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社会学系大三学生辅修/双学位选择情况
本次调查的主体为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的大陆学生,共59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36人,通过直接询问和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了所有学生攻读辅修/双学位的情况。共有40人选择了攻读辅修或双学位,其中男生12人、女生28人;19人未选择辅修或修双,其中男生11人、女生8人。选择的专业有经济学、心理学、哲学、艺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国际关系与对外事务、历史学、法学和外语类,具体分布如表2中所示。其中半数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其余专业都只有一两个同学选择,原因一是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在就业时很有帮助,很多用人单位不承认其他双学位学历而承认国发院开设的经双的学历;二是经济学专业本身无论是在高考选专业还是在双学位选专业中都很热门,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前景很好,报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跟风。国家发展研究院每年招收700个左右的双学位学生,而其余专业均招收不超过100人。
表2
社会学系大三学生辅/双选择专业分布
专业
经济
心理
哲学
艺术
中文
国关
历史
法学
德语
法语
日语
男生
7
1
1
0
0
1
0
1
0
0
1
女生
18
1
0
2
2
1
1
1
1
1
0
总人数
25
2
1
2
2
2
1
2
1
1
1
选择攻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中,36人选择的是双学位,3人选择的是辅修,且选择辅修的情况都为外国语学院开设的外语辅修。在表2所列的专业中,只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仅开设双学位专业,外语类专业仅开设辅修专业,其余专业皆可选择辅修或双学位,且辅修的学习负担较双学位轻,但所有同学在面临辅修和双学位两种选择时选择的都是双学位,根据询问和访谈的了解,是因为大家认为双学位只需要比辅修多学几门课,而可以多拿一个学位,因此更“划算”。
北京大学各院系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可以从大二开始攻读,也可以从大三开始攻读,通常在报名人数超过定员的情况下,根据年级和绩点排序录取,大三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被录取。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的大陆学生中,有30人在本科二年级开始攻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其中男生7人、女生23人;有10人在本科三年级开始攻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其中男生5人、女生5人。从男女生选择是否攻读辅修/双学位以及从何时开始攻读的数据中可以看出,78的女生选择了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其中82的女生选择在大二开始攻读;而男生中只有52选择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其中42是在大三开始攻读。男女生选择情况的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双学位的录取有成绩限制,而社会学系2010级本科生在本科一年级时女生成绩普遍好于男生成绩,不少男生之所以没有选择修双/辅或者没有在大二时开始修双/辅是受到成绩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男女生的想法和理念的差异,很多男生更看重的是本专业的学习和自身学生工作的发展。
2选择是否攻读辅修/双学位的动机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的所有大陆学生共59人,也通过问卷和询问的方式了解了所有学生辅修/双学位选择情况,但其中有2名女生由于去其他学校交换等原因而无法填写问卷,因此以下几部分的调查对象为除此3人外的56名,其中男生23人、女生33人,未填写问卷的3名女生均在本科二年级选择了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分别是日语辅修、经济学双学位和艺术学双学位。
问卷调查对象中有19人未选择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其原因如表3中所示。47的学生是因为本专业及社团活动等太忙,无暇修辅/双;32的学生是因为对其他专业没有兴趣所以不修辅/双;此外,有1名男生是因为绩点不够所以无法修辅/双,1名男生是因为有挂科而无法修辅/双;1名女生认为自己智商不够,学不了太多课;还有1名女生是在大二时选择了攻读经济学双学位但在一个学期后选择了中途退出。由于北京大学对学生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有资格限制,基本要求是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一些专业的开设院系对报名学生的录取也有更高的成绩要求,导致有些同学主观上想要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但不具有报名资格。
表3
未修双/辅的原因
原因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选择人数
频率()
本专业及社团活动等太忙,无暇修双/辅
6
3
9
47
对其他的专业没有兴趣
3
3
6
32
其他
2
2
4
21
总计
11
8
19
100
问卷调查对象中有37人选择了攻读辅修/双学位专业,问卷预设的选择动机主要有自己感兴趣,拓展知识面、提升能力,有利于就业,为研究生和换专业做准备,充实空闲时间以及其他6类,本问题为多选题,调查统计结果如表4中所示。大多数同学选择攻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是出于自己感兴趣或是想要扩展知识面、提升能力,这与笔者通过资料了解到的几所普通本科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这几所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攻读双学位或辅修专业是出于考研或就业的考虑,希望能在就业中为自己增加砝码,或是准备报考选修的第二专业的研究生;并且,在这几所学校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自己并没有很强的选择辅修/双学位学习的动机,只是出于“多学一点总没有错”、“别人修双我也要修双”或是“父母和老师劝我修双”的考虑而选择攻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这种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无论是问卷还是访谈过程都很少出现,体现了北大学生学习的自主和认真的态度。
表4
修双/辅的原因
原因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选择人数
频率()
自己感兴趣
7
10
17
46
扩展知识面,提升能力
7
12
19
51
有利于就业
4
8
12
32
为研究生换专业做准备
1
3
4
11
充实空闲时间
0
1
1
3
总计
19
34
53
100
3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习情况
本部分调查的对象是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选择了辅修或双学位学习的部分,共37人。调查内容为对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习满意度及原因。表5中显示了这些同学对辅修/双学位学习的满意程度,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辅/双的学习较为满意,并且女生的满意程度相比男生更高。
表5
辅修/双学位学习的满意程度
满意程度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人数
频率()
很满意
1
6
7
19
比较愿意
8
15
23
62
不太满意
3
3
6
16
很不满意
0
1
1
3
对满意或不满意原因的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的方式,在认为对辅/双学习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生中,有6人满意的原因是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其中男生1人、女生5人;23人满意的原因是辅修/双学位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和学习的范围,其中男生5人、女生18人;6名女生认为辅/双的学习使生活更加充实。在认为对辅/双学习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学生中,1名男生认为辅/双的学习减少了本专业的学习时间;4人认为辅/双的学习占用了周末等休息时间,其中男生2人、女生2人;1名女生认为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并没有学到很多想要的知识;1名女生对辅/双不满意的原因是认为自己“学得比较矬”。
此外,通过观察、询问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到,双学位的学习时间大多安排在周末或平时的晚上,如果选择攻读辅修或双学位,一方面学习本专业和休息的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因此双学位的学习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安排有着双向的影响,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有趣;但如果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则会影响本专业的学习和自己的休息,进而对辅/双专业的学习产生不满意或厌烦的情绪。而辅修/双学位专业的设置本来就是为“学有余力”且“对某一专业有特别兴趣并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提供学习某专业的机会,并不是学有余力而选择攻读辅/双的同学可能会难以同时应付两个专业的学习。
4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态度
社会学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对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对本专业和双学位专业的重视程度和对双学位学习的时间、精力安排上。表6反映的即是前者,大多数学生更加重视第一专业的学习,部分学生对两者同样重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更加重视双学位的学习,这部分学生或是大学入学时就想要学习相关专业但由于分数或其他原因只能进入社会学系学习,在选择双学位时选择了自己本来的爱好,因此更加重视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习;或是希望通过第二专业的学习为研究生做准备,想要通过攻读辅修/双学位保上其他院系的研究生。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学生都是希望能够在辅修/双学位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因此很认真地在学习,但他们对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的需求大于单纯对分数的需求,认为“成绩没那么重要但一定要学到知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只要过了就行了拿到学位证就好”。大家每天花在学习双学位上的时间不一,但多数都远少于本专业的学习时间,不少学生在学期的前半阶段本专业学习任务不重时会花不少时间用于辅修/双学位的学习,但在学期的后半阶段则可能会相对放松对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出勤率也较前半学期明显下降。
表6
学生对辅修/双学位与本专业的重视程度
学习态度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人数
频率()
更加重视第一专业
6
15
21
57
更加重视双学位
2
1
3
8
两者同样重视
4
9
13
35
在调查学生对辅修/双学位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建议或需求时,收集到的观点主要有“希望双学位的选课更加自由,课程也能有所增加”、“希望开课老师更多,班级规模更小,教学资源更丰富”、“希望能分时间考试,设置双学位考试周”、“配备更好的老师”、“降低难度”、“太累了,忙不过来”等。在调查中了解到,通常辅修/双学位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时间与本专业考试时间段是重合的,因此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周学习负担就特别重,难以应付两方面的学习,也会影响到两者的效果,在这方面例外的是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专业。其他院系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和考试安排都与该院系自身的本科专业类似,而国家发展研究院因为自身没有本科教学因此安排更加自由,通常期中/期末考试周都较全校统一的考试安排提前一段时间,这样一方面错开了两者时间,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选修了经济学双学位的同学在开学的第二个月起就开始了“双学位期中–本专业期中–双学位期末–本专业期末”的顺序考试周,学习和复习安排得十分紧凑,负担和压力也同样很大。其次,一些辅修/双学位专业的课程是院系固定安排的,开课的老师也很少,教学资源不如这些院系自己的本科教学资源丰富,因此不少学生希望能够配备更好的老师,增加可选的课程和选课的自主性。第三,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分要求从总体上虽然不多,但学习的难度和要求并不比第一专业的学生低,因此一些同学认为应该适度降低辅修/双学位学习的难度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