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科场现形记 > 三、个案深入访谈

三、个案深入访谈
个案1:a同学
a同学是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她在大二的时候开始攻读心理学系开设的心理学双学位。她说选择心理学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她一直以来都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大一一年也选修了一些心理学的相关课程,很想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同时她在大一下学期社会学系开设的专业课社会心理学的学习中也认识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通之处,希望能够通过双学位的学习加深自己对社会学专业的认识,能够扩宽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更加透彻地观察和分析事物。
学习心理学后,a同学认为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社会学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她认为双学位和本专业同样重要,不能因为是双学位而忽视学习,更不能因为双学位而影响本专业的学习,如果学习负担太重可以考虑放弃一些学工和社团的活动,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这四年中应该努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但a同学并不十分看重双学位的成绩,她觉得学到知识是最重要的,取得一个高分可能只需要考前几周对症下药的复习,甚至有时候只要把上一年的原题准备好了就行,但这对一个专业的学习并没有很大的益处,更算不上是学到了这门课的知识;而双学位由于对成绩没有太多的要求反而能够让人更愿意好好学一门课,看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听课也不是完全冲着考试去听,更多的是兴趣。a同学现在无论是社会学还是心理学双学位都学得很不错,而且认为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理解得更加全面,对学科中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a同学反复强调双学位的要求不能比作为第一专业的要求低,因为大家选双学位就是希望能够像心理学系的本科生一样获得专业、全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该更为全面,让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课来进行学习。a同学今后准备继续学习社会学,但在双学位中学到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学心理学对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可能并不会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对于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有很大的影响。
个案2:b同学
b同学选择的是在大二时开始攻读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发院)开设的经济学专业双学位(以下简称经双)。她说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就对经济学比较感兴趣,认为经济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有帮助,而且自己也比较适合学习经济学,高考结束后填志愿时因为分数不高所以第一志愿填的是北大社会学系,而其他志愿填的几所学校专业都与经济学有关,但那时候自己也不知道经济学到底学的是什么,只是单纯有些好奇和向往。大一的时候听说双学位后就一直想要选修经济学双学位,一方面是听说北大的双学位只有国发院的经双是被社会承认的,而且身边很多人都准备修经双,另一方面这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所以在大一下学期辅修/双学位开始报名时就早早地去国发院交了报名表,但由于大一上学期的成绩不是特别好,还担心了好一阵子是否会被录取。
大二开始学习经济学后,第一个学期b同学选的是三门基础课,她觉得挺有意思的,很想学下去,但由于双学位的缘故周末和晚上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了,学习负担又突然加重这么多,到后半学期有时候就不怎么去上课了,作业也时常完不成,只能“复制”一下答案或者其他同学的,一个学期学下来感觉也没学到什么。后来两个学期学习的是更深层的知识,由于在第一个学期选了一个重启发、重思考而轻理论、轻数学的老师开的原理课,虽然当时学得很有趣但感觉后两学期的课程有些跟不上。每次看书的时候就觉得“经济学太有意思了”、“这才是我想学的东西”,但考试的时候看着复杂的题目无法下手,成绩也很不理想,她又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学经济学,选择经双有没有错。b同学说自己也不看重双学位的成绩,但还是希望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她说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还是比对社会学的兴趣浓,以后如果读研的话可能也会选择经济学,但每次学习经双的时候都很想以后继续学经济学,而考试和看分数的时候又开始怀疑。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学有余力”的那类学生,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复习时觉得自己脑子里塞不进那么多东西,很多知识即使看懂了也还是不会运用,双学位的学习或许可以更加重视兴趣和思考,如果两个专业都有着相同的深度和难度又要同时学好会有些困难。b同学现在更加重视本专业的学习,不想因为双学位而影响本专业的成绩。只是有时候想到双学位就有些头痛和烦恼,有时候甚至会产生退掉双学位的想法,特别是想到自己在其他同学没有考试比较轻松时仍然要熬夜看书学习,在其他同学可以休息时仍然要早起去上课,而自己的成绩又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会有被注销双学位学籍的危险,她说下个学期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双学位,不能半途而废。
个案3:c同学
c同学没有选择攻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他说他在大一刚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听说辅修/双学位一事,只是到快要开始报名时才开始考虑这件事,看到周围的很多同学选择修读经双,他也有修经双的想法,并咨询了师兄,师兄说如果不是对经济学特别感兴趣的话最好不要跟风修经双,如果只是为了修而修会特别累。咨询师兄后c同学打消了修经双的想法,开始考虑自己的兴趣,当时迷上日剧的他想要报名日语辅修,于是去参加了外国语学院外语辅修的宣讲会,但他说当时宣讲的老师说选择日语辅修的大多数都是以后准备去日本留学的同学,说完后现场的同学们走了大半,c同学也走了,又打消了修日辅的想法。由于没有特别的兴趣所以当时没有选择攻读辅修/双学位,也准备借此在大二一年好好地学习本专业。
大二结束时面临又一次选择是否报名辅/双的机会,c同学再次想要报名日语辅修,但这种愿望并不是特别强烈也没有格外关注报名的相关事项。辅/双报名时间又正好在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前后所以错过了报名,由于不是觉得非要报上不可所以也没有再去试图争取。c同学说他一点也不后悔没有选择攻读辅修/双学位,尤其是每当看到同寝室选修经双的同学经常忙得死去活来就会庆幸自己没有选择修双,而且越来越感觉到本专业学习的负担,觉得要是选择了修双/辅肯定坚持不下来,没准一个学期就会去退掉。至于以后c同学也没有很清晰的计划和安排,他觉得“走一步看一步”,“总会有出路的”,他没有想过没选择辅修/双学位会对未来的就业有什么消极的影响,因为觉得那些公式和理论也不会对工作有什么实际的帮助。而且既然没有双学位的学习正好可以多花点时间学习本专业,也有时间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也可以自己支配,如果以后要考研或者要找实习的话也有更多的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个案4:d同学
d同学是在大三时开始攻读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经济学双学位。她在大一时很热衷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所以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多,更不打算修双/辅,但她想要在大二一年好好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年的努力让成绩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如果想要修双/辅可以在大三开始。她认为大二一年的专业课学习十分重要,有很多重要的专业课都在这一年开设,而且没有修双/辅可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选择尽可能多的课程以减轻后两年的压力。d同学希望以后能够在本系保研或者去香港读研,因此十分重视自己本专业的成绩,也不想因为辅修/双学位而影响自己的绩点。
经过大二一年的努力,d同学的成绩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也准备在大三开始攻读辅修/双学位,她的兴趣比较广泛,因此在选择双/辅专业的时候有一点小小的矛盾,她既想选择经济学双学位,又想选择法学双学位,还想选择小语种的辅修。她有时候觉得自己想修经双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为周围的同学好像都在修经双,觉得自己不修经双有点“脱离群众”,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攻读经济学双学位。因为只能在两年的时间里学完规定的学分,所以每个学期都得选很多门课,甚至比自己专业的专业课学分还多,一到考试周就感觉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满脑子里都是经济学的知识。突然增加的学习负担也让d同学有些不堪重负,但她感觉从大三开始修双也有很多好处,因为周围的人很多已经学了一年双学位,能给自己更多的建议,平时的生活中也能观察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也可以借周围同学的课本和资料,复习备考也能在别人的建议下更有针对性。只是两年学完经双的所有课程确实有些困难,至少大四一年肯定没有休息,而且经双的有些课是有承继关系的,有时候一门课没有学完另一门课就听不懂,如果大二开始修双可以分几个学期慢慢地学这些课,但大三开始修双可能初级的原理和中级的拓展在一个学期学,刚开始学中级课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在讲什么,要弄清楚透彻更是十分困难,可能到学期快结束了才明白一门课刚开始讲的东西。d同学也认为双学位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因为只有“学霸”才能同时把两个专业的知识学得很好,同学们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两个专业的知识,还要从事学生工作和社团等各种活动,更要“享受大学生活”,要求一个学生同等对待双学位专业和第一专业的学习实在是太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