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都市小说 >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 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信息透明

提高用户体验的关键在于信息透明
京东商城无论是进军在线旅游还是上线电子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一站式购物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未来,京东将继续加大投资,以保证新增订单的服务。毕竟,京东的竞争力是用户体验。
京东未来花的钱会更多,同时也会创新出更多的物流项目。目前,使用京东配送系统的公司已经超过1500家,每天用京东配送系统配送的包裹超过10万个。在开放的京东物流平台上,京东允许卖家价格比京东便宜。刘强东认为,只要消费者满意,京东做的平台就成功了。
现在的京东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多,投诉也越来越多。刘强东觉得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的投诉,就说明京东的服务还没有做到家,说明京东的投资还是太慢,只有加快投资才能提升服务,才能确保京东能从容应对海量订单,才能保证每单的用户体验,才能让消费者满意,京东绝对不妥协于短期的商业利益。
2011年对于京东商城来说是个多事之秋。阿里巴巴旗下的比价网站一淘网从2010年的“抓取门”到2011年的“涨价说”,与京东商城的口水仗是打得不亦乐乎。
一淘网抓取的是京东的产品评价,这是京东不允许的,因为这是京东用户创造的内容,在没有得到京东和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任何比价购物产品是不能抓取京东的产品评价的。
刘强东强调,互联网价格本身就是公开透明的,即便没有所谓的比价购物,它依然是公开透明的。京东商城的口碑和信誉是长时间慢慢培养出来的,即使以后同样也会保持低价的优势。
刘强东并不排斥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行业,他认为这可以促进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而且,他也没有追究别人抓取京东价格信息的问题,但他不乏尖锐地指出:“任何以为自己比消费者更聪明,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聪明选择的人都是蠢货。”
不可否认,天猫与京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用户体验,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谁就能在行业中胜出。刘强东认为,大家能够遵守基本的商业规则,在公平公开的市场原则和角度开展竞争,有利于电商公司更好地发展,也会让天猫和京东越来越好。
除了强调京东在产品价格上的公开透明,京东在与合作商的合作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从京东决定上线图书音像的那一天开始,京东就是为了卖电子书,卖纸质书根本不是京东的最终目的。京东商城大张旗鼓地发布电子书刊,尤其是致力于传统纸质书电子化后的付费下载阅读。此前盛大云中书城、汉王都在从事这项工作,但成效似乎都不明显,盗版是作家和正版出版商“心中的痛”,刘强东决心打破这样的局面。
刘强东认为,京东商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做到如今的规模,就可以再付出十二年来做图书,等待中国版权市场的正规化。虽然这条路在中国走起来比国外更加艰难,但总有那么一天会到来。
2012年2月20日,京东商城正式启动了电子书业务,首批推出的电子图书、数字期刊和多媒体电子书踪迹超过8万种。同时,京东商城的数字媒体平台战略也浮出会面,继电子书之后,五十多万首数字音乐、数字教育平台、数字影视也将陆续上线京东商城。京东商城此番推出的电子书定价大多是印刷版本价格的3折左右,基本控制在10元内。
更重要的是,京东商城电子书刊的商业模式相当透明:京东商场从供应商处获得版权,向读者提供电子文件以便付费下载或在线浏览,读者向京东商城支付费用由京东商城和供应商分成。在供应端,不论是出版社、代理公司还是作者本人,都可以通过京东商城的后台监控作品被下载的次数,从而明确计算出作品的总销售额,再和京东商城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分成。
京东商城与出版社的分成模式也很清晰,根据图书的畅销程度、首发重印次数等因素,按三七或四六分成,出版社占大头。
京东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合作出版社对京东的信任度,增强了京东在合作出版商中的口碑,另一方面,京东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所以,京东与合作商的信息透明间接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为了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刘强东还开通了自己的名人微博。如果说2011年前的刘强东只是比较知名的企业家,那么2011年后开通微博的刘强东更多的是公众人物,他本人经常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版面,他在微博上的每次发言都能获得成千上万条的转发,是货真价实的大v。
微博为刘强东带去了很大的利益,也对提高京东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微博上联系刘强东本人反映相关的购物问题,而刘强东也会在微博上做出及时的反馈,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刘强东处理事件的全过程,这对于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也有着直接的帮助。
如今,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强调自己的价格信息是公开透明的,甚至盈利状况也是公开透明的。但是,说到并不一定等于做到。一个企业要做到全方位信息透明,就必须深刻理解它所在的行业以及行业痛点。
刘强东曾经说过,传统行业进入电子商务渠道是一件好事,因为每个传统企业都会带着一笔钱进入电子商务行业,为这个行业做出一些贡献。传统企业的优势是他们跟供应商的合作时间比较长,对零售行业的理解比今天的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更透彻。
基于这一点,一直以来,京东商城的投资人都很少发表对电子商务的看法,因为京东选择的投资人都是对电子商务一无所知的人,而不是选那些自认为懂得电子商务的投资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懂电子商务可能就会干涉京东,甚至做出很多错误的意见,这是刘强东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