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王爷看着呢,给老子顶住,一步不退。”铁横怒吼着,声如炸雷。
重步兵方阵如同磐石,稳稳地抵住了西齐骑兵最疯狂的冲击,长矛如林,将无数西齐骑兵连人带马捅穿。
与此同时,周大彪见主力已到,立刻率领骑兵从营寨中杀出,如同猛虎下山,直插西齐军混乱的后阵。
张墨则亲率中军精锐和赵小七统领的“疾风营”,一支全部由轻骑兵和弩手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从侧翼猛攻。
赵小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怯懦的小兵,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
他心思缜密,用兵灵活,尤其擅长骚扰作战和守城之战。
此刻,他率领疾风营并不与西齐重骑兵硬碰,而是如同跗骨之蛆,在外围不断游走抛射箭矢,专门射杀西齐军的军官和传令兵,进一步加剧了其指挥系统的混乱。
北军三面合围,攻势如潮。西齐军虽拼死抵抗,但失去先机,指挥失灵,败局已定。
赫连勃双眼赤红,亲率亲卫队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却一次次被的铁横重步兵方阵和周大彪的骑兵挡回。
战斗中,周大彪甚至硬接了赫连勃一记重刀,肩甲崩裂,血流如注,却兀自死战不退,死死缠住了这员西齐名将。
最终,在乱军之中,赫连勃被数支长矛同时刺中,落马身亡。主将一死,西齐军彻底崩溃,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
野狼原一战,北军大获全胜,歼灭西齐主力八万,阵斩主帅赫连勃,自身伤亡仅万余。此战彻底扭转了两国战略态势,西齐门户洞开。
野狼原大胜的消息传回朔风城下,北军欢声雷动,而城内守军则如丧考妣,士气彻底崩溃。
张墨挟大胜之威,挥师返回,将朔风城围得水泄不通。上百架霹雳车再次发出怒吼,巨大的石块如同陨星般砸向城墙,一段城墙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坍塌。
“攻城。”张墨长剑所指,北军如同潮水般从缺口涌去。
此时,罗老虎策反的副将王坤见大势已去,终于下定决心。他率领本部亲兵,突然发难,杀散了看守城门的守军,奋力打开了城门。
“城门开了,杀进去。”北军见状,攻势更猛。
朔风城守将李傕见城破在即,知无力回天,长叹一声“有负大将军所托”,拔剑自刎于城楼之上。
北军顺利攻入朔风城。巷战中,王坤率部反正,引导北军清剿残敌,立下功劳。
战后清点,张墨于原都督府升帐。王坤被带到帐前,跪地请罪并请功。
张墨看着王坤,目光深邃:“王将军迷途知返,献城有功,当赏。然背主求荣,其行可议。功过相抵,擢升你为偏将,戴罪立功,编入赵小七将军麾下效力。”
王坤冷汗直流,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果,连忙叩首谢恩。
张墨此举,既赏了功劳,也表明了对其人品的保留,更将其置于赵小七的监视之下,可谓恩威并施。
同时,张墨重赏周大彪、铁横、赵小七等有功将士,抚恤伤亡。下令妥善安置朔风城百姓,修复城防。
凉州全境,至此彻底落入北疆手中。
虽然取得大胜,但张墨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西齐疆域辽阔,国力犹存,绝非一战可定。凉州新得,需要时间消化。
他下令:西征大军暂缓攻势,以朔风城为中心,全面巩固凉州防务。
清剿境内残敌与匪患,修复道路驿站,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从北疆抽调大量行政官员,接管州县,推行北疆律法政令。
同时,大力推行“梵天圣主”信仰,在朔风城及凉州各要地修建道观,派遣幻阁道士和北疆认可的萨满进行宣传,从精神层面争取归附。
军事上,以朔风城为前进基地,囤积粮草军械,训练新整编的降军,并派出大量斥候和小股部队,向夏州、绥州方向进行武力侦察,骚扰西齐边境,收集情报。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北军在凉州站稳了脚跟,将这里变成了进攻西齐的坚实跳板,同时也给了西齐国内喘息和内斗的时间。
赫连勃兵败身亡、凉州全境沦陷的消息传回西齐都城金城,无异于一场惊天噩耗。
卧病在床的老国王慕容昊闻讯,急怒攻心,当晚便呕血身亡。
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权力的真空立刻引发了更激烈的争夺。
宰相兀术秃凭借多年经营的势力,试图拥立一位年幼的王子,以便自己继续把持朝政。
而太子慕容彦则宣称自己乃法定继承人,指责兀术秃祸国殃民,导致丧师失地。
双方的支持者在朝堂上争吵不休,甚至在金城内发生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兀术秃调集都城禁军,包围了太子东宫。慕容彦则联络了一批对兀术秃不满的军方将领和地方都督,与之对峙。
西齐国内,陷入了严重的内战边缘,根本无暇也无力组织力量夺回凉州。
金城,宰相府。
兀术秃焦头烂额,他虽控制着都城,但太子派在地方上仍有不小势力,且北疆大敌当前,内部却自相残杀。
“相爷。”一名心腹幕僚低声道:“如今之势,或许可与北疆暗中媾和,先稳住内部。”
兀术秃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和不甘,但看着眼前糜烂的局势,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派人,去接触一下试试。但务必隐秘。”
然而,兀术秃不知道的是,太子慕容彦几乎在同时,也派出了密使,绕道前往朔风城。他的条件更“优厚”:只要北疆支持他登基,他愿割让夏、绥二州,并与北疆永结盟好。
西齐的内斗,为其灭亡敲响了最后的丧钟。而北疆,则成为了他们争相讨好的对象。
张墨很快同时收到了来自西齐宰相和太子的密信。他看着这两封充满诱惑却又充满背叛的信件,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告诉他们,北疆无意干涉西齐内政。谁能代表西齐朝廷,拿出足够的诚意,我便与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