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玄幻小说 > 重启76:开局拒绝村花,转身娶她闺蜜 > 第212章  循循善诱

丁浩看着他,没有生气,也没有再跟他讲大道理。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吓坏了的知识分子,忽然问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张会计,你儿子小宝,今年八岁了吧?”
张文远猛地一震,警惕地看着丁浩。
“你提我儿子干什么?”
“我前两天见他,又瘦又小,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听说他身体一直不好,老是生病,是不是因为吃得太差,跟不上营养?”
丁浩的话,像一根针,精准地扎进了张文远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
他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里的坚决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痛苦。
丁浩没有停下,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你从城里下来这么多年,心里难道就不想回去吗?不想让小宝也像城里孩子一样,吃饱穿暖,健健康康地去上学,将来考大学?”
“守着你那些规矩,小宝的病就能好了?”
“守着你那些账本,你就能调回城里了?”
“这是一个机会。”
丁浩向前走了一步,盯着他的眼睛:
“一个能让全村人吃饱饭,也能让你,让你儿子,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
“你想想,秋收之后,村里粮食堆成山。你这个会计,把账目做得清清楚楚,功劳簿上,你绝对是头一份!”
“到时候,我再通过我师父的关系,帮你往县里、市里走动走动,把你调回城里,甚至给你儿子解决一个城市户口,是不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这个时候,
丁浩不得不再次把那莫须有的老军医搬出来了。
没办法,
老军医这个名号,已经响彻在外了,
村里的人都知道,
丁浩就是拜了老军医为师,这才有这么大的本事的!
所以,
很多人都默认,
那个神秘的老军医,
绝对是北京通天,
手段了得的存在!
轰!
张文远感觉自己的天灵盖都被掀开了。
回城!
让儿子当城里人!
这是他埋在心底最深处,连做梦都不敢大声说出来的奢望!
政治上的恐惧,与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在他的内心疯狂地撕扯、碰撞,让他浑身都颤抖起来。
他看着眼前的三个人。
大队长牛铁柱,一脸的决绝。
民兵队长张大彪,满眼的坚定。
还有这个叫丁浩的年轻人,他的眼神平静,却仿佛能看穿一切。
这三个人,代表了哈塘村最顶层的权力。
他们是认真的!
漫长而又令人窒息的沉默之后,张文远脱力般地坐回了椅子上。
他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他拿起桌上那支磨秃了的铅笔,手抖得厉害,在草稿纸上划了半天,都没能写出一个字。
最终,他抬起头,声音嘶哑地问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说如果……”
“要包产到户,村里三百一十四户人家,一千二百三十七亩地。旱地、水田、山坡地,肥地、瘦地,向阳的、背阴的,这些……”
“这些要怎么算才公平?”
他动摇了!
牛铁柱和张大彪的脸上,同时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丁浩则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在张文远面前缓缓展开。
“我昨晚连夜画了一份草图,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正想请张会计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帮我看看,合不合理。”
那张纸上,用木炭画着一幅无比精细的地图,正是哈塘村所有土地的分布图。
每一块地都被编上了号,旁边还用蝇头小字标注着面积、土地类型,以及初步核算的承包任务量。
张文远的手指,在那张粗糙的草纸上轻轻划过,
指尖传来的触感,却仿佛是摸在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上。
他的喉咙发干,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次跳动都牵扯着他紧绷的神经。
地图。
这不仅仅是一张地图。
张文远在村里当了这么多年会计,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哪块地在哪个山坳,哪块田挨着哪条河沟。
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张图。
哈塘村的一千二百多亩地,被丁浩清清楚楚地分成了上百个小方格。
每一块地的旁边,都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东山坡,向阳,旱田,七亩三分,土质中等偏上,暂定亩产任务三百五十斤。”
“西大洼,临河,水田,五亩一分,土质上等,暂定亩产任务六百斤。”
“北岗子,背阴,山坡薄地,十亩,土质下等,暂定亩产任务一百八十斤。”
……
这哪里是草图?
这分明是一本精细的土地账!
张文远扶了扶眼镜,凑得更近了些,
他甚至能看到丁浩在某些地块旁边画了特殊符号,标注着水源远近,甚至是往年的虫害情况。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把全村的土地都勘察了一遍?
这得下多大的功夫?
牛铁柱和张大彪也凑了过来,两个老庄稼汉的脑袋挤在一起,看着图上的内容,嘴巴越张越大。
他们看得懂,太看得懂了。
丁浩画出的,就是他们哈塘村的命根子,是他们祖祖辈辈用汗水浇灌的土地。
“小浩,你这……你这是啥时候画的?”牛铁柱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震惊。
“这几天在山上,顺便把村子周围的地形都看了看,昨晚回来凭着记忆画的。”丁浩说得轻描淡写。
事实上,
丁浩开启盲盒,
获得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外加上对方圆十里左右地形的完美掌握,
所以画出这个来,
简直是太轻松了!
但是,
张文远心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凭记忆?
这得是多恐怖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着地图上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丁浩同志,你这个暂定任务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他指着图上的数字,继续说道:
“这个数字,定高了,大家完不成,会饿肚子。定低了,交不够国家的,咱们都得进去!”
这是核心。
也是最要命的地方。
“张会计问到点子上了。”
丁浩不慌不忙,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图纸旁边的一张白纸上写画起来。
“我的想法是,不搞一刀切。”
“咱们先把全村的地,分成三等。”
他画了三条横线。
“一等地,就是那些土最肥,水最足,离村子最近的好地。这些地,亩产任务定得最高,比如水田六百斤,旱田三百五。”
“二等地,就是大部分的平地,产量中等,任务也定在中间,水田五百,旱田三百。”
“三等地,就是那些山坡上的薄地,靠天吃饭,产量最低,任务也最低,旱田一百八。”
丁浩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清晰的数字。
张文远听得入了神,他的会计本能被彻底激发,脑子飞快地转动,
手指下意识地在桌上敲打,像是在拨动无形的算盘。
牛铁柱和张大彪也听明白了,这个法子,听上去很公道。
“然后呢?”
牛铁柱追问:“分的时候,总不能让张三家全拿一等地,李四家全拿三等地吧?那还不打出人命来?”
“这就是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丁浩的笔尖在纸上重重一点。
“抓阄。”
“什么?”
牛铁柱和张大彪闻言,同时愣住了。