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权倾天下惊
一座洛阳城,千古南柯梦。滚滚而逝的洛河水,带着那份怅然若失的遗憾,引来了多少才子佳人的黯然叹息,在留给历史一片回味的空间时,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起初,她是出身没落豪门的聪慧女子,背负着复兴家族的希望步入皇宫,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心机在后宫争权夺宠斗争中,连连击败情敌,登上皇后宝座,历经几十年荣华不衰。
她的一生,为了获得权力,接连害死四位贵人,又使两家贵戚家破人亡,如愿以偿地掌握权力后,又带给了东汉外戚专权、宦官干政的窘迫局面。
窦氏出身于洛阳城内的显贵之家。她的祖父窦融是协助刘秀称帝的重臣,官拜大司空,并被封为安丰侯。此时的窦家显赫无比,一座洛阳城,北城几乎尽被窦家的华宅所占据,宅内奴婢成群,车马无数,满朝外戚和勋臣中,没有一家能够与之匹敌。
窦氏的父亲窦勋,娶了东海王刘疆的女儿沘阳公主为妻。但却不思进取,仗着父辈荫泽,贪赃枉法横行不羁,最终被下狱处死,窦氏一门也全部被放归故里,窦家因此迅速衰落。
沘阳公主是个生性好强、胸有大志的女性,她不甘心窦家从此衰败,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一对女儿身上,下定决心将她俩培养成人,送进皇宫,有朝一日夺取“女主”之位,以此复兴窦家。
在母亲的悉心栽培下,随着时光的流逝,姐妹二人渐渐出落得风姿绰约,宛若天仙。尤其是大女儿,天性敏慧,更具才情,六岁就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家人亲友莫不惊诧,因此都对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母亲的言传身教也让她自幼便有了一种不顾一切向上爬的野心。
建初二年,他们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例行的朝廷选美中,名震洛阳的窦氏携着妹妹凭借着出众的容貌同时被选入宫中,窦氏进宫后,便展现出其非凡的功力。她很快就以“进上有序,风容甚盛”的仪表风度,压倒群芳,独占风流而深得章帝宠幸。她不仅能曲承帝意,同时也能对马太后“倾心承接”,八面玲珑的她入宫不久便讨得宫廷上下一片欢心。
建初三年,进宫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窦氏就被册封为皇后,成为睥睨天下的一国之母,她不负母亲沘阳公主的厚望达到了一个女人的人生顶峰。
但窦氏并没有沉溺于莫名的兴奋之中,此时的后宫还有另外两对颇具实力的姐妹花——大小宋贵人和大小梁贵人。她们同样都是出身名门才艺俱佳并且都深得汉章帝的宠爱。无须赘言后宫斗争的险恶,对于窦氏来说,她们的存在将对她构成莫大的威胁。
建初三年四月,大宋贵人为章帝生下皇长子刘庆,帝生下儿子刘肇。而反观窦氏姐妹,虽然朝夕伴随君王在侧,自己又统领六宫,皇帝对她恩宠有加,但无奈的是,无论怎样的努力,她却始终无法为皇室添丁。
聪明的她觉察出长此以往自己必然将处在左右受夹攻的位置,假如不趁早设防,以攻代守,就迟早有被吞没的危险。而事实也验证了窦氏的预判,汉章帝开始冷落窦氏转而宠幸为自己产下皇子的宋贵人,帝后之间渐渐产生嫌隙。
生性善妒的窦皇后开始把二位贵人视为自己富贵路上的障碍,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她便开始了自己密谋已久的计划,她先将刘肇收养为己子,然后同母亲沘阳公主密商设计除掉宋、梁两对姐妹,废掉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皇太子,以巩固自己的皇后地位。
她密嘱兄弟窦宪和窦笃在外面伺机寻找宋贵人娘家的过失,自己在宫内则叮嘱心腹太监和宫人们时时监视宋贵人的行踪,寻找着下手陷害的机会。
但此时马太后健在,依旧掌握着绝对权力,因此窦氏不敢轻举妄动。这三对姐妹花在后宫还能相安无事,马太后对待她们相当公允,不偏不倚。她让窦氏女当皇后,让宋氏女的儿子当皇太子,以保持章帝内宫太平无事。建初四年六月,马太后去世,窦皇后便开始蠢蠢欲动,后宫一泓平静的池水渐渐“风波乍起”。
建初五年的春天,窦氏终于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皇太子刘庆的母亲大宋贵人偶然感到身子不适,腰膝疼痛,经御医诊脉开了处方,需用菟丝子作药饵。大宋贵人便写信给家人替她购买,但这封信却被皇后宫中的内侍总管截取并交给了窦皇后,于是窦皇后开始借菟丝子大做文章。
原来,菟丝子是厌胜之术的必需之物,因此,窦太后利用汉章帝驾临长秋宫的机会,做出胆怯愁苦的样子向汉章帝哭诉宋贵人为谋夺皇后之位,使其母家求得菟丝子为厌胜之术诅咒自己。窦皇后更是拿出一封假冒大宋贵人笔迹写有“求购菟丝子作咒诅之用”的书信,汉章帝信以为真并龙颜大怒,将大宋贵人痛斥一顿,令其母子迁出东宫,到承禄观居住。
但这样的处罚并不能让窦皇后满意,她想要的,是一举把大小宋贵人及皇太子刘庆置于死地,斩草除根。于是,她日日在章帝面前进谗,数落大宋贵人平日的种种不是,日子一久,章帝渐渐憎恶宋贵人母子,很少同他们相见。
窦皇后又花重金暗地买通掖庭令,要他出面诬告宋贵人,于是掖庭令草拟的关于宋贵人利用巫术诅咒皇上的奏折呈到了汉章帝面前,并奏请皇上严加查究。
汉章帝看过奏折后,不禁勾起了他对前事的回忆,便命掖庭令负责查办,这正合了窦皇后的本意。
数天后,掖庭令便复奏上来,不但将大小宋贵人说成是诅咒帝后的元凶大恶,就连四岁的皇太子刘庆也被诬为帮凶。糊涂的章帝,已完全被窦皇后所惑,一道诏书下去,便将皇太子刘庆废为清河王,另立梁贵人生的儿子刘肇为太子。又将大小宋贵人赶出所居宫院,禁锢别室,并命人严加拷问。两位娇弱女子,哪里受过这般苦楚,于是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犯下谋逆大罪。
章帝念及旧情,没有问他们死罪,只是命两人移至暴室居住,但是两位贵人深知皇后心毒手辣,唯恐日后惨遭“人彘之祸”,于是在一个风急月黑的夜晚,双双服毒自尽,命归黄泉。而宋家,也因此事的牵连一蹶不振。
至此,窦用心良苦历时三年终于铲除了眼前最大的障碍大小宋贵人,可谓触目惊心。但窦皇后并没有停止自己铲除异己的步伐,解决掉了大小宋贵人,她便把矛头对准了大小梁贵人。这一回,她采取了更为凌厉的攻势,速战速决。
她首先从陷害梁贵人的娘家人下手,伙同兄弟窦宪、窦笃内外勾连,罗织了一系列罪名诬陷梁贵人的父亲梁竦企图谋反,将梁竦送入大牢,并在后宫向章帝进谗,说大小梁贵人参与父亲的谋逆,受到牵连的大小梁贵人有口难辩,相继被逼死于后宫之中。
经过窦氏一番心狠手辣的经营,至此后宫皆惧,窦皇后所宠日隆。她由太子刘肇的养母变成了正式母亲,在后宫的地位更加巩固。
章和二年正月,汉章帝突然暴亡,年仅十岁的太子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窦皇后深知此时的汉和帝无法亲政,便对朝政大权起了心思,她迅速召入窦宪、窦笃,并委以机枢要职,并希望窦宪执掌朝政。但碍于朝中三公俱在,担任辅政的要职根本轮不到窦宪。于是,窦宪坚持请窦太后临朝,仍由邓彪以太尉之职统领文武百官。自此,通过心狠手辣的手段,窦太后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力顶峰,风光无限。
窦氏兄弟依仗她的权势开始为所欲为,窦家子弟掌控着宫廷内外朝报奏章、赏罚升降的大权,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莫不敢言。
汉和帝永元二年七月,窦太后下诏,拜窦宪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封冠军侯,食邑二万户;窦笃以下三个兄弟全都封侯,各食邑六千户,分别任执金吾、光禄勋等要职。窦家兄弟四人,权倾朝野,就是窦氏的姻亲家属,也都盘踞高位,窦宪的三个叔叔、窦宪的女婿及亲家都任校尉、少府等要职。窦家的奴仆卫士,狗仗人势,到处鱼肉乡民。位高权重的窦宪甚至公然僭越,用皇帝的仪仗,一些献媚取宠者竟私下称呼他“万岁”。若有刚正的大臣上本弹劾,不但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还会遭到窦太后的斥责打击。
永元四年,和帝刘肇已是十四岁的少年。他少年聪颖,英明有为。眼见几个舅舅专权自恣,深知将来必为大患,便处心积虑想翦灭窦氏的势力。他一面留心朝内诸事,一面物色可托付大事的股肱之臣。
而此时,窦氏手下的党徒却陷入互相争权夺利的斗争中,闹得很凶。和帝打算先拿他几个人开刀,乘机顺藤摸瓜,翦灭窦氏一门的势力。
他向窦太后建议将大将军窦宪从边疆调回京都辅政,然后便紧锣密鼓的策划部署消灭窦氏的行动,趁窦宪准备进宫朝见太后和皇帝的机会,收去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冠军侯,并即速出都去封地就职。窦笃等其他窦氏兄弟也被勒令迁出洛阳。而窦家一些党徒被北宫卫士抓去下诏狱治罪,窦宪大惊,连忙同几个兄弟带着妻孥仓皇离开洛阳,直奔封地。所有留在京中的巨宅华厦,金银珠宝都被封掉,豪奴美婢一律遣散回籍。
处置了诸窦之后,和帝又下了一道诏令,追查平日巴结窦氏的群奸宵小以及亲友故吏,将他们一一罢黜,不再起用。
所有这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十四岁的和帝,以坚决果断、雷厉风行之势,短短几天,便消灭了曾不可一世的窦氏势力,不失为少年英明之君。等到窦太后在宫中知道这一切时,窦氏兄弟已是七零八落,远离都城了,此时所有的怒骂、哭泣都无济于事,她做梦也没想到,当年权倾六宫、战无不胜的她,竟会败在一个十四岁的孺子手里。从此,窦太后郁愤难平,卧病不起,不久之后便黯然死去。
身死梦空,是心机用尽的最后下场,曾经貌美如花的窦氏,却在争权夺爱的过程中心狠手辣的让人恐惧,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却唯独忘记了欲望是一朵有毒的罂粟花,所有繁华都不过是假象盛开的一瞬,而悲剧的结局才是它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