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门户,誓要三分天下
前几年,随着搜狐、新浪、网易、to四大门户逐渐走出烧钱阵痛期,并先后宣布盈利,门户网站正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化模式在大数据时代大放异彩。这让一直专注即时通信的腾讯羡慕不已。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好像是刚刚发生的事,如今又面临着传统门户移动化、碎片化阅读的逆袭。传统门户必须在夹缝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由此,网易、腾讯、搜狐、新浪、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争相推出新的互联网战略布局。
受到“门户热”的刺激,特别是在尝试网络游戏、新闻定制后,腾讯对门户的需求更加迫切。因为短信、网络游戏、新闻定制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门户网站成为能提供多样化盈利通途的唯一成熟平台。当时腾讯的主打业务偏重即时通信,较为单一,风险比较大。再加上当时中国门户网站的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拿影响力最大的新浪来说,虽然新浪的影响力早已超过许多传统媒体,但落实到网站的具体收入上,收入跟资源远远无法达成正比,这表明门户网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马化腾又开始带领腾讯向门户市场进发了。
但是,门户刚热起来的那两年,全国性综合门户网站约十多家,都梦想成为首屈一指的门户网站,却都没能改变新浪、搜狐、网易一直霸占前三名的竞争格局。唯有腾讯突出重围,最终站上了这个平台。
马化腾的第一步重要战略决策就是向搜狗注资274亿元人民币,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这对于腾讯杀出一条门户血路起到了绝对的托举作用。对于腾讯来说,收购搜狗股权是出于全产业布局的考量,它在pc端有qq,移动互联网端则有微信,但它的搜索平台一直是其最大的短板,所以双方合作主要是业务布局考量。
完成投资后,搜狐及其关联方仍是搜狗的控股股东,而搜狗将继续作为搜狐的子公司独立运营。从现在来看,当搜狗待价而沽,张朝阳主动选择将搜狗部分股权出售给腾讯的举动,是既选择了强大的合作伙伴,同时又凸显自身的影响和价值。而腾讯恰恰填补了搜狐在其他领域的缺陷,并坚信两者经过强强联手,合力必将大于两者实力之和。所以,这不但是马化腾的眼光前瞻,更是搜狐的睿智选择。
事实证明,合作后没多长时间,搜狗公司月度用户覆盖数很快就超过了4亿,位居行业第三,旗下拼音输入法产品在pc、手机端的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第一,搜狗浏览器产品位居中文浏览器行业排名第二。新搜狗更大的想象力在于移动搜索。除了当年的腾讯现金注资外,搜狗还取得了腾讯旗下的搜搜业务和搜搜其他相关资产,包括通用搜索、问问和百科等相关资产和人员整合进入搜狗。不到一年的时间,在pc搜索市场,搜狗的市场占有率为1035,搜搜为362,合计约14,已与360的市场份额旗鼓相当。
至此,百度一家独大的局面终于得到了缓解,随着360势头猛烈的发展壮大,依托腾讯平台的多元化资源整合,搜狗将变成百度下一个具有相当威胁力的敌手,这必将重新洗牌整个互联网行业竞争趋势,尤其是搜索领域,搜狗与百度、360三分天下成了未来门户搜索市场的主旋律。
回顾门户从兴起阶段发展成如今三家独大的局面,我们会发现:先行优势和卡位优势在互联网时代的博弈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于工业时代的是,一旦先行者成功卡位,后来者就很难再超越,更别说取而代之了。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网络新媒体的集约化趋势,使后知后觉者很难推出绝活去打动那些早已经被先驱们收纳了的忠实用户;
其二,风险投资的介入和上市的成功,使得先行者们拥有充沛的现金量,资金上的难以抗衡直接降低了后来者的竞争力道;
其三,由于icp市场规模偏小,如果广告效益没预想中的好,后来者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也需要很强大的内在实力去坚持。
除此之外,在跻身门户的竞争中,比较典型的桥段,还包括各商家在新闻客户端这个新兴事物上所下的功夫。当时新闻类客户端产品种类繁多,除了四大门户蜂拥而起外,百度等巨头也都在暗暗发力,但最终结果仍然是腾讯、搜狐、网易三家夺得三甲,而腾讯新闻客户端更比较早上线的网易、搜狐后来居上。
有人这样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腾讯、网易、搜狐三方争夺的焦点是用户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适用的“得用户者得天下”,同样适用于新闻客户端。相对于用户量的考察,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质量才是决定新闻客户端价值的重要参照。从这方面来讲,腾讯网与腾讯微博打通,且有最活跃移动社交应用微信的鼎力支持,用户活跃度和用户质量可想而知。
与传统媒体产品不一样的是,新闻客户端产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内容的运营,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体验。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内容与体验必须兼顾,任何一方面失重都将不利于产品的长期发展。在这一点上,腾讯qq和微信的用户体验一直为业内标榜,从这个角度看,具有腾讯产品基因的新闻客户端产品能够获得市场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内容方面,腾讯也不甘示弱,从早期的新闻速度战,到如今各家围绕自己的原创栏目展开的深度推广,三大app新闻均达成了“内容为王”的共识。三方除了将各自门户网站上的原创内容搬上手机端,还开设了多个以移动互联网为根基的原创特色栏目,比如腾讯的《猜新闻》和网易的《轻松一刻》,丰富的内容形式和多变的新闻视角也同样为腾讯赢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在腾讯的发展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腾讯能够后来居上,在门户市场上得以大放异彩也就不足为奇了。现代网络世界里,长板营销已经不足以维持长足发展了,不断提升短板,才是储蓄能量和财富的高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