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三年,一月,京城。
皇宫,奉天殿。
羽林军统领吕蛟站在御阶之下,眉头紧蹙,一言不发。
耳边响起皇帝朱欢震耳欲聋的怒吼。
“堂堂两国使团,在石岭与喜峰口之间,居然会被一群暴徒截杀?暴徒穿的还是我大乾兵卒的衣衫?”
“余进、聂臻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派遣人手,保护来往使团的安全!为何!”
朱欢猛地将紧急军报甩到了御阶之下,正好砸在吕蛟的脚面上。
他打了一个激灵,正犹豫要不要将军报捡起来送到朱欢手中的时候,通政司通政使站了出来。
通政使廖艾躬身行礼,道:“陛下,北蛮发《北蛮告天下书》,与我大乾开战。”
“依老臣看来,暴徒袭击使团实在蹊跷,恐怕是北蛮自己用的‘苦肉计’。”
“朝廷当同样发书,昭告天下,驳斥北蛮栽赃诬陷之恶行!让天下人知道北蛮人的贪婪狡诈!”
廖艾是个标准的儒生,还是老儒生。
一辈子都跟文书打交道,都火烧眉毛了还想着跟北蛮人打嘴仗。
吏部尚书裴坚暗暗摇头,说道:“廖大人,事已至此与北蛮争辩已经没有意义了。”
“北蛮把控喜峰口,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檀州很快将会发生恶战,提前准备击退北蛮才是当今的发《告天下书》,随后出兵,是为了巩固喜峰口,就算战事不利,将这场仗打在石岭、雾林等地,不会影响喜峰口。”
“我们偏偏不能让北蛮得逞,集中优势兵力打过去,夺回喜峰口!”
常茂的推断,是基于当前的各种讯息得出的。
他以为北蛮的野心,保底强占喜峰口,最高占领檀州。
但常茂根本没想到,北蛮人的胃口太大了,远超他的想象。
朱欢接纳了常茂的建议,当即决定调派三万京军,前往檀州助战。
经过两年前的檀州之战后,京军回到京城,不断休整扩充,已经有了六万之众。
加上三万西园军,盘踞在京城外的常规驻军,已经逼近十万人。
朱欢以为派遣京军,与聂臻、余进合兵一处,足够对付北蛮人,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两日后,皇宫,武英殿。
朱欢正伏案批阅奏疏,殿外传来一阵行礼的声音。
“参见皇后娘娘!”
能不经通禀就进入武英殿内殿的,也只有周皇后了。
“陛下——”
周皇后年方二九,豆蔻年华,能从全国挑选的秀女中脱颖而出,自然国色天香。
她肤如凝脂眼含柔情,五官精致无瑕愣是挑不出半点不和谐之处。
“夜深了,臣妾给陛下熬了汤,您尝尝。”
周皇后的性情是极温柔和善的,在周皇后身边侍候的宫女、内官都知道。
她亦做得一手好汤水,与朱欢成亲后每隔几日总会为朱欢做些滋补身体的汤喝。
“天寒地冻的,你何必自己去做?”
见到周皇后,朱欢眉宇间的阴郁之气散去不少。
他心疼地拉住周皇后的手,劝说她不必辛苦。
“以前在家中冬日,母亲身子弱,臣妾便经常给母亲做汤,不辛苦的。”
周皇后取出食盒里面的汤水,顿时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朱欢的眼睛一亮,忽然有了食欲。
“既然是皇后亲自做的,朕可要多喝一些。”
朱欢端起汤碗刚要喝,忽听武英殿外传来吕蛟急促的声音:“陛下!岭南、西北,紧急军情!”
“咔嚓!”
朱欢的手一抖,汤碗摔在地上,摔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