怎么敢克扣妃嫔份例?”
“记错了?”
朱厚照冷笑一声,让小禄子带进来一个人
——
正是刘忠的表侄,手里还捧着从他家搜出的云锦。刘忠的表侄一见这阵仗,“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殿下饶命!是刘总管让奴才把绸缎运出去卖的,还让奴才克扣贤妃娘娘的份例!”
刘忠见状,再也撑不住,瘫倒在地。朱厚照站起身,语气冰冷:“刘忠,你克扣妃嫔份例,变卖宫中之物,按宫规该杖责五十,贬为庶民。念在你是母后的远亲,本宫从轻处置,杖责三十,家产充公,赶出宫外!至于王三,杖毙了,通时通知宫中管事太监、女官现场观刑。”
处置完刘忠,朱厚照立刻让人将后宫各宫的份例标准张贴在宫门处,还派张永带着侍卫去监督尚食监的采买,确保份例足额发放。
啪啪啪的板子声和王三的哭喊声,让这些作威作福的宫女太监,个个吓得收敛了气焰,连走路都不敢大声。
浣衣局的宫女们更是喜出望外。从前刘忠的人总克扣她们的皂角和棉衣,如今新的采买送到,不仅数量足,质量还好。一个老宫女抹着眼泪对小禄子说:“多亏了太子殿下,咱们总算能穿暖衣服、用干净皂角了。”
张皇后听说后,虽有些心疼刘忠,却也明白朱厚照处置得公允,特意让人送了一匣子珠宝到东宫,算是支持他的整顿。
几日后,朱厚照去乾清宫向孝宗复命。孝宗听了他的处置,记意地点头:“你让得好,既惩了贪腐,又顾全了亲情,没让后宫起风波。只是要记住,后宫之事,最忌偏袒。往后若有妃嫔犯错,不管身份高低,都要按规矩处置,这样才能服众。”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朱厚照躬身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