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贪婪,你会失去更多
有的时候我们不是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想要的多那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此循环下去,我们就会一点一滴地丧失掉原本拥有的幸福的生活。《伊索寓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的确如此,当一个人拥有太多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开始失去。
有一个原本生活得很快乐的猎人,有一次,他捕获了一只能说话的鸟。
“放了我吧,”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人生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鸟说:“第一条忠告是,做过的事不要后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第三条忠告是,当你做一件事力不从心的时候,别费力勉强去做。”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并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的。”
猎人很后悔,于是想再一次捕获这只鸟,他跑到树下开始爬树。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为了得到那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他还是拼命地往上爬。结果掉了下来,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了吧。我告诉过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的话就不要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不要费力勉强了,但是你为了追赶我还是勉强自己爬上这棵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有句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的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说完,鸟就飞走了。
渴望拥有的更多,也许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并不是什么过错。可是贪心过重,会很容易让人成为欲望的奴隶,一旦陷入无穷尽的追逐当中,长此以往,活得自然不会轻松,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了。相比之下,渴望拥有的远远没有失去的多。
一天,一个老头到森林里砍柴,遇到了一只金嘴巴的小鸟。小鸟问他:“你为什么要砍树呢?”
老头回答说:“家里没有柴烧。”
小鸟说:“你别砍了,明天你家会有很多柴的。”说完就飞走了。
第二天,老太婆在院子里发现了一大堆柴,就问老头这是怎么回事。老头便把遇到金嘴巴鸟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太婆对老头说:“咱家还缺吃的。你去找金嘴巴鸟,让它给我们点吃的。”
老头找到金嘴巴鸟,说出了这个愿望。待早上醒来,他们发现家里果然多了很多肉、鱼、水果、葡萄酒以及其他食物。
他们吃饱之后,老太婆对老头说:“你去找金嘴巴鸟,让它送咱们一个商店,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那么我们就不会为生计发愁了。”
老头又找到金嘴巴鸟,向它说了这个愿望。待早上醒来,他们发现家里到处都是好东西,布匹、戒指、镜子、锅碗瓢盆,应有尽有。
老太婆还不满足,让老头再去找金嘴巴鸟,希望自己可以变成王后,老头变成国王。
金嘴巴鸟又满足了他们这个愿望。但老太婆的欲望还没有满足,她想得到金嘴巴鸟的魔力,还想让它每天来宫殿唱歌跳舞。
这一次,金嘴巴鸟愤怒了,盯着老头说:“回去等着吧!”
第二天,他们起床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两个小矮人。
过重的贪心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更多的东西,然而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失去本真。我们应该知道欲望是无止境的,要珍惜眼前的快乐,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否则被欲望蒙蔽心智,失去理智,就会成为一个贪得无厌的病态之人。这样的人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其结局是自我毁灭,失去所有的一切。
古时候,在某座大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子里有一位砍柴为生的农夫。有一次,刚下过雨他就上山砍柴去了。下山的时候,他在山坡上一块很平整的大石头旁边休息。从山上下来的水,正好从这块石头上流过,把石头冲刷得干干净净。
农夫边休息边看石头,突然发现石头上水流经过的地方,有一个很浅的小坑,有指甲盖大小,里面有一个很亮很小的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取出来一看,是金粒。“这下可发财了!”他兴奋地喊了起来。
这之后,每当雨过天晴,他都会来到这块石头边,每一次都得到了数量不等的金子。他还发现,每当大雨过后,金粒就会填满这个小坑。一段时间后,农夫的贪欲开始膨胀了起来,心想:“下大雨的时候冲下的金粒肯定很多,小坑满了以后其他的金粒就会被水冲走了。要是那个坑再大一点,岂不是能得到更多的金粒了吗?”于是,他把那个小坑凿成了碗口那么大。
几天过后,果真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农夫暗想这次的收获肯定更大。雨后,他马不停蹄地上山,来到石头旁,定睛一看,坑里连一粒沙子也没有。农夫顿时泄了气,此后又下了几场雨,雨后他还是到那里去,但那里已经存不下任何东西了。
后来,农夫跟他人说起了这件事情。别人都说他贪婪的心断送了他的财源。
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快乐,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许多人原本就富足,但由于贪心过重,为物所役使,陷入贪婪的深渊,结果抑郁沉闷,难以享受人生之乐。这难道不可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