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科场现形记 > 北京某高中的教育改革

北京某高中的教育改革
刘紫微
(北京大学2010级社会学系本科生)
一、选题的方法
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希望能够找到取代高考制度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对广大中小学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所突破。在面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声音中,“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等词汇不绝于耳,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真正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的学校并不多见,大多数只是换了表面形式,实际上还是无所不用其极地为高考磨刀。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某重点高中b校于2010年秋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内容非常新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并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但是,改革也招致不少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人们普遍怀疑,这样的改革是否能够让学生在中国的高考独木桥的大背景下有足够的竞争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即使是赞同改革思路和主旨的人,也认为有不少地方需要调整和改善。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正在经历改革的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改革的推行状况以及他们的直观反馈,由此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对改革初步成果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基本采用面对面的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形式,希望以此了解到研究对象更深层次的感受。由于笔者是该校的毕业生,虽然并未经历这次改革,但通过和从前任课的老师联系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实地采访。
研究的采访对象共10人,分为两组,一组是老师,一组是学生。采访的老师均为高一或者高二的,共5位,为了增加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其中两位为英语老师,一位为数学老师,一位为语文老师,还有一位是外籍教师。由于高三部仍实行从前的应考模式,并未实行改革,且高三老师较为繁忙,所以研究中没有对高三老师进行采访。而对学生的采访除了高一高二的3名学生,也包括两位高三的。但由于高三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午休时间短,故只能通过人人网留言的方式进行简单的问答采访,而非面对面的访谈。
此外,本次调查的一个遗憾是没有能够与设计推行该改革的校长取得联系。据了解,校长等级观念较重,且工作繁忙,要想见他并非易事。在受到多个人员阻拦后,笔者试图用邮件方式与校长进行沟通,但是并未收到回复。因此,关于本次改革的官方理念和原始动机只能询问一些了解情况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