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科场现形记 > 四、校方对老师的重压

四、校方对老师的重压
师生间的对弈只是优等生择校困境中最直观、最明显的一个层面,实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校方就是老师背后的“黄雀”。优等生留校与否、留下来的人数多少,将会影响到学校三年之后的高考成绩,而高考成绩才是中学校方最为关注的。换言之,优等生如果选择离开本校,最大、最直接的利益受损者是学校,而并不是初三的老师们。因此,校方间接地制造了优等生的择校困境,采取各种策略、不断地给老师们施加压力。
1
层层监控。校长的职权范围涵盖整个学校,无法细致全面地了解初三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所以校长们首先采取的手段是给年级组长施压。林宛雪所在年级的年级组长,从初一起就一直负责这个年级的各项工作,非常熟悉每个班的情况。年级组长还掌握着每个班每学年的考试成绩记录表(小到每月月考,大到期末联考),对每个班每位学生的成绩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校长对年级组长施压,督促年级组长让各班班主任老师对每一位有“跳槽”嫌疑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年级组长于是列出每个班必须进行谈话的学生名单,监督班主任老师的思想动员情况。通过层层监控,校方将优等学生的动向纳入自己的掌控中。
2
金钱刺激。上文已经提到过,优等生择校的去留选择直接关系到校方的利益,其实和毕业班老师们的关系并不大,老师只要保证学生们在中考时能考出最好的成绩,就已经算圆满完成任务了。因此,校长需要采取手段让老师们感到,学生的去留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息息相关,借此提高老师们给学生做思想动员工作的积极性。林宛雪的校长所采取的方式是给每个优等生“明码标价”,将学生的成绩与老师们的金钱奖励直接挂钩。以林宛雪为例,如果她选择留在本校,那她的班主任老师可以获得4
000元;如果班里排名第一的学生能留下来,班主任能够获得5
000元。通过这样的金钱刺激,校长成功地将老师们拉进了自己的阵营中,齐心协力一起“镇压”有反抗意识的学生。
3
仕途威胁。与“金钱刺激”这种正面激励相对的,是“仕途威胁”这类负面刺激,也就是校长能够操纵学校内的人事变动,使得老师们受制于校长的权力,必须按照校方的意志行事。在林宛雪所在的中学,校长有权决定教师的升迁、奖金涨幅、职称评定,更重要的是,校长人选并不实行定期轮换。换言之,中学的校长一旦上任就变成“终身制”,这种权力垄断迫使老师们不敢以自己的事业前途作为赌注。宛雪提到,之前某个毕业班的班主任“放走了”很多班里的优等生,于是校长恼羞成怒,后来处处给那位老师“穿小鞋”。有这样鲜明的“前车之鉴”,无论老师们心中是否有些许不情愿,也只能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和校长一起“联手拦人”。
通过种种的策略和手段,校长们借老师之手将择校的压力施加到学生身上,而老师们在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刺激下,也积极介入这场择校的博弈之中。因此,优等生所面对的择校困境,校方是背后主要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