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觉醒智慧: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 宽容换来内心豁达

宽容换来内心豁达
每个人都想超过别人,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在超越不了别人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一经产生,它便成了纷扰的源泉:看到别人成功了,就生气、难过、闹别扭;听说别人强于自己,就四处散布谣言,诋毁别人的成绩;发现几个人亲如家人,就想方设法去施“离间计”,等等。这样的嫉妒不仅妨碍了他人的生活,而且自食其果,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心理痛苦。
结合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怀有一颗包容的心,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文明人必须像他扩展他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一位中国女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了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个中国女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女人平静地回答:“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来,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了吗?”她的宽容、大度让那些捉弄过她的摊贩暗自惭愧不已,从此,那些垃圾再也没有出现过。她也渐渐成了市场里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中国女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巧妙地将别人的“嫉妒”化作美好的祝福。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更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如果当时她带着怒气选择“报仇”和所谓的敌人“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你大可不必将它们看得如此严重,动辄便上升到仇恨的地步。“有仇不报才是真君子”,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多一点温暖,多一些阳光。
喜剧女演员卡洛·柏妮,有一次坐在餐厅里用午餐。这时,有一位老妇人走向她的餐桌,举起手来摸摸卡洛的脸庞。当她的手指滑过卡洛的五官时,还带着歉意说:“我看不出有多好看。”
“省省你的祝福吧!”卡洛说,“我看起来并没有多好看。”
素不相识而摸别人的脸庞,是绝对的无礼;当她假装抱歉,其实是大发醋意时,这位老妇人对年轻漂亮女人的妒忌几乎发展成了一种带有恶意的尖刻。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她面对的是一个与她一样放肆无礼而又心胸狭窄的人,人们也许将会目击一场争斗。
可是,作为喜剧演员的卡洛·柏妮深深理解喜剧与闹剧的差异。所以,她神情自若,先把老妇人带有攻击意味的贬低说成是“祝福”,并请她停止“祝福”。然后,坦然地承认自己没多好看,讽刺对方,而又嘲笑自己。在粗鲁和蛮横的侵犯面前,她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又表现出一种豁然大度的宽容厚道之气魄,从而在精神上战胜了对方。其中引人发笑的成分不少,让人起敬的成分更多。
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自我来调整。
少一份虚荣就少一份嫉妒心。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在这种宣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情绪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书画、下棋、旅游等等。
世上有无数的人在等待别人的宽容,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我们远离嫉妒和怨恨,就是远离痛苦、心碎、绝望、愤怒和伤害。宽恕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无意冒犯,宽恕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也就宽恕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