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信心
陈文福认为,自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基石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家长的鼓励对培养孩子的自信是很重要的。
在陈宇华还很小的时候,陈文福就有意识让她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她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不断培养她的自信心。
陈宇华第一次单独出去买东西时只有4岁。妈妈给了她1角2分钱,让她为家里买一斤面回来。那天,陈宇华虽然没有因为好奇而忘掉自己的任务,但她还是因为贪玩,丢了2分钱。钱少了,自然就不够买一斤面了,她就提着装有半斤面的袋子回家了。
这时,有的父母可能就会责备孩子不小心!如果这样做的话,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下次再让孩子买东西,孩子就会担心再受到责备而犹豫,甚至还会找理由推脱。
而陈文福不但没有责备女儿,反而对女儿大加赞赏,他夸奖女儿虽然丢了2分钱,但是她没有哭哭啼啼地回来,更重要的是,她懂得用剩下的钱买回半斤面来。
这是陈宇华独立做事的开始,陈文福的赞赏,增强了女儿的自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又把许多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让她独立完成,而且每次都会赞赏她一番。就这样,陈宇华的办事能力越来越强了。
陈宇华12岁那年的一天,陈文福把800元钱交给她,让她存到银行去。宇华本能地想推脱掉这个重任,因为钱的数目太大了。陈文福就对她说:“没问题,我相信你能够做好!”这句话给陈宇华很大的力量,她背上书包从家里出来。
银行的人看到这么小的孩子来存钱,都惊异地注视着她,可是陈宇华却有条不紊地填单、排队、交钱、收存折,周围的人都对她投去赞许的眼光。
每当回忆起这件事时,陈文福总是说,如果女儿第一次买面回来,不培养她的自信心,那么她就不可能独立完成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相信自己,那么,一切困难都将不会是困难的。因为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而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激励孩子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让孩子以高昂的斗志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父母应该知道,大凡自信的人都能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人生的辉煌。
教子点睛: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阶梯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拥有自信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让孩子拥有充分自信心,孩子就会拥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他会比一般孩子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父母在看到孩子不断因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心时,还要注意要随时不断地巩固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