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两用的双关幽默法
一语双关是在说话时,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的方法。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同义的关系,发挥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双重意义,言此喻彼,巧妙地传递蕴藏在词语底层潜在信息的修辞手法,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指桑骂槐。
比如,美国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
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
“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