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循环氢压缩机瘫痪的危机,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停产一天,损失数以万计。
马建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实在没辙,他只好动用人脉关系,花大价钱从北方某大型化工厂请来一位姓王的资深专家。
王专家经验丰富,维护过同类型设备,确实有几分真本事。
在他的指挥下,维修班的工人小心翼翼地拆解、测量,更换损坏的配件,最后重新安装校准。
几天后,伴随着一阵轰鸣,循环氢压缩机终于重新运转起来,振动值回到了绿色安全区间。
设备恢复正常,马建元顿时长舒一口气,那副趾高气扬的架势又回来了。
“瞧瞧什么叫专家!人家一来,立马手到病除,不像有些人,只会抱着胳膊站一边儿,摆谱端架子,关键时候屁用没有!”
他对王专家千恩万谢,当即提出个不情之请。
“不瞒您说,我们这套设备自从上次大修之后,总出些小毛病,您看能不能帮我们做个全面检查和优化?钱不是问题!”
王专家瞥了眼马建元那谄媚的笑容,故作勉强地点了点头。
“行吧,这套设备我摸了几十年,什么问题在我这儿都不叫事儿。”
于是,王专家着手对系统进行优化,他的确顺手解决了几个小问题,比如传感器偏移、阀门老化之类的。
但在检查到核心控制模块时,他皱起了眉。
“咦?你们这个控制模型有点怪啊。”
他指着屏幕上几段复杂的控制逻辑代码。
“这谁改的?这参数设得这么激进,不符合规范啊!长期这么跑,对催化剂寿命和设备安全都是隐患!”
马建元一听“隐患”、“不符合规范”,就像抓住了我什么天大的把柄。
“张正阳!怪不得最近设备老出问题,原来是你搞的鬼!仗着从德国回来就乱改设备!”
王专家为了展示自己的专业性,大手一挥。
“这个简单,我给你们换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参数,保证设备稳稳当当。”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个所谓不符合规范的控制模块,是我耗费无数心血,基于本地原料独创的优化控制算法。
相当于给这个德国设备换上一个更符合国内行情的高效大脑。
它能更精准地控制设备运行,让反应更充分,使产品纯度提升至少5,达到99以上,远超国内标准。
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模块,才让江南化工厂的产品质量达到了严苛的出口标准,拿到了德国的长期订单。
王专家几下操作,就将我耗费无数个日夜编写的代码删除干净,换上他的标准模板。
我没有阻拦,马建元自己作死可怪不得我。
系统重新开机,一切运行妥当。
设备再次投入生产。
最初几天,一切风平浪静,马建元忍不住得意洋洋,觉得自己终于不用再看我的脸色了。
然而,一周后,为德国客户生产的那批高纯度特种化学品到了出厂检验的时候。
质检科科长脸色惨白地冲进了厂长办公室,手里拿着最新的质检报告。
“厂…厂长!不好了!!”
“说!怎么了?”马建元心里一突。
“这批出口德国的产品纯度纯度只有94!远远达不到合同要求的99!
”
“什么?!”马建元猛地站起来,眼前一黑,“是不是原料问题?还是分析仪出错了?”
“都查过了,原料没问题,仪器刚校验过,就是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行!”
马建元像疯了一样冲进控制室,逼着技术员调整工艺参数。
温度提高一点、压力加大一点
可不管怎么调,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始终在94到95之间打转,再也上不去了。
仓库里,不合格的产品越堆越高。
德国方面的催货和质询电报一封接一封发来,语气也越来越严厉。
直到这一刻,马建元才像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彻底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