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科场现形记 > 四、反思:如何构建和谐双赢的师生关系?

四、反思:如何构建和谐双赢的师生关系?
学校以金钱名誉为评判标准的激励机制,导致了很多师生矛盾,学生毕业以后,很少再有人会联系老师,更有不少学生高中毕业后不再踏入高中母校一步。为了使老师正常发挥指导作用,构建和谐双赢的师生关系,以学校为代表的高中学校需要做出一些改进:
1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倡学生团结互助
学校单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不少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取决于学生的成绩。学生成绩下降,老师态度就比较冷淡。学校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以成绩为导向。不少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都湮没无闻,成绩一般,且参与实践活动能力较差。
而且学校刻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人为制造学生之间的矛盾,压抑人性,不少北大苗老死不相往来。非北大苗学生则感觉非常孤独、压抑,与进入学校时相比落差非常大。学校只有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团结进取、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身潜力。老师只有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维护好师生感情,促使学生们健康发展。
2
学校应合理指导学生填报志愿,不能把其视为自己的产品或者牟利工具
高中学校辛苦培育学生三年,在填报志愿时不合理地干预学生志愿,很可能导致学校的辛苦培育与学生的刻苦学习功亏一篑。第一次高考本来可以考上不错的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复读一年后成绩可能没有明显提升,甚至下降,学校领导与老师冷漠对之,师生之间原本不深的师生情被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取代。而且,学校为了多出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让学生报考北大医学部的医学英语、北大本部的考古等专业,学生进去以后发现不感兴趣、就业困难,但是高中领导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仍得意于在任时有多少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如果学生第一次高考后,学校老师向学生提供真实合理的报考意见,学生顺利考取合适的大学,师生双方是双赢的。如果学生志在考取北大,第一次落榜后,老师正常指导学生学习,有能力考上北大的学生自己第二次自愿报考,如此才能实现师生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3
学校要注重长远利益
学校不仅重点培养北大苗,而且重视复读生胜于应届生。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把一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复读生身上。大量的复读生占用了本应属于应届生的高校招生名额。学校的教学策略导致每年都有很多应届生当年落榜,只能沦为下一届的复读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教育资源无疑是种浪费。而且不少同学认为,复读可以让心智更成熟些,但是对于提高成绩用处不大。在同一所学校复读,当成绩已经不错时,就很难有实质性进步。如果学校重视培养非北大苗学生,重视应届生,对社会发展会有更大的贡献。
另外,校友资源本是学校的战略性资源,可是学校只顾自己眼前利益,重点培养北大苗而无视其他绝大多数学生,粗暴干预北大苗的志愿,对其他学生不管不问,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感情,这也导致很多非北大清华出身但颇有成就的校友绝口不谈自己的高中母校,更不会想着去为母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学校尽可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对一般学生普及人文关怀,会有更多的学生热衷于回报母校。
[22]刘禹宏等:《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利益主体博弈与教育公平》,载《高等教育》2011年第5期。
[23]是指当年高考成绩达到一本或二本、三本,下同。
[24]北大苗:在本文中指在老师眼中,有希望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
[25]本文“分数线”均指该大学当年在河南省文科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