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 对待变化,是畏惧还是主宰?

对待变化,是畏惧还是主宰?
一个人无论目前的处境怎样,如何应对变化,都有自己的选择。你可以:
1
让变化从你身边溜走,并希望情况能“恢复正常”;
2
让变化压倒你,并置你于比过去更为糟糕的境地;
3
主宰变化和你的命运。人们应对变化的方式不同,走出的人生轨迹亦有所不同。平庸的人往往选择前两种方式,而卓越者往往主宰变化,成为一名搏击命运的勇者。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不论以前我们多么成功,也不论现在面对多么大的困难,我们只有认真去面对变化,并积极地改变,才能享受挑战变化的快乐,才能获得成功。简而言之,我们一定要改变,这是迈向卓越最重要的步骤。唯有如此,并尝试着去冒险,我们才可能品尝到“鲜奶酪”的美味!正如达尔文所说:“一个物种存活,不是因为最聪明,不是因为最有能力,而是因为对变化反应最快。”
以前有个年轻人总是怀才不遇,慨叹自己生不逢时。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他去请教一位智者。年轻人对智者说:“为什么我总是感到自己无法融入社会呢?”智者把他带到厨房,往锅里倒入水,然后放入一个胡萝卜和一个鸡蛋。
等水烧开又煮了十分钟,智者捞出了胡萝卜和鸡蛋,分别放入两个碗里。智者问年轻人:“它们现在有什么不同?”年轻人不解地说:“没什么不同呀,都被煮熟了。”智者说:“胡萝卜和鸡蛋面对的都是开水,但是它们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胡萝卜入锅前是坚硬的,但是煮过后,就变软了。而鸡蛋入锅前是易碎的,经过水煮后,它从里到外都变硬了。”
当我们面对不可以改变的环境时,要像鸡蛋一样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地融入并适应这个环境,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只有一个主动改变、主动进步的人,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才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任何单位里都得到重视和尊重。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变化总是在发生,别人总是会不断地拿走我们的奶酪!我们必须有预见变化的能力,不断追踪变化,尽快适应变化,并主宰变化。要想变得卓尔不群,绝不能等着成功和机会的到来,而是要让它发生,要做一个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的人。
记得亚历山大大帝也曾说过:“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周围的客观环境,但是完全可以改变自己。需要指出的是,改变自己并不是要放弃原则,让自己随波逐流、更加圆滑和世故。有道是:“适者生存。”我们改变自己是为了使自己多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更加适应这个环境,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我们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以后自身有个更好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其实,答案很简单: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延缓了前进的步伐。
错误对我们的损失是否非常严重,往往不在错误本身,而在于犯错人的态度。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喜欢雇用犯过错误的人。“失败表明他们肯冒险,”他说,“人们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他们应变的指示器。”
在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卡纳利的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
他家的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心想,附近还没有人开一间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间比萨饼屋。装修得精巧而温馨的比萨饼屋,十分符合大学生高雅而又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时间,卡纳利的比萨饼就成为那一带的名吃,每天食客爆满。之后,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都很好。
卡纳利的胃口大了起来,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马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一个坏消息传来,他的两家分店都严重亏损。开始,一家店准备500份,结果总是有一半的比萨饼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结果还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只准备5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同样是卖比萨饼,这个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样也有大学,为什么失败呢?不久以后,他的结论出来了:这个城市的学生与那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巨大差异,他在装潢和配方上都犯了错误。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兴隆了起来。
在纽约,他同样也是先吃了苦头。他认为他的市场调查搞得很细致、很成功,但当他的比萨饼在纽约推出以后,却一直打不开市场。后来,他发现,比萨饼卖不动的原因是它的硬度不适合纽约人的口味。他立即研究新配方,改变硬度,最后,他的比萨饼成为纽约人早餐的必备食品。
卡纳利从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第一家比萨饼店起,19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达到3100家,总值三亿多美元。
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以后,从来就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出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英国的索冉指出:“失败不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新鲜的刺激。”唯一避免犯错的方法是什么事都不做,有些错误的确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然而,“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与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
卓越者并非生而卓越,也并非从不失败和犯错。卓越者与平庸者的区别之一在于:前者善于反思,知错必改,从失败中获得教训,把错误的损失降至最低;后者则不思悔改,常常犯同样的错误,却不能从失败中获得任何经验教训。
卓越人士的成功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学习——再尝试——总结……直至成功。
温斯顿·丘吉尔说:“成功,是一种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却能够始终不丧失信心的能力。”
成功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并不能教给你更多的东西。相反,在失败的老师那里,我们学到的东西最多。因此,不要恐惧失败。没有失败,就不可能有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是不思悔改或永远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
平庸之人之所以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一个人真正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并了解到自己为什么犯错,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他所获得的就不仅是经验了,还有智慧和财富。
如果能学会“失败了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了什么”,懂得“前车之鉴”,平庸者就会逐步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