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觉醒智慧: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 用宽恕“消灭”敌人

用宽恕“消灭”敌人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能够做到没有永远的敌人,那就是懂得宽恕之道的人。宽恕就是这样一种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它能够化解世界上最顽固的敌意和最强烈的仇恨。
在《六度集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长寿王仁民爱物、慈悲为怀,其国境内风调雨顺、财富民丰,却也因此引来邻国贪王的觊觎,出兵侵夺。获悉敌军打压的长寿王,不愿意为了保卫自己的王位而殃及无辜的百姓,于是就决定舍弃王位,与儿子长生相偕遁隐山林。贪王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长寿的国土,但他还是不肯放过长寿王,就重金悬赏捉拿长寿王父子。长寿王为了义助远来依投的梵志,自愿舍身,让梵志获得赏金,便被贪王所捕。残暴的贪王故意在长寿王国都通衢上,公然焚烧长寿王,以逞己能,警示民众。
临死前,长寿王看到儿子伪装成樵夫,混杂在人群中双眼冒着怒火,满怀仇恨地盯着贪王。长寿王便大声说:“希望我的儿子能以仁为诚,以德报怨,不要为我报仇。”虽然听到了父亲的遗言,但父亲惨死、国土沦丧的深仇大恨,还是令年轻的王子一心只想报仇。于是他利用在大臣家当仆役的机会,设法获得贪王的赏识,进而成为贪王的贴身护卫。
在一次伴随贪王出猎的途中,长生设法让贪王脱离随扈,在山林间迷了路。筋疲力尽的贪王将随身的佩剑卸下,交给他信任的长生保管,自己躺下来休息。
在贪王熟睡之时,长生拔剑欲杀贪王,但忽然想起了父亲长寿王的遗言,他一时犹豫起来。这时贪王突然从梦中惊醒,说:“我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杀我,怎么办?”长生安慰他说:“大王不必惊惶,我在这里护卫你呢。”贪王再度安然入睡,如是者三,长生终于决定尊重父亲的遗言原谅贪王,便主动向贪王表明真实身份,并且说:“你快将我杀了吧,免得我报仇的念头又死灰复燃。”震惊的贪王被长寿王父子宽容的仁德所深深感动,当下幡然悔悟,自愧如豺狼,于是将国土归还长生,两国结为兄弟之都。贪王自己也开始像长寿王一样善待人民,不再像从前那样残暴了。
正如圣严法师所说:“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真正的宽容来自博大的胸襟,来自爱人如己的智慧。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长寿王父子那样伟大,但是至少在日常生活里,当别人以恶劣的态度相向时,我们能忍耐一时之气,以宽容去对待他,以理智来处理问题。
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人,或是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亲朋好友之间因为一句闲话而争得面红耳赤,竟形同陌路;邻里之间因为孩子打架而导致大人吵嘴,老死不相往来;夫妻之间因为琐事而同室操戈,劳燕分飞;父子之间因为家事而意见不合,最后横眉冷对……
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事情都会两败俱伤的,彼此都会感觉身心疲惫。容忍宽恕别人,同样也是在善待自己。就像有人说的,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只要用宽容心来不断充实自己,那么怨恨自然就没有容身之处了。
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和失败的时候,当你的面前出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一切,会带着你跟随着它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个议员的不满。该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有位妇人同邻居发生纠纷,邻居为了报复她,趁夜偷偷地放了一个骨灰盒在她的门前。第二天清晨,当妇人打开房门的时候,她被深深地震惊了。她并非感到气愤,而是感到了仇恨的可怕。是啊,多么可怕的仇恨,它竟然衍生出如此恶毒的诅咒!竟然想置人于死地而后快!
妇人在深思之余,决定用宽恕去化解仇恨。于是,她种了一盆漂亮的花,也是趁夜放在了邻居的门口。
又一个清晨到来了,邻居刚打开房门,一缕清香扑面而来,妇人正站在自家门前向他善意地微笑着,邻居也笑了。一场纠纷就这样烟消云散,他们又和好如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妇人既然同邻居发生纠纷,说明她并非完美之人;但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懂得省察自己,并能主动用宽容去消除仇恨。宽容与惩罚是截然相反的,而就其达到的目的来看,宽容起到的作用往往胜于惩罚的结果。
宽恕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宽容不受约束,它像天上下的细雨滋润大地,带来双重祝福:祝福施予者,也祝福被施予者。
宽恕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宽恕是一种品性,是一种能力;宽恕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是对生命的洞见;宽恕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恕是忍,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恕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生命的美丽。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觉悟与情操。把敌人“宽容”成为朋友的结果是:消灭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