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给妖娆的罂粟
时间黯淡了数不尽的精彩,光阴减度了本应铭心刻骨的记忆。可还是循着了历史的“蛛丝”,只因那古诗有云:“慧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佳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觉胜璇玑织锦图。”所以她娇美的面庞再度呈现;她踱着步婀娜蹁跹地从尘封已久的历史走进属于当下的舞台……
她出身于历任外戚的镶黄旗钮祜禄氏家族,曾祖和祖父皆为清朝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著名将领。毓出名门的她具有八旗格格的开朗爽健与高贵;可又因从小随父江南,成长于那个“海内繁华、江南佳丽”的南国名城姑苏,那里水土文风滋养熏陶了她的心灵,使她又兼具了江南女子的温柔、纤巧与贤淑。她就是钮祜禄氏——孝全皇后。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位嫡妻;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諠的生母。
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年方13岁的钮祜禄氏不得不遵循八旗女子未经皇帝选秀不得成婚的规矩,参加了道光帝即位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选秀。大清朝的选秀最重家世,家世愈显赫,门第愈高贵,在宫中的地位和保障也就愈大。前朝的皇后也大多出身于上三旗,当时以博尔济吉特氏、佟佳氏和钮祜禄氏为主。而自乾隆皇帝以来,钮祜禄家弘毅公额亦都这一脉已经出了四位皇后。所以这次钮祜禄氏无论是从相貌品行,还是家世门第上都可以从这参选的千名女子中脱颖而出。可越是这样,年纪轻轻的钮祜禄氏压力就愈大,她所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更重要的还有自己家族的荣耀。
一轮一轮的筛选,淘汰了无数年轻貌美的八旗女子,这些女子在钮祜禄氏看来,她们的美貌与自己不相上下。可最终留下来的几十名女子中,能让皇上一眼看中的却只有钮祜禄氏一人。几个月来高度紧张的神经,此刻终于得以放松,可这放松也只能是暂时的。
十三岁的她微微颔首,真的是不敢抬起头看眼前这个万人敬仰,且足足大她二十五岁的一国之君。可早已到而立之年的爱新觉罗·旻宁阅人间美女无数,偏偏对眼前这位灵秀温婉的女子情有独钟。
因他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对她一见钟情,给予她令后宫女人们羡慕嫉妒的宠爱与封赏。他特将初入深宫的她安排在了承乾宫,这寝宫原是顺治皇帝最为心爱的女人——董鄂妃住过的。他特将她安排在这里,足见他对她的情意!她带着好奇与忐忑,跟随太监和宫女走过狭长的甬道,迈进承乾宫的大门来到正殿,刹那间便被眼前的美景所惊呆。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当院两株梨树开满了不合季节,却依旧洁白似雪的花朵。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令她如置身世外桃源。她早就听说承乾宫里的梨花是出了名的美,只是一直无缘得见。身边的宫女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梨花,便回禀道:“这花是皇上特意挑了巧手花匠,用了好多心思和办法延迟花期,就为着能在主子搬进来的时候开花,讨个好兆头。”宫女的话音刚落,礼部的册封官便高声宣读封文,“朕惟赞宫廷而衍庆,端赖柔嘉,颁位号以分荣。丕昭淑惠,笃生令族,丕著芳声。咨尔秀女钮枯禄氏,毓质名门,礼教克娴,今奉恭皇太后慈谕,册封为全嫔。尔昭勤俭而化翼宫闱,翊辅坤仪,永荷鸿庥,钦此。”
钮祜禄氏算得上幸运的女子,日日都像是泡在蜜里。进宫竞选秀女,本是为完成家族使命,从未想过拥有无数嫔妃佳丽的皇上会对自己如此体贴恩宠。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感动、幸福。原谅她,她刚刚对他付诸真情,是那种经得起考验的日久生情。
自从有了全嫔的宣宗,他看到了久违的爱之光芒,获得了前进的激情与动力。才子佳人,神仙眷侣。他们诗词歌赋,把酒言欢,对阵博弈。钮祜禄氏独有的灵秀之气,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宣宗。也许一个饱经风雨的君王内心需要有一片宁静但又灵动之地,而钮祜禄氏正是他内心渴望已久的那汪清潭。钮祜禄氏讲究女工,心灵手巧,琴棋字画,填词作赋无一不通。宣宗对她的宠爱如蜜如虹,绚烂甜腻,在钮祜禄氏的内心常驻。
在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入宫仅一年的钮祜禄氏被道光皇帝正式册为全嫔,年方14岁。三个月后,全嫔又晋升为“全妃”。古今对妃嫔的封号大都侧重于德、娴、淑、惠之类,以教导女人更加遵从妇德。自大清开国以来,后宫妃嫔中没有出现过类似“全嫔”的封号,也只有乾隆皇帝的孝仪纯皇后在妃位时用过一个“令”字。而面对自己心爱的钮祜禄氏,道光皇帝用心良苦,别开先例,册封她为“全妃”只因一个“全”字能概括所有。在宣宗眼中,钮祜禄氏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子,他也要竭尽全力去给予所爱之人一切。
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钮祜禄氏为道光帝诞下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格格,但道光帝仍然大喜。对比别的嫔妃所生之女,这个小格格享受到极佳的待遇。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于同年夏天再度怀孕。一年后再度生女即皇四女,宫中称其为“四公主”。她是日后道光帝最重视,最宠爱的女儿。道光在上谕中将四公主与日后成为皇帝的咸丰相提并论,可见这位公主在道光心目中的地位,道光为其所选的驸马也是道光女婿中出身最为显赫之人。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钮祜禄氏不负众望,终于为宣宗诞下龙子,即皇四子奕詝,日后的咸丰皇帝。道光帝大喜,母以子贵,钮祜禄氏地位愈加显赫。
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道光帝第二位嫡妻,佟佳皇后去世。六宫无主,作为理所当然的继后人选,钮祜禄氏于同年中秋之日,从全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代行皇后的权力,实为后宫之主。一年之后,道光择选良辰吉日,令朝廷上下举行大典,正式册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一国之后。
新皇后钮祜禄氏没有令道光帝失望,她处理后宫之事有条不紊,奖罚分明;对待左右嫔妃礼数周全,一视同仁。尤其是对睿皇太后,虽说她是自己的亲姑姑,但钮祜禄氏对睿皇太后没有一丝的怠慢之情,每每毕恭毕敬,恪守孝道。那个宠爱她的道光帝,他与睿皇太后虽不是血亲母子,但他仍力行孝道,谨守规矩,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奉太后,令钮祜禄氏感动不已……
道光中叶,金发碧眼的英国人用妖艳无比的罂粟花魅惑了大清王朝。清王朝的禁烟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宫外,林则徐将军大刀阔斧地查禁鸦片;宫内,皇后钮祜禄氏大力禁毒。她痛恨鸦片,这魔鬼一般的罂粟花,在娇艳可人的外表下包裹的却是一颗罪恶丑陋的心。是它令大清王朝的子民沉迷不振。多少家破人亡,多少妻离子散,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钮祜禄氏没有想到,令她无比荣耀的大清江山还有自己那颗坚强刚毅的心会被这花朵所摧毁,每每于此她便痛心不已。所以对官员吸烟她会立即下令对其革职查办,对揭发检举有功者给予重金奖赏,对后宫嫔妃吸烟严惩不贷,打入冷宫直至烟瘾消除。她的一系列措施在朝廷上下,皇宫大院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可令她痛苦的是,姑姑睿皇太后竟不知从何时开始吸食了这罪恶的鸦片。她是皇太后,是自己的姑姑,是皇上的母亲。难道自己只能按道光帝的意思,对姑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网开一面?此刻钮祜禄氏的处境十分尴尬,聪明的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她也多次规劝睿皇太后,可曾经慈爱的姑姑早已被鸦片毒害得极端刻薄。她认为自己的侄女做事太过嚣张,不过是一个受宠得势的女人,后宫之事便时时处处都要插手,根本就不再把自己这个皇太后姑姑放在眼里。平日里那些受到打击的嫔妃得知皇太后对皇后的反感,便都前去向太后控诉钮祜禄氏假公济私、官报私仇的种种“罪行”。极端刻薄的睿皇太后早已不顾姑母之情,对皇后钮祜禄氏前所未有的心生厌恶。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民间与宫里都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人多一些,斗争复杂一些,赌注更大一些。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身为主宰者,才不能沦为别人的消遣。姑姑睿皇太后的行为令钮祜禄氏无比寒心,也许是自己顾虑太过,她要抓紧摆脱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大刀阔斧地彻底整顿后宫,她要配合道光帝还世人一个清清亮亮而不是一个乌烟瘴气的混沌国度。
也许是因为钮祜禄氏受宠太久,那些远离毒品清醒的嫔妃对她的态度冷漠至极;也许是她禁毒太过苛刻,那些沾染毒品无法自拔的嫔妃对她更是恨之入骨。她廉政苛刻的禁毒举措没有取得后宫支持,而那个宠她爱她的道光帝也迫于睿皇太后和后宫众多嫔妃们的压力,于道光十九年六月不得不颁布谕旨。谕旨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嗣后无论官私大小事务,有应启知皇后者,除本宫、四阿哥、四公主事务外,其余俱著先行奏闻,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著具奏,候旨施行。”诏书中的四阿哥、四公主是钮祜禄氏所生,自己的孩子自己管教,理应天经地义;至于宫里其他的大事儿小情都必须请示皇上,也就是这样皇后钮祜禄氏的权力移交于皇上。而她对皇上多年来的信任也一并交付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都说法理无情,在这深宫大院人人自保,寻求安稳。她可以同何人说理讲情,什么都不可以,什么也都冷漠无情。
谕旨发布后,嫔妃中的“倒后派”备受“感染鼓励”,她们到太后面前不停地诋毁钮祜禄氏,皇后受到了空前的孤立与打击。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冬,皇后钮祜禄氏偶遇风寒,竟一病不起。皇太后亲自驾临坤宁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钮祜禄氏感动于太后的探望,经历了种种以后,心力交瘁的皇后需要家人的呵护与温情。见爱妃身染疾患,内心焦虑的道光帝看到母后前来更是颇感欣慰。也许这些经历之后,皇后与皇太后能够和好如初。钮祜禄氏在病榻上度过了一个充满期待的元旦,元旦过后,她的病情稍一好转,便坐上凤辇去寿康宫给睿皇太后叩头谢恩。姑女俩别是一番亲情交会,钮祜禄氏冰封的心渐渐回暖……两天之后,睿皇太后亲赐钮祜禄氏一瓶美酒,说是饮后能除风祛寒,舒经活络。钮祜禄氏谢恩之后便小酌一二,那酒真是甘甜醇美,饮下一杯还想再酌一杯,那酒中掺伴着钮祜禄氏渴望已久的亲情,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浓得化也化不开的亲情。就好比小时候,姑姑为自己剥花生那简单的情景………钮祜禄氏真的醉了,这一醉便再也没有醒来……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不相信史书上所说,钮祜禄氏的死是喝了睿皇太后所赐的美酒所致。想必皇太后她没那么傻,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侄女赐死导致全天下人的怀疑。我更相信这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美人仙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