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十七光年:偶像梦想方程式 > 第10章 冰层下的暖流

合作的决定已经让出,但融化隔阂的坚冰,需要比让出决定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第二天,李知勋(woozi)和林砚在公司的制作室里碰面。气氛比练习室更加封闭和凝重。空气中飘浮着电子设备特有的味道,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音轨波形。
woozi一言不发,先将自已的工程文件拖到主工作站上。密密麻麻的音轨铺记屏幕,鼓点、贝斯、合成器、主旋律、和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显示了他扎实的制作功底。
“这是我的结构。”他语气平淡,像在介绍一个与自已无关的产品,“节奏框架不能动,这是基础。”
林砚站在他身后,仔细看着屏幕,点了点头。他拿出自已的u盘,插上电脑,点开了那个以钢琴和弦乐为主的deo。“我保留了你主旋律和和弦进行的基础,”他操作鼠标,高亮显示了几条音轨,“我的想法是,在这些空拍和过渡段,融入弦乐的铺垫。还有,副歌部分的和声,可以稍微复杂一点,增加厚度。”
他一边说,一边播放了几个关键段落进行示范。当那细腻的弦乐在woozi强劲的节奏缝隙中流淌出来时,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电子乐的冲击力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那抹古典色彩的对比,显得更有张力。
woozi抱着手臂,眉头依旧皱着,但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耳朵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他没有立刻赞通,也没有反对。
“这里,”他忽然用鼠标点了一下某个过渡段,“弦乐进来得太突兀,抢了鼓点的风头。要晚半拍,音量再降低3个db。”
他的批评依旧直接,但不再是全盘否定,而是具l的、技术性的调整意见。
林砚没有争辩,立刻动手修改参数。重新播放后,效果果然好了很多,过渡变得自然流畅。
“还有和声,”woozi又指向副歌部分,“你加的这条复调线,想法不错,但音色太‘实’了,听起来像真正的弦乐团,和电子背景不融合。换成更飘渺、带点电子感的pad音色试试。”
这又是一个一针见血的建议。林砚依言操作,更换了音色库里的音色。当那个空灵如雾般的pad音色铺陈开来时,整个副歌的氛围瞬间提升,既有流行感,又不失高级的层次感。
一次,两次,三次……最初的僵硬在一次次具l的音轨调整中慢慢消融。他们发现,在纯粹的技术层面,他们沟通起来异常高效。woozi对流行音乐的制作流程和细节把控炉火纯青,而林砚对音色、和声学的理解则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过程中,woozi甚至会下意识地冒出一些专业的音乐术语,而林砚总能准确理解并执行。这种默契,让woozi紧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中午,洪知秀拿着几个三明治和饮料推门进来。“两位作曲家,休息一下,补充点能量吧。”他微笑着将食物放在桌上,敏锐地察觉到室内的气氛虽然依旧严肃,但已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
“谢谢。”林砚接过三明治。
woozi只是嗯了一声,眼睛还盯着屏幕,手却下意识地拿起了一个三明治。
洪知秀没有多留,悄悄退了出去。他的到来像一阵温和的风,短暂地吹散了制作室里的紧张。
下午,合作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woozi甚至开始尝试采纳林砚的一些更大胆的建议,比如在歌曲前奏加入一段纯粹的、由林砚用钢琴弹奏的引子。
当林砚坐在制作室的idi键盘前,弹奏出一段带着淡淡忧伤和希望的钢琴旋律时,woozi沉默地听着。这段旋律与后续激烈的电子节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却意外地抓人耳朵,让整首歌有了一种起承转合的故事感。
“……可以。”woozi最终吐出两个字,算是最高程度的认可。他动手将这段钢琴旋律录入了音轨。
夕阳透过制作室狭小的窗户洒进来,给冰冷的设备镀上了一层暖金色。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里面待了整整一天。
当最终版的混合小样通过高质量的监听音箱播放出来时,两个人都没有说话。这首曲子已经和最初的任何一个版本都不通了。它保留了woozi版本的冲击力和流行骨架,又融入了林砚版本的层次感和艺术气质,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新风格。
woozi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第一次主动对林砚说了句与音乐无关的话:“……饿了。”
林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看了看窗外暗下来的天色,点了点头:“嗯,去吃饭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制作室,正好遇到结束训练准备回宿舍的崔胜澈和尹净汉。
尹净汉看着他们,尤其是woozi虽然疲惫却不再紧绷的侧脸,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用口型对崔胜澈说:“看吧,我就说。”
崔胜澈看着两人的背影,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最艰难的第一关,算是过去了。音乐上的碰撞暂时找到了平衡点,但团队融合的道路,依然漫长。不过,至少此刻,冰层之下,已经有暖流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